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
羅倫斯帝國六大公爵領之一,位於帝國南部,領土包含有整個沃土平原。發源自東境長劍山脈中的塞恩河干流將南境所在的沃土平原和其北部畿領所在的亞寧平原分割開來,成為了南境與畿領的天然分界线。塞恩河的數條支流自東北流向西南穿過南境,灌溉了沃土平原上的大片良田。南境是帝國諸領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塊領地,超過八百余萬阿蘭諾人生活在南境廣袤的土地上。南境可以找到大陸上各種主流秩序神明的信仰社區和教會,其中以知識與智慧女神阿西納爾,以及大地與豐饒女神伊甸蓋婭的信仰最為廣泛。在最近的數百年里,光輝諸神的信仰也開始在南境以一定的規模傳播擴散,並且已經形成了一定數量基礎的信眾社區。南境的私生子通常會被冠以“格拉斯(Grass)”的姓氏。
南境的沃土大平原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有著充沛的水系和降雨,以及大片土壤肥沃的宜耕平原。優渥的自然環境使得南境成為了羅倫斯帝國的天然糧倉和農業經濟中心,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糧食從南境出口到耕地匱乏的峽間地,以及氣候更為寒冷惡劣的北境。南境出產的蔬果和酒類亦是聞名大陸北方,清泉屯與紫果廳等地出產的上等葡萄酒在莫托蘭德堪稱譽滿天下。農業的發達同時也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南境各地有著多如牛毛大大小小的集鎮,以及多座人口超過十萬以上的繁華城市。
在外人眼中,南境人常常有時會給人以不如峽間地山民和北境漢子驍勇善戰的印象;但事實上南境才是整個羅倫斯帝國騎士文化最為繁盛的領地,經濟上的富饒也使得南境的騎士和軍人往往擁有相對更精良的武器裝備,人口上的優勢更是使得南境是諸領之中當仁不讓能為帝國提供數量最龐大的兵員的公爵領。南境諸侯之中,亦不乏諸如青丘陵的塔蘭托家族這樣世代尚武、素有勇名的封臣。
羅倫斯皇室任命的南境守護公爵最初為羅林斯家族擔任,但羅林斯家族在兩千年前的第一次帝國皇位繼承戰爭後被皇帝路易三世褫奪了爵位和封地,此後的帝國南境守護改由提洛斯家族擔任。提洛斯家族的居城橡葉堡(Oakleaf Castle)修建於擁有八十萬人口的南境首府金桂城中,坐落於城市的北側。提洛斯家族沒有穩定和顯著的超凡血脈,但他們家族世代遺傳有遠超尋常人類,近乎於高等精靈貴族水平的平均魔力親和性。提洛斯家族的家徽紋章是藍白格底上包圍一柄劍的七朵金色薔薇,他們的家族箴言是“耕耘收獲(Sow and then mow)”。
下雷尼亞與北方自由市
位於聖龍公國南方的雷尼亞平原的南半部分,一片被稱為“下雷尼亞”的獨特土地。下雷尼亞北接聖龍公國,南接白岩公國與湖澤地,東接羅倫斯帝國與紫羅蘭王國,西接天鏡海和深紅王國;其被諸多不同國度和地域環繞的獨特地緣使之成為了整個大陸上所有連通南北和東西的主要陸上貿易路线的交匯之地,這為下雷尼亞地區帶來了商業的高度繁榮。
有至少超過三百余萬與上雷尼亞的聖龍公國人同文同種的雷尼亞人定居於下雷尼亞;除此之外可能還有超過兩百萬來自大陸各地的布里達人、伊登人、羅倫斯人乃至南方的沃爾人在三千年的歷史中陸續遷入這片土地。下雷尼亞地區分布著許多因貿易和手工業而繁榮的中小型城市,其中人口超過十萬的主要城市包括有黑鐵城、阿索達爾、克蘭西斯、呂鐸克城、麋鹿城、韋梭納城等等。
