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其他 馭龍者傳奇

第21章 莫托蘭德雜話·其十

馭龍者傳奇 龍翼風語者 5284 2023-11-22 13:13

  莫托蘭德的刀

  

   盡管普及度遜於雙面開刃的劍,單面開刃的刀類武器在莫托蘭德同樣亦不失為一種廣受歡迎的衛體兵器。莫托蘭德世界的常見軍用刀大致有如下幾個大類:

  

   精靈長刀:精靈長刀,也稱精靈細刃刀,是對高等精靈與卓爾精靈鑄造的一系列獨特刀具的一種統稱。事實上,精靈長刀並一不定“長”,其刃長從兩尺余長的短劍規格,到三四尺以上的手半劍與長劍規格皆盡有之。精靈長刀的特點是刀刃纖細,弧度適中,做工精美,大多有附魔。這類武器自朦朧紀元以來就在精靈中盛行,時至今日已然成為了精靈的象征性兵器之一。

  

   漠原長刀:漠原長刀是一種主要流行於草原游牧民、亞獸人以及沙漠諸城邦的武士和傭兵之中的武器。漠原長刀大多和手半劍規格相近,刀刃相對偏寬厚,弧度曲直不一。漠原長刀通常被認為直接影響了另一種武器,雷尼亞長刀(Reynia Messer)的誕生與發展。

  

   雷尼亞長刀:雷尼亞長刀是一種從漠原長刀衍生出來的單刃刀類武器,特點是刀刃比漠原長刀更寬,刀身通常更為厚重,並且有著更長的護手。這種武器通常多見於雷尼亞地區的傭兵和民兵手中,尤其是在下雷尼亞。騎士階層通常更崇尚使用劍,少有長刀使用者。拉傑爾·帕克便是一位以雷尼亞長刀術見長的傭兵。

  

   斯托利卡長刀:斯托利卡長刀是一種發源和盛行於春風平原上的東部沃爾人中的武器。這種長刀通常與超長雙手劍規格相近,刀刃極長,同時弧度很小,刀身近乎筆直。斯托利卡長刀在斯托利卡王國內極為流行,幾乎完全取代了超長雙手劍的地位。這一武器深受斯托利卡的貴族與騎士階層的喜愛,在王國境內還有著諸多步行騎士修會專門研修其特有的長刀術。這種武器也隨著不少斯托利卡的傭兵與流浪騎士傳播到了附近地區,在東拉夫瑞特和大陸中部的湖澤地也時常能看到這一武器的使用者。

  

   除去上述幾種主流的軍用戰刀以外,莫托蘭德還存在有許多形制獨特的刀,例如魁斯多羅長柄刀,或是一些異形的厚背超重刀等等。不過此類刀劍往往僅有一些特定的人群或是個人所持有,在大陸上並不是那麼的流行和普遍,故而不多贅述。

  

   瑪士大王

  

   瑪士大王是莫托蘭德人類傳說中,全人類文化與血緣的始祖;他的故事亦是莫托蘭德人類流傳最為古老的傳說。據說他生於朦朧紀元的晚期,可能是在第一紀元前1000年~前2000年之間;那時人類還處於原始而蒙昧的狀態中,過著漁獵穴居的生活。

  

   傳說中,瑪士作為自己出生的部落中最為聰慧強壯和富有好奇心的成員,在成年後選擇了離開聚落,踏上了一段漫長的冒險和旅行。據說他在旅途中的一系列的機緣巧合之下,先後飲下了生命女神梅爾希斯的汗液、大地女神伊甸蓋婭的乳汁,還有力量之神撒拿寇爾的鮮血,這使得他獲得了遠超常人的力量與壽命,成為了人類中的第一位超凡者和傳奇強者。而後,光輝天主看到了這個人類的頑皮行為,於是祂降下真身化作老人的形象,用自己的權杖用力敲擊了一下瑪士的頭頂;於是天主的靈光又籍此灌入了瑪士的腦內,啟迪了他的智慧。

