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都市 官商秘史

第二卷 第366章 小心為妙

官商秘史 四重鶴城 3135 2024-03-03 00:46

  《史記·大宛傳》中記載:“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寘,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雲”。

  昆侖山在歷史上曾是一座名山,中國古老的地理著作《山海經》《禹貢》和《水經注》對它都不只一次提到,其中大多記述都帶有神奇的色彩,如說它是“天帝的下都”,方圓八百里,高七萬尺,又說這里有西王母的瑤池,到處長著結有珍珠和美玉的仙樹,有的書籍還說它是黃河的發源地,黃河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搖籃,因此昆侖山在古人的心目中一向被視為了不起的大山,起初人們並不知道它的確切位置,後來通過與西域交往,在新疆於田一帶發現了玉石,皇帝根據古代的圖書,錯誤地認為黃河發源於美玉產地昆侖山北麓,於是便把河源所出的山叫做昆侖山。

  玉珠峰、玉墟峰均為青海省對外開放的山峰,是朝聖和修煉的聖地,一九九零年推出昆侖山道教尋祖旅游线,一九九二年以後,來自世界各地登昆侖、尋根問祖、頂禮膜拜的炎黃子孫組成的尋根團多達上百個,有的台灣同胞連年在昆侖修煉,每年達數月之久,後又帶家人進山朝拜,並投資興建祭壇,十分虔誠。

  近年來,地質工作者在昆侖山中發現了面積達一萬平方公里的岩溶地貌,這片岩溶東起莫諾馬哈雪峰,西止阿奇格庫勒湖,長三百五十公里,寬二十到三十公里,岩溶地帶山勢崢嶸,形態多奇,有的石峰像祭天神壇,有的似群象、蒼龍、臥虎,還有的溶溝形如甬道、走廊、長亭,其景色大可與雲南石林、廣西岩溶媲美。

  昆侖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侖派)道場所在地,是中國第一神山,玉珠峰、玉虛峰均為青海省對外開放的山峰,是朝聖和修煉的聖地,一九九零年推出昆侖山道教尋祖旅游线路,一九九二年以後,來自世界各地登昆侖、尋根問祖、頂禮膜拜的炎黃子孫組成的尋根團多達上百個,有的台灣同胞連年在昆侖山修煉,每年達數月之久,後又帶家人進山朝拜,並投資興建祭壇,十分虔誠。

  槐江山向西南四百里的地方是昆侖山,是黃帝在下界的都邑,昆侖山由神陸吾主管,他還管理著天上九域,陸吾人面虎身,虎爪,九條尾巴,山中的土螻,喜歡吃人,土螻生有四只角,安靜時像只大山羊,山中還生長著一種叫做欽原的大鳥,形狀像馬蜂,大小類似鴛鴦,欽原如果螫了其他鳥獸,這些鳥獸就會死掉,如果螫了樹木,這些樹木也會枯死,人遇上它凶多吉少,還有一種鶉鳥,它管理黃帝的各種器具和服飾,山上有一種名叫沙棠的樹,形狀同棠樹相似,黃色花朵,紅色果實,果實的味道像李子,但沒有核,沙棠可以用來防御水災,如果人們吃了它的果實就不會淹死,山中的薲草形狀像葵,味道像蔥味,吃了它可以解除疲勞,河水發源於此,向南流去,然後再向東流入無達,赤水也發源於此,向東南流去入汜天之水,洋水也發源於昆侖山,向西南流入於丑塗之水,黑水也從昆侖山中流出,向西南流入大杅,這里生長著很多奇異鳥獸,莊周曾說:“肩吾得之,以處大山。”

  形體象虎一樣的陸吾神,說就是《海內西經》中的開明獸,鶉鳥,是鳳凰之屬的鳥類,《海內西經》中說,昆侖開明西北皆有鳳凰,就是指的這種鶉鳥,《禽經》中說:“赤鳳謂之鶉。”

  天上仙界山外有山,五色雲霧繚繞其間,一派巍峨神聖之景,仙界之中有八處最大宮殿,依次為“碧玉堂”、“瓊華宮”、“懸圃宮”、“閬風巔”、“天墉城”、“紫翠丹房”、“玉英宮”和“昆侖宮”,眾仙居於其中,各司其職。

  昆侖山脈位於天上仙界的正下方,自古有通仙之路,被人間奉為聖山,古人尊昆侖山為“萬山之宗”、“龍脈之祖”、“龍山”、“祖龍”,因而編織出了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