因為一系列復雜而微妙的歷史原因,下雷尼亞的諸多城市皆不受到封建領主的統治,亦不向包括聖龍大公在內的任何一位君主效忠,盡管他們中的許多和聖龍公國保持著相對更為緊密的聯系。這些城市皆由各自的市民議會或者行會聯盟一類的機構所統治,保持著高度的自治並且通常互不干涉內政。因此,下雷尼亞的各大城市經常會被通稱為“北方自由市”或者“北大陸自由城邦”。
黑鐵城與鐵薔薇
下雷尼亞諸城邦之中,人口最多,同時也是最為獨特和值得一提的城邦,便是傭兵之都黑鐵城了。而提到黑鐵城,就不得不提起莫托蘭德最為知名的傭兵團——鐵薔薇傭兵團。鐵薔薇傭兵團乃是由破曉之戰的傳奇英雄之一,“傭兵王”威廉•凱恩所建立的一支傭兵團;同時,威廉•凱恩亦是黑鐵城的築城者。鐵薔薇傭兵團是莫托蘭德唯一一個擁有屬於自己的領地的傭兵組織,他們自第三紀元開始以來便一直統治著黑鐵城。黑鐵城坐落於下雷尼亞的最西端,位於分割深紅王國和下雷尼亞的鐵峭山的東側,天鏡海的南端,在第三紀元的今天有著超過五十萬的人口。
掌握著黑鐵城領主權的鐵薔薇傭兵團則維持著一萬五千人左右的總兵力,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加盟傭兵團以類似於附庸的形式加入了黑鐵城傭兵行會,皆可在一定程度上受鐵薔薇所調遣,這使黑鐵城理論上的最高可用兵力能達到三萬左右;不過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在平常都分布於天南海北的大陸各地接受著各種委托。在莫托蘭德的雇傭兵市場中,雷尼亞傭兵普遍被認為是商業信用最為良好的,而鐵薔薇更是其中的最中之最,他們的守信美名在整個第三紀元始終享譽大陸,威廉•凱恩的箴言與口號始終被他們所銘記和謹遵:“金蕊在上,鐵棘在下”。
城市與城堡
不同於地球上中古采邑分封制時代的中、西歐地區有著封建貴族與城市高度地脫節、割裂,城鄉近乎於各自分治的獨特政治生態;第三紀元的莫托蘭德貴族們是不折不扣的“城市愛好者”。莫托蘭德各國的中上層貴族大多都會將自己對封邑的統治中心設立於人口密集的城市之中,他們往往會把自己的家族城堡修建在緊挨著城市的旁邊,甚至直接修在城市當中。即便是那些領地和封邑人口尚不足以形成城市的小貴族,也會有意將家族城堡的選址和領地內人口相對最密集的集鎮放在一塊兒,以形成類似城堡——城下町的格局。不過凡事也存在例外,一些家族城堡帶有較為純粹的軍事要塞色彩的貴族可能會在遠離城鎮和密集人口定居點的地方世代居住,例如聖龍公國封臣中被封於炎門堡的李希維茨家族,以及羅倫斯帝國封臣中被封於長城盡頭的哈德良堡擔任哈德良侯爵的諾森加德家族。
情婦戰爭
約一千年前左右統治羅倫斯帝國的路易五世皇帝,也即著名的“胖路易”是帝國歷史上極具爭議的一位君主。路易五世首先是一位以仁君形象和對知識女神虔信而著稱的皇帝,他一生都始終保持著對平民的親善與仁慈,他不僅削減了許多可能會對下層平民造成負擔的賦稅,而且還以親自為羅倫諾爾的窮人公開洗腳的事跡而聞名。同時,胖路易也是一位修習魔法的學者型皇帝,他個人形象偏文弱,也並不掌握有強大的超凡實力。這樣的特質讓他受到平民與教會的頌揚,但往往遭到領主和騎士們的批判。此外,路易五世還是一位獨特的“和平主義者”,他反對戰爭和流血衝突,甚至反對一些較為冷酷和嚴苛的仲裁,稱頌者將之視之為他仁慈體現的一部分,但批判者卻認為,正是這樣他的這種“優柔寡斷”和“婦人之仁”使得帝國在他在位期間屢屢遭受劫難,盡管他本人自認為自己總是在盡可能的嘗試秉承更加仁慈的抉擇。而“情婦戰爭”則被某些歷史學家們認為是這一類事件的典型代表。