  

   在從四位主神身上獲得了力量與啟迪之後,瑪士再度啟程,前往了精靈和矮人的聚居地。他在精靈的樹屯里學會了種植作物和搭建木構,又在矮人的窯洞中學會了冶煉銅礦和燒制陶器。再往後,他回到了自己的聚落,將從精靈與矮人那里學到的種種文明與技術教與了自己的族人。而在為自己的部落搭建好了新居後,瑪士又一次開始了新的旅行。他走遍了自己能找到的每一個人類聚落,將自己習得的文明與技術全部向他們一一傳授了一遍;作為交換,瑪士與各個人類聚落中的年輕女性交媾,讓她們給自己生下後代。

  

   之後的多年里,瑪士一直游蕩在大地各種,行蹤不定。他在各個人類聚落中生下的子女紛紛長大,他們也全都成為了自己聚落中最為強健和聰慧的男女。傳說這些來自不同部落的瑪士子女們似乎受到了某種冥冥之中的感召,這使得他們也不約而同地離開了自己的聚落,踏上了尋找自己父親的旅程。這些年輕的兄弟姐妹在路途中一一相會,最後在一個瀑布潭旁找到了正在午睡的瑪士。

  

   他們喚醒了自己的生父,並請求他成為所有聚落的共同首領。於是,數百個人類部落最終遷徙到了一起,他們在一塊瑪士選擇的河邊沃土上修建起了人類的第一座城鎮——瑪士菲勒。在之後的歲月里,瑪士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人類的國王。數百年里,他一邊指導著人們擴建城市,開墾荒地,改造環境,一邊不斷地和成千上萬的女子生育後代,最後使得瑪士菲勒的所有居民都成為了他的血緣後代。瑪士菲勒的人們在此之後又一批批地遷往大陸各處,教導其余各地的人類修築城鎮,並且與之通婚;最終使得瑪士的血脈傳遍了整個莫托蘭德的所有人類。

  

   傳說瑪士活了整整一千年才衰老去世,是整個莫托蘭德史上最為長壽的人類。在後世的莫托蘭德還流傳有一種傳說,那就是黑水的由來也與瑪士大王相關。據說瑪士大王去世前,曾囑托自己的最後一位兒子,也是最富有智慧的一位兒子設法保存下了自己的一管血液。這位王子的後裔後來成為了人類史上的第一個煉金術士家族,他們最終利用瑪士的血液造出了黑水這一能夠為任何一個人類賦予突破凡人界限力量的煉金魔藥。因此,有一些人相信,人類飲下黑水,本質上是在從自己最古老的共同先祖身上分享力量。

  

   竊賊親王之戰

  

   竊賊親王之戰是一場爆發於第三紀元3305年夏季,圍繞著沙漠南部城邦摩納爾城所展開的戰爭。在這一年,一個由強盜、傭兵、走私犯、非法術士、偉主私生子等身份的人士組成的七人小團體,在長時間的密謀與布置之後,通過一系列陰謀以及一場血腥的暴動奪取了摩納爾城的控制權。這七位領頭人自封為親王,以七親王議會的名義短暫地統治了摩納爾城。由於他們的出身卑賤,以及統治期間的種種倒施逆行,大陸上的人們將他們七人稱之為“竊賊親王”。

  

   在竊賊親王們暴力奪取摩納爾的過程中,部分幸存的摩納爾偉主帶著家眷子女和部曲奴隸從南城門出逃,同時也有大量自由民跟隨。摩納爾的貴賤逃民共計數萬人一路向南逃至深紅王國的境內,他們向深紅王國求援,請求王國派兵北上幫助他們收復摩納爾;同時摩納爾的偉主們也向撒林和黑鐵城發去了求援信和委托書,寄希望於借助多方外援來從竊賊親王手中奪回城市。

  

