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12章
我和許晴三女坐上她的車離開了蘇州飯店,許晴顯的心情很好,說:“我們現在去那兒玩啊?你們說,我帶你們去啊。”
我第一個應道:“我想去蘇州最有物色的地方去看看,比如蘇州園林啊,什麼虎丘啊,寒山寺啊。”
許晴點了點頭,說:“好吧,我也很久沒去玩了,幾個園子就在城里,不遠。要不我們現在就去網獅園吧。就在蘇州飯店西面不遠,早知道要去園林,我們就先走過去了。”
說話間,就到了網獅園。
我們四人下了車,由許晴去買了門票就進了網獅園。
網獅園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住宅園林。
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宅園。
“網師”是漁夫、漁翁的意思。
全園面積5400平方米,由東部的宅第、中部的主園和西部的內園三部分組成。
園內主要景觀有:轎廳、大廳、梯雲室、月到風來亭、殿春庭院等。
1981年建成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的中國庭院“明軒”就是以該園的“殿春”庭院為藍本設計建造的。
東部為住宅區,前後三進,屋高宇敞。
萬卷堂是園主宴席接待的主要場所,飽經滄桑300年仍古雅清新,完好無損,精美絕倫,享有“江南第一門樓”的美稱。
磚雕門樓東西兩側是黛瓦蓋頂的風火牆。
頂部是一座非角半亭,單檐歇山卷棚頂,造型輕巧別致,富有靈氣。
門樓南側磚雕家堂歷經幾百年仍極其精致。
門樓北滴水瓦下全用水磨青磚精制而成,既是屋頂支撐物,又是門樓的裝飾物。
磚細鵝頭兩個一組,十二對精美鵝頭依次排列,鵝頭底部兩翼點綴磚細花朵,額頭上昂氣勢偉岸,風雅秀麗,組成一幅優美的立體畫。
門樓中部有蔓草圖和藻耀高翔的橫聯,左側刻有“郭子儀上壽”立體圖文,寓意福壽雙全,右側雕有“周文王訪賢”圖,寓意德賢兼備。
整座門樓用鑿子和刨字在青磚上運用平雕、浮雕、鏤雕透空雕等藝術手法雕鑿而成,充分融合了吳文化和民間藝術的精華,成為傳世精品。
中部是園林景區,以池水為中心,彩霞池池水明淨,猶如大塊明鏡;天光山色、亭閣花木的倒影清晰地從中映現出來,形成了虛實對稱的美景。
各類建築以小、低、透為特色,舒展開朗,居息兩宜;小山從桂軒是中心,每逢仲秋“香風滿軒花滿樹”由於軒前軒後是山,產生了香氣似積發於簃山凹的意趣,從而表達出“桂樹叢生山之阿”的獨特景觀。
“晚上來這里,還能看到表演,網師園最特別的是夜花園,昆曲、評彈、江南絲竹、古箏、笛子等曲藝節目輪流在花園中不同的廳堂演出。配合這兒的園景,很有意境的。”
我們一邊游覽,許晴一邊為我什麼做詳細的介紹。
我們出了網獅園,又去游覽了怡人園,滄浪亭,獅子林,最後來到了拙政園。
蘇州拙政園,是蘇州園林之首,也是中國四大園林之首。
拙政園里的導游講的很仔細。
許晴在我們身邊說:“聽他們講吧,這兒就不用我講給你們聽了。”
拙政園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宏)寺。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進士、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後將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閒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音:yù,[書]賣)蔬,以供朝夕之膳(饋)……此亦拙者之為政也,”
之句取園名。
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作為自己(拙者)的“政”事。
園建成不久,王獻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賭中,把整個園子輸給徐氏。
400多年來,拙政園屢換園主,曾一分為三,園名各異,或為私園,或為官府,或散為民居,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復初名“拙政園”拙政園全園占地78畝(52000平方米)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築,大多是清咸豐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
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為精華所在。
面積約18。
5畝。
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池水面積占全園面積的3/5(另一資料:1/3)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
總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園林渾厚、質朴、疏朗的藝術風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為中部拙政園主景區的主體建築,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
從拙政園中園的建築物名來看,大都與荷花有關。
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中部景區還有微觀樓、玉蘭堂、見山樓等建築以及精巧的園中之園——枇杷園。
西部原為“補園”面積約12。
5畝,其水面迂回,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