在第三紀元的2302年,羅倫斯帝國剛剛從邪教徒散布的黑手大瘟疫中逐漸恢復了元氣,路易五世在這一年召見各境公爵家族代表來羅倫諾爾共度六月份的萬神節,同時商議各境的國政要務,並決議安排數項家族聯姻。被任命為新任御前首相的南境公爵羅蘭•提洛斯攜家眷親自前往,同樣親往羅倫諾爾的還有北境公爵史蒂芬•諾恩海姆和東境公爵埃德蒙•林登。然而,眾人未能料到的是,代替父親前來出席的灣流地公爵長子帕特里安•梅迪斯將會為此帶來一場災難。
羅蘭•提洛斯的原配妻子在黑手大瘟疫中去世,他在之後又娶了小自己近三十歲的金雀堡的梅芙•雅凡納恩為正妻,並帶著她一同前往羅倫諾爾赴任御前首相。梅芙是一位二十出頭的稀世大美人,她是一個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並且有時會意外做出非常大膽決定的女子;而這位南境公爵的新婚妻子,就這麼在羅倫諾爾邂逅了在近灣貴族中也堪稱格外風流的帕特里安•梅迪斯。帕特里安對梅芙一見鍾情,他很快就偷偷勾引起了梅芙,而梅芙也沒多久就逐漸被這位與自己年齡相仿的青年迷住,兩人很快就開始背著羅蘭公爵如同干柴烈火一般地在羅倫諾爾瘋狂地偷情。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的話倒還好說——假如帕特里安在萬神節後只當這是一段刺激的游戲然後回到夜明港去的話,那麼也許這件事最終便只是讓可憐的羅蘭公爵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戴上了一大頂綠帽子;但這對被情欲衝昏了頭的奸夫淫婦顯然並不滿足於此。帕特里安試圖偽造一場意外事故,然後借此偷偷地把梅芙一起帶回灣流地去;但這個謀劃並不成功,反而讓兩人偷情的丑事敗露,一時間整個羅倫諾爾都為之嘩然。
羅蘭公爵氣得幾乎發瘋,同樣氣得發瘋的還有東境公爵埃德蒙——在此之前,在路易五世的主持安排下,帕特里安和他的女兒琳達•林登訂下了婚約。但路易五世卻在最終仲裁時猶豫不決,他一直不願意接受大部分封臣提議的,以通奸罪嚴懲帕特里安和梅芙,然後再通過其他方式補償灣流地公爵里奧•梅迪斯的建議。路易皇帝花了很長時間嘗試勸說羅蘭和埃德蒙兩位公爵對這對年輕人在一定程度上“網開一面”,同時顧及一下灣流地公爵里奧的立場,但暴怒的羅蘭始終堅持自己的立場。
結果,帕特里安的母族——以護短而聞名的近灣第一大封臣,水晶廳的雷耶莫家族,竟然在羅倫諾爾爭吵不休之際直接派出一隊影衛,將被關押的帕特里安和梅芙救出,連夜乘著獅鷲飛回了灣流地。這一發展直接徹底引爆了羅蘭•提洛斯的最後一點矜持,他在御前會議上衝著所有人怒罵狂吼了十幾分鍾,然後當場宣布辭去御前首相的職務,並決定對灣流地發動戰爭,埃德蒙公爵亦對他表示了支持。
但羅蘭的這一席話又觸到了北境守護史蒂芬大人的底线,北境公爵隨即起身指責羅蘭為了一個女人而決定發動內戰,並說出了一句名言:“如果帕特里安因他的行徑而被稱作破壞婚姻的奸夫,那麼你將要因你的行徑而成為破壞帝國的奸臣。”史蒂芬的指責可以說相當有理,不僅因為這會對涉戰的東南兩境和灣流地造成破壞,看似沒有直接關聯的北境事實上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帝國每年都會從畿領和南境等地運送一定數量的,被稱作“邊餉”的糧食前往嘆息長城沿线,作為供養長城衛戍軍的部分分擔。如果南境對灣流地發動內戰,那麼邊餉必然會大幅減少甚至中斷,這會為北境諸侯增添沉重的負擔。此外,史蒂芬的妻子艾琳夫人來自灣流地北部的盧瓦爾家族這一點也被認為有影響到他的立場。