   深紅國王理查德七世將這項任務交給了管理著整個王國北部的諾布里登公爵托倫·亨德利來全權負責。托倫公爵召集了諾布里登的封臣,以王國元帥的名義統轄者這支以北方貴族為主力,加上少量王領軍隊的四萬多人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北進發。驕傲的托倫公爵認為七位竊賊親王在布里達的騎士大軍面前不值一提,他拒絕了等待鐵薔薇傭兵與撒林沙牆軍就位再一同合圍進攻的提議,他認為僅憑深紅大軍的一次迅猛攻擊便足以破城,並盡快終結竊賊親王們的暴行。

  

   結果,輕敵冒進的托倫公爵在率先攻入摩納爾城門後,因急於同賊王之首“鐵錢”奎里斯對決而中了陷阱,竟出乎意料地當場陣亡,深紅大軍隨之潰敗,從城中退出一路潰至撒遜河的南岸,一路橫屍數千人。

  

   托倫公爵的陣亡迫使他的長子泰克斯·亨德利臨陣在戰場上繼任為新一任諾布里登公爵,而其余的王國封臣們此時則在為王國元帥的接替人選與退兵與否爭吵不休。年輕的泰克斯公爵在此時站了出來,他以極為強勢的姿態壓服了封臣,接過了王國元帥的指揮權,並做出了繼續攻城的決定。泰克斯公爵先是通過誘敵、詐敗等策略給出城野戰的敵軍予以了數次當頭重挫,通過這一系列的勝利重振了大軍的士氣。隨後,他一邊配合撒林軍隊和鐵薔薇傭兵對摩納爾進行合圍,一邊利用偶然獲知的入城密道布置了一次奇襲計劃;在泰克斯公爵的一系列大膽而又不失策略性的成功指揮下,聯軍最終一舉攻破了摩納爾城,七位竊賊親王也皆被先後誅殺。此戰為泰克斯贏得了“猛虎”之名,讓他迅速成為了一位能使諾布里登的封臣們信服的強勢公爵。

  

   卓爾精靈

  

   卓爾精靈是莫托蘭德精靈除高等精靈外的另一大分支,他們在第一紀元之初與高等精靈分化開來,兩者之間有著數千年的宿怨和迥然相異的文化風俗。

  

   在朦朧紀元的最後一年,精靈的各大部族王國在月神伊西爾的神諭下合兵一處,在月行山脈的冷月峰下與朦朧紀元里的最後一位奧克傳奇軍閥,碎骨王烏勒薩展開了決戰。最終,年輕的維諾林斯·阿溫伊西爾斬下了烏勒薩的頭顱;他被月神宣為神選之子,登上了冷月峰之巔,從伊西爾手中接過了莫托蘭德的第一顆黃金世界樹之種,並被加冕為了第一位聖樹王與統治精靈諸王庭的萬王之王。

  

   但北方王國的精靈王,費爾雷斯·卓爾維對於維諾林斯的受眷極其不滿:北方的卓爾維王國有著精靈諸國之中最為雄厚的人力,同時他們在冷月峰之戰里承擔了最多的戰損,費爾雷斯王自認對勝利的貢獻不在維諾林斯之下,但卻沒有從月神那里獲得應有的補償。他在維諾林斯的加冕儀式上憤然離席,並且拒絕為搭建冷月峰的伊西爾神龕貢獻出本應由卓爾維王國負責的那一份建材。

  

   數年之後,一場瘟疫在卓爾維王國蔓延了開來。費爾雷斯向所有的王庭求助,但精靈諸王皆因他先前的不敬神以及對聖樹王的無禮而反應冷淡。費爾雷斯最終向聖樹王維諾林斯低下了頭顱,他懇請維諾林斯動用剛種下不久的黃金世界樹的權能來幫助他飽受瘟疫之苦的子民。而不幸的是,維諾林斯對此亦愛莫能助,因為此時的黃金世界樹尚是樹苗,此時擅用權能違背了伊西爾的神諭,並且可能會對黃金世界樹造成永久性的損害。

  