  婦孺皆知的《嫦娥奔月》、《西游記》、《白蛇傳》等都與昆侖山有關,是產生中華民族神話傳說的搖籃。

  相傳昆侖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眾多古書中記載的“瑤池”,便是昆侖河源頭的黑海,這里海拔四千三百米,湖水清瀛,鳥禽成群,野生動物出沒,氣象萬千,在昆侖河中穿過的野牛溝,有珍貴的野牛溝岩畫,距黑海不遠處是傳說中的姜太公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之地,玉虛峰、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雲霧繚繞,位於昆侖河北岸的昆侖泉,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形成昆侖六月雪奇觀,水量大而穩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制瓊漿玉液的泉水,為優質礦泉水,發源於昆侖山的格爾木河中游,長期侵蝕千板岩,形成了峽谷絕壁相對,深幾十米的一步天險奇觀。

  《山海經》中關於昆侖山的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大荒西經)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岩,(海內西經)(補充:更早的說法是張道陵《老子想爾注》中講的“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昆侖”)即“道”之下宇宙最高統治者太上老君的居住地,而以後出現的“玉帝”、“西王母”等都是後人附會的。

  昆侖山山口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侖山脈的必經之地,咽喉之所,是世界屋脊汽車探險线的必經之地,昆侖六月雪觀光的重要景點,許多過往行人來到這里後,都要在此駐足觀賞一番。

  一九五六年四月,陳毅副總理在前往西藏途中路過昆侖山時,激情滿懷,詩興大發,當即寫了一首《昆侖山頌》。

  詩中寫道:峰外多峰峰不存,嶺外有嶺嶺難尋,地大勢高無險阻,到處川原一线平,目極雪线連天際,望中牛馬漫逡巡,漠漠荒野人跡少,間有水草便是客,粒粒砂石是何物,辨別留待勘探群,我車日行三百里,七天馳騁不曾停。

  昆侖山上的“地獄之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在牧人眼中,草肥水足的地方是他們放牧的天堂,但是在昆侖山生活的牧羊人卻寧願因沒有肥草吃使牛羊餓死在戈壁灘上,也不敢進入昆侖山那個牧草繁茂的古老而沉寂的深谷,這個谷地即是死亡谷,號稱昆侖山的“地獄之門”,谷里四處布滿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獵人的鋼槍及荒丘孤墳,向世人渲染著一種陰森嚇人的死亡氣息,下面是一個真實的、由新疆地礦局某地質隊親眼所見的故事:一九八三年有一群青海省阿拉爾牧場的馬因貪吃谷中的肥草而誤入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險進入谷地尋馬,幾天過去後,人沒有出現,而馬群卻出現了,後來他的屍體在一座小山上被發現,衣服破碎,光著雙腳,怒目圓睜,嘴巴張大,獵槍還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樣子,讓人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沒有發現任何的傷痕或被襲擊的痕跡,這起慘禍發生不久後,在附近工作的地質隊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襲擊,那是一九八三年七月,外面正是酷熱難當的時候,死亡谷附近卻突然下起了暴風雪,一聲雷吼伴隨著暴風雪突如其來,炊事員當場暈倒過去,根據炊事員回憶,他當時一聽到雷響,頓時感到全身麻木,兩眼發黑,接著就喪失了意識。

  第二天隊員們出外工作時,驚詫地發現原來的黃土已變成黑土,如同灰燼,動植物已全部被“擊斃”。

  地質隊迅速組織起來考察谷地,考察後發現該地區的磁異常極為明顯,而且分布范圍很廣,越深入谷地,磁異常值越高,在電磁效應作用下,雲層中的電荷和谷地的磁場作用,導致電荷放電,使這里成為多雷區,而雷往往以奔跑的動物作為襲擊的對象,這種推測是對連續發生的幾個事件的最好解釋。

  葉天辰的打算是從昆侖山走到巴顏喀拉山,進入青海省中部偏南,那麼他們就絕對的安全了,誰也不知道金熊到底派了多少人過來,這邊又不是他們的地盤,還是小心為妙,從昆侖山到巴顏喀拉山,也不需要多久的時間,只有兩天的路程相對要難一點,謝凝兒等人也清楚目前的情況,當然只能聽從葉天辰的安排了,而葉天辰在和田地區的時候,就已經聯系好了李慕菱江淑嫻許悅樂趙蓮娜她們,讓她們在青海等著他們。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