而這恰好成為了盛怒中的羅蘭反過來指責史蒂芬的借口——羅蘭公爵借助這點,以指控史蒂芬和灣流地人“串通一氣”作為對指責的回應,並且用極為惡毒的語言當庭對艾琳夫人進行了一系列的蕩婦羞辱——這一指控顯然是過激且不實的:臨雪堡的盧瓦爾家族繼承的是灣島人中遠灣氏族的傳承,他們並沒有近灣貴族的淫亂愛好,婚姻貞操觀也和阿蘭諾人無甚區別。爭吵辱罵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北境公爵與南境公爵險些在御前會議上直接進行神裁決斗。
三位公爵最終同時決定離開羅倫諾爾,回到自己的領地准備戰爭。與此同時,雷耶莫家族作為近灣最具實力,且人脈最廣的一位實地伯爵,糾集了一大批灣流地貴族對里奧•梅迪斯施壓,包括他的夫人瑪麗•雷耶莫在內。而里奧本人亦不願意將自己的長子交出給別人審判處置,再加上獲悉北境願意同灣流地一起反對盛怒的南境公爵,他最終還是決定為了自己的兒子與羅蘭•提洛斯還有埃德蒙•林登一戰。
就這樣,南境與東境的聯軍大舉北上,而北境的騎兵則同灣流地的戰士們集結向了長劍山脈的北麓。四位守護公爵直接無視了路易皇帝的請求與敕令,在灣流地和東境的邊界上大打出手。南境與東境的聯軍先是取得了幾場勝利,但隨後又因為輕敵冒進而在水晶廳下遭遇了一場大潰敗,灣流地和北境的聯軍一度攻入長劍山脈的劍格山峰下;爾後又被東境軍隊的反復奇襲和南境大軍的側路進攻逼退。戰爭持續了整整三年,整個東境北部與灣流地南部,乃至於畿領的東部地區都有被戰火卷入。
廷臣們反復勸諫路易五世派出畿領軍隊強勢介入調停戰爭,向幾位殺紅了眼的公爵重申君主權威,但路易五世卻因擔心這會進一步加劇戰爭並且將畿領和皇室也一並卷入而始終拒絕這麼做;他一直嘗試通過外交手段勸說雙方停戰,但幾乎毫無效果。最後,在御前近衛長加爾文•羅瑞諾菲安爵士的反復勸諫和辯駁下,路易五世終於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同意派出皇家軍隊。加爾文爵士隨即率領畿領干涉軍揮師東進,與他同行的還有知識女神教大牧首格里高利。但在他們行軍途中,整場戰爭里最為血腥的玻默爾丘陵會戰已經先一步打響。
灣流地公爵里奧在第一輪接戰中就負了重傷,之後始終臥病在床;在之後的多日會戰中,羅蘭•提洛斯先是在一次血腥的白刃戰里被射瞎了左眼,之後他又帶著南境騎士發起了一次更加血腥的反攻擊潰了灣流地軍隊的主力,而在此後,他卻突然在戰場上發現了被長矛刺穿了胸膛的帕特里安的屍體,不知道是哪一位南境或是東境的騎士殺死了他,不過通常認為他也死在了這最血腥的一日里。
最後,加爾文爵士終於在兩軍准備進行再一次交鋒之前趕到了戰場。他率領皇家騎士們來到了戰場中央,將羅倫斯皇室的旗幟插在了原地,命令雙方停止戰斗。在畿領大軍的威懾,以及加爾文爵士和格里高利牧首的全力游說下,四位守護公爵最終選擇放下了手中的劍。身心俱疲的他們在同意了加爾文代表皇室提出的新協議後終於各自退兵,結束了這場荒謬但慘烈的戰爭。超過十余萬人在這場內戰中死亡,玻默爾丘陵會戰中陣亡的總人數就超過了四萬,里奧公爵最終不僅沒保住自己的兒子還身受重傷,羅蘭公爵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失去了一只眼睛以及多位封臣和數不清的士兵。
戰爭結束後,里奧公爵將梅芙•雅凡納恩送進了黑夜女神教會,迫使她成為了一名守夜修女,和她一起被送去的還有里奧公爵自己的夫人瑪麗•雷耶莫。梅芙在兩年後便因無法忍受守夜修女的生活而自殺,瑪麗的孿生弟弟勒伯恩•雷耶莫伯爵也被里奧設法廢黜,爵位改由勒伯恩的侄子波莫納繼承。在情婦戰爭之後,帝國歷史上再絕少有出現近灣貴族勾引外地貴族女眷的事件,灣流地的男性貴族們對外地人的女眷形成了某種新的默契,他們再不會輕易地將自己的放蕩習俗應用到外人身上了——而這竟是十幾萬人的鮮血才換來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