   但絕望而憤怒的費爾雷斯將他的拒絕視作了聖樹王對自己的羞辱與報復。卓爾維的精靈王在聖樹王庭宴會上悄然離開,他披上斗篷潛入世界樹幼苗所在的庭園,悄無聲息地殺死了所有看守樹苗的守衛,然後偷偷折下了一根嫰枝。他隨後即刻逃離了聖樹王庭,日夜兼程將世界樹的嫰枝私自帶回了北方。

  

   然而,費爾雷斯的這一舉措並未能使他獲得治愈瘟疫的力量——相反,月神伊西爾對他降下了神罰,嫰枝在被他帶回卓爾維王庭的那一刻便立刻枯萎,卓爾維的瘟疫也隨之變得比過去更加暴烈與富有傳染性。同時,所有的王庭也都將他的這次舉措視作最為惡劣的親族相殘和瀆神之舉,卓爾維幾乎成為了所有王庭的公敵。而費爾雷斯王在返回王庭的路上又遭遇了奧克殘部的襲擊,回到王庭時已經身受重傷。沒多久,重傷的精靈王本人也染上了瘟疫,他在三次詛咒維諾林斯與月神伊西爾後,於絕望中病逝。費爾雷斯的子嗣們也在之後一一染病而死,王族成員最後只剩下了他唯一的女兒,卓琳·卓爾維一人幸存。

  

   卓琳女王在尋遍所有拯救自己的王國與子民的可能之後,她最終選擇向一個離群索居的隱秘精靈結社求助。這個被稱為幽影秘社的精靈社群,乃是一群信奉一位神秘的中立神明幽影女士密爾絲的精靈,他們被敬奉月神伊西爾和生命女神梅爾希斯的主流精靈社會斥為異端,排除在精靈社會的視野之外。在秘社的引導下,卓琳女王最終宣布要求所有的子民徹底擯棄對伊西爾的信仰,將對幽影女士的信仰奉為新的國教。她將王國的所有幸存者聚集起來,然後在秘社牧師的幫助下施展了一個極為龐大的神秘神術儀式。

  

   儀式過後,不治的瘟疫果然從卓爾維的子民們身上消失了,而相應的,卓爾維的精靈們發現自己的皮膚變成了深深的褐色,他們的整個族群已經變成了某種與原本的高等精靈不再完全一樣的種族。從此,他們便以卓爾自稱,卓爾精靈們在卓琳女王的帶領下遷往了大陸西北,在那里建立起了新的卓爾帝國。卓爾帝國與聖樹王庭之間的戰爭貫穿了整個第一紀元,直到破滅之災前;最後一位聖樹王費瑞羅在淚痕之戰中攻陷了卓爾帝國的都城卓琳喀瑞斯,滅亡了卓爾帝國。但仍有大量的卓爾跟隨幸存王族繼承人逃入地底,他們在地下建立起了新的城邦,而這一舉措卻恰好使得遁入地下的卓爾得以躲過破滅之災對莫托蘭德的大部分破壞。卓爾精靈們認為是幽影女士提前預見到了破滅之災的發生,從而引導他們遷往地底。

  

   時至今日,莫托蘭德的卓爾精靈們絕大部分仍然居住在地下世界的城邦之中,他們以卓爾女王直接統治的幽影城為政治核心。相比高等精靈,卓爾精靈除了外貌上的差異之外,他們的壽命也要略短於高等精靈:高等精靈的平均自然壽命通常在600到800年之間,而卓爾精靈則是500到700年左右;這被認為是治愈伊西爾的神罰瘟疫而付出的一項代價。卓爾精靈在文化上相對高等精靈更加縱欲和暴力,同時鄙夷高等精靈的節制道德與自然崇拜。但總的來講,莫托蘭德的卓爾精靈仍然是屬於秩序陣營的種族,他們和幽影女士對至暗者保持著堅定的敵對,但通常也不會像地表上的主流種族那樣積極地去打擊至暗眷屬。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