盛夏三伏,大人農閒,小孩暑假。
午後,烈日當頭,讓人昏昏欲睡。
樹蔭下,平房“格檔”里,三三兩兩的都是無精打采的人。
忽然,一嗓子“冰糕雪糕!”
的叫賣聲朦朧中從遠處傳來,打破了寧靜,更喚醒了童年時代的我們。忙不迭地向父母要上幾毛錢,遠遠看著白箱子,便飛快地擠到跟前。
賣冰棍的都是些半大小子或丫頭,十四五歲,正是對賺錢最有期待也最感興趣的年齡。
想到自己能賺錢了,他們可不管天多熱,日頭多烤人,騎著自行車,後座上馱著自己親手仔仔細細用白紙糊的小箱子,便奔向了十里八村。
這些小木頭箱子多是母親的嫁妝,在賣冰棍時正好派上用場,至於為什麼要把箱子糊成白色,這就無從考究了,反正大家都這麼糊,白箱子便成了賣冰棍的象征。
價格好多年沒變過,冰棍一毛,雪糕兩毛,記得當時我一年當中只有生日那天才舍得買一根雪糕,雪糕的確比冰棍松軟可口多了,但遠不如冰棍的味道令人印象深刻,要不怎麼這幾年“老冰棍”賣得這麼火,卻沒有賣“老雪糕”的呢。
賣冰棍的一一收好錢,從箱子內被窩里拿出冰棍挨個分給小孩,然後騎車繼續轉,我們嘴里化著冰棍,還得在後面跟著瞎吆喝幾句才算過癮。
賣冰棍的吆喝聲,成了我們童年最美味的記憶。
暑假開學後不久便是秋收,冰棍頂多賣到稻子打場時。
秋收完成,也就是俗話說的“拾掇玩了”收花生米的便開進各個村莊,開著三輪車,到了街口停一停,喊上一嗓子:“收果子米子啦!”
聽到這些吆喝聲時,孩子們知道又要有好吃的了。陪著母親剝了幾晚上花生,母親總得炒一些不能當花生米賣的癟花生犒勞犒勞我們吧。
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了,孩子們越來越不喜歡起床,但母親總是要早早起床為我們做飯上學。
比母親們起床更早的,是那些賣豆腐的大嬸大娘。
我們還在睡夢中時,她們便推著“軲轆馬”(小推車)上面放一筐豆腐,走在還積霜的路面上,吆喝聲格外傳得遠:“豆腐咯~~~,熱豆腐咯~~~”有時後面兩個音連為一體,聽起來便是“熱豆fao~~~”母親連忙挖上一瓢黃豆,再拿著一個大深盤去換豆腐,六兩黃豆換一斤豆腐,接著為還未起床的孩子准備早餐。
冬去春來,孩子又長了一歲,春天是充滿活力的,走街串巷賣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一輛大金鹿自行車,後面馱著一個特制的笸籮狀的大盒子,吆喝聲極有韻味,采用京韻“磨剪子來搶菜刀”的腔調,“小雞老好~好小雞咯~”嬸子大娘們圍了一圈,仔細挑揀,買上三十只二十只的小雞,回家養在稻草編的“砘子”里,小孩子最喜歡跟小雞玩了,拿著小米,模仿著奶奶喚小雞的聲音,兩片嘴唇擠出不太連貫的“不不”聲,逗著毛茸茸的小雞們玩耍。
觀察著小雞一天天長大,注意小公雞哪一天學會打鳴,期待著自己早一天長大這些叫賣吆喝聲,把自己也拉回了童年的記憶。
記憶中一年四季聽得最多的吆喝聲便是“收酒瓶啦!”
有的收酒瓶的肺活量大,在喊完一聲“收酒瓶啦!”
之後還能加上一句“白的一毛一,啤的一毛七啦!”
收破爛的向來不喊“收破爛啦!”
而是喊一串“來了收廢銅爛鐵破紙殼子的咯~~”同樣是收廢品,我最喜歡的,卻是那些用廢品換盤換碗的商販。
泳,塑料涼鞋被衝走了一只,我把另一只提回了家。母親說剩一只鞋還有什麼用,我說可以拿來換盤換碗啊。
每到農歷三、八逢集,集市上的叫賣吆喝聲可是此起彼伏,“甜桃來!”
“大媽,捎點胡椒面?”
最有技術含量,最吸引孩子的,是賣老鼠藥的。
地上鋪一張紅布,支一根鐵棍,上面掛一個喇叭,幾節電瓶當電源,手里拿著話筒,嘴里一點也不閒著:“捎月(藥)來,老鼠月,蒼蠅月,蚊子月。不用老鼠吃,只用老鼠雲(聞)把月下在哪,老鼠死在哪,白天月蒼蠅,晚上熏蚊子,蒼蠅蚊子伸嘴就毀,木(沒)捎月的快來捎.”這些人也挺懂得營銷策略,明明是一塊錢兩包,卻說是一塊錢一包送一包,一個上午嘴就閒不住,極盡推銷之能。
雖然喇叭上喊著“對人畜無害”然後低頭說一句:“擱家里叫貓躲避點”比賣老鼠藥的更能說更會說的,是偶爾能遇到的外地來的賣多用刀的,說起來一套一套的,每一句都押韻,“不用慌,不用忙,要劃多長有多長。”
總能吸引一大批大人孩子圍著看。這幾年做主持,當抖包袱找不到靈感時,總會在集市的記憶中“采采風”借鑒一下。
五天一逢集,每天下午還要“趕小市”但照樣有走街串巷賣東西的,比如賣茶葉的,賣蝦皮的,賣涼粉的,吆喝聲都是大同小異,有一副好嗓子就行。
難度最大的,是賣煤球的,他們的三輪車不像收花生米的那樣一年出不來幾趟受不了什麼汙染,這些柴油機常年跟煤粉打交道,噪音都特別響,在這麼響的噪音下還得喊著“賣煤球啦!”
可真不容易。
不是所有的生意都需要吆喝的,比如炸爆米花的,找一個空地,生上爐子,搖著鼓風機,起鍋時,那“砰”的一聲便是最好的吆喝,從剛會走路的到十二三的半大小子,都能被吸引到跟前。
還有一種叫賣吆喝,現在已經聽不到了,那便是騎著自行車,脖子上掛著一部照相機,喊著“照相嘍!”
我們這代人,幾乎都曾經這麼奢侈過,洋氣過,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在家里找個最豪華的地方,傻傻地咧咧嘴或者目光緊盯著鏡頭,留下自己的童年。
童年的叫賣吆喝聲,時至今日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賣冰棍的肯定不會走街串巷了,超市小賣部的冰櫃里任現在的孩子挑選,哪個孩子都有自己熟悉的品牌;賣豆腐的,收廢品的,都有了小喇叭,省下了好多氣力;出於安全的考慮,賣老鼠藥已經被禁止,只能賣粘鼠板之類;已經長大的我們,能聽上一句吆喝曲調,哪怕是從喇叭里傳出,思緒也不由得再回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