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後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藝術的風格占了上風,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區仍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則是蘇州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
西部主要建築為靠近住宅一側的三十六鴛鴦館,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
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
三十六鴛鴦館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台館分峙,裝飾華麗精美。
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
西部另一主要建築“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倒影樓”另一個對著“三十六鴛鴦館”而後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取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故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頓感到這里可欣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西部其它建築還有留聽閣、宜兩亭、倒影樓、水廊等。
東部原稱“歸田園居”是因為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而得名。
約31畝,因歸園早已荒蕪,全部為新建,布局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
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風格,主要建築有蘭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綴雲峰等,均為移建。
拙政園的其它建築還有澄觀樓、浮翠閣、玲瓏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等。
拙政園里比較大,游覽時間比較長,等我們要出來時都快4點了。
正當我們要出園的時候,旁邊過來幾個中年人,也要出園,看到我們幾個人時,其中一對中年夫婦有點吃驚。
我正奇怪於他們的表情的時候,後面傳來的聲音更讓我大吃一驚。
只聽見張寧大聲叫了聲:“姑姑,姑父,你們怎麼也來這兒玩了啊。”
接著就是許晴輕輕叫了聲:“爸,媽。”
許晴的父親對許晴說:“晴兒,你們怎麼也來這兒玩呢。”
許晴對她父母說:“我帶朋友過來看看,我來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方小怡,現在是表妹的助理。”
說著把方小怡拉到她身邊。
方小怡微笑著對許父許母說:“伯父伯母好。”
許父許母知道方小怡的身份,聽女兒說這就是方小怡,也都微笑著對小怡點點頭。
許父說:“原來你就是方小姐啊,果然有大家閨秀的氣質。”
方小怡也微笑回答:“伯父您過講了,我那兒有許晴姐聰明能干啊。”
許晴父親看著我,問:“這位是?……”
許晴也呆呆的看著不我,不知道怎麼樣介紹我了。
還好是方小怡反應快些,對許父說:“伯父,這位是我家的一個朋友,現在是張總的實習助理。我帶他出來歷練一下。”
許父聽說我是方小怡家的朋友,就對說道:“小伙子,不錯。”
我心想,你要是知道我的真實身份,說不定會氣的跳腳呢。
偷偷看看許晴和張寧,表情放松了許多。
許父也把身邊的一對中年夫婦介紹給我們:“這兩位是深圳貿易公司的韓望山韓董事長和他的夫人,我們兩家合作了多年,今天他們第一次來蘇州談合作的事情,他們對蘇州園林很有興趣,我就帶他們過來看看,也算是盡地主之宜吧。”
許晴對著中年夫婦說:“韓董好,韓夫人好。”
我和小怡張寧也上去打了個招呼。
韓望山和他夫人微笑點了點頭,然後對許父說:“許董,你女兒很優秀啊,將來一定能做大事啊。”
許晴的父親嘆了口氣,說:“可惜,孩子的命不太好。”
韓望山笑了笑說:“許董,你女兒還年輕著呢,比我家孩子還小,我那孩子都還沒有結婚,你女兒這麼優秀,說不定一年半載就能找到個良友佳胥。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呀,不用擔心。我以前也著急我女兒的婚事,說來說過,還是那樣,現在看開了,不去管她了,自己有空就出去轉轉,孩子大了,會自己打算自己了,不用長輩操心了,許董,你說是不是啊。”
兩家合作多年,看來對雙方的家庭都有了一定了解。
許父看著女兒,想想也是,女兒聰明能干,自己會打理自己的事了,不用自己操心了。
過了一會兒又說:“現在也4點了,晴兒,不如你和小寧還有你朋友就和我們一起去吃晚飯吧。”
張寧一聽,怕時間長了被姑姑姑父看出三女和我的關系,便說道:“不了,姑父,我們幾個還要出去玩呢,再說你們和韓董還有合作要談,我們就不打擾你們了。下次還空現到姑父家去玩。”
說著,我們四人便向他們一行人告辭了。
四個人坐在車上,張寧說:“真巧,想不到在拙政園里遇上了姑姑和姑父。走了半天了,肚子也餓了,今天中午可沒吃到什麼東西。你們也餓了吧,表姐,我們找個地方吃飯吧。”
許晴說:“那剛才我爸媽留我們一起吃飯,你干嘛要回掉啊。”
張寧說:“我還不是怕在一起時間長了,被姑姑姑父看出小新和你的關系啊。表姐,你可真是不識好人心。”
許晴說:“我和那小子有什麼關系啊,你是怕讓我爸媽看出你和他的關系才回掉的吧。不行,今天晚上這頓飯要你請。”
我說:“怎麼說著又扯上我了啊。”
張寧回過頭來,瞪了我一眼:“還不多是你。”
我心想,當處可是你們要我去冒充許晴的男朋友的,怎麼現在又怪到我頭上來了呢,真是好人難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