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李姓之女
長公主鳳駕回京,金吾衛把守大街,行人歸家,商人閉護,清道不許衝撞鑾駕。
寬闊數丈的朱雀道,兩側梧桐高大,郁郁蔥蔥,樹下每五步站守一名千牛衛,頭罩平巾幘,戴抹額,身著明光甲,兩腿微分,手扶刀柄站得筆直。
百官出外十里相迎,右相蘇鈺與左相姚崇位列最前,其後乃是有“同平章事”之封的諸位僚臣以及名望深重的閣老。
儀仗前所未有,百官之前,太平公主攜小聖人坐於鎏金步輦,左右乃是廬陵王李顯與相王李旦,諸位宗室居其後,一同靜待長公主駕到。
未時二刻,忽有鐵蹄操戈之聲,只見前頭浩浩蕩蕩,沙塵飛揚,乃是公主十衛的先鋒。
軍容肅整,簇擁一頂鑾駕,徐徐而來。
片刻,隊伍停駐,分道而列,李衿下駕換騎一匹駿馬,持僵自軍後馳出。
白馬神駿,李衿頭戴幞頭,兩側軟腳絲帶飄逸如風,身上的圓領窄袖玄袍泛著光,腰間束玉帶,左佩金魚袋,右懸香囊。
鳳姿卓絕,倜儻不羈,端是玉樹臨風,能叫天下男子自愧不如。
噠噠蹄聲,李衿策馬行至聖駕前數十步遠,則勒馬下來,雙手交疊,面朝天子欲行見禮。
“姑姑!”
李鳴早已下來,提袍急步奔到李衿面前,歡喜地拉住她的衣袖,“你回來了。”
稚氣的面上有依賴之色,李衿抿了抿唇,且退後半步,拂去李鳴抓著自己衣袍的手。
“陛下不可失儀。”
這便是“教訓”了,李鳴到底還是孩子,訕訕低了頭,“是。”
李衿這才緩了臉色,擡頭時,便看見一身輕紗襦裙,肩上披帛的太平公主蓮步輕移,徐徐走來,雙臂搭疊朝她行禮。
“阿姐。”
隨後還有李顯與李旦,一人喚她妹妹,一人喚她長姐,一樣做了禮數。
李衿含笑應了,同時不經意地一掃,瞧見李顯身後跟著的安樂郡主。
招搖的水紅襦裙,半臂與披帛都是鮮艷的料子,李裹兒描眉點唇,額貼花鈿,發髻高盤插滿步搖金釵,珠光寶氣。
艷得灼人,安樂郡主偷眼瞄著李衿,唇角不自覺地勾挑上揚,雙頰緋紅似醉酒,春情蕩漾。
其母韋妃早有艷名,女兒自也差不到那里,何況廬陵王李顯也算一表人才。
她熱烈的視线始終不離李衿,可李衿並不多理,反而想著沈靜姝。
大家閨秀,端莊溫婉,平日著裝也愛素淨的顏色,沈靜姝便是李衿心湖里的那株美蓮,窈窈窕窕,亭亭玉立。
不禁走了一下神,還好不曾被人發覺,李衿很快投入當下,攜著李鳴一道入城。
盛大的儀式持續許久,待聖人與長公主入了皇城,眾官禮拜,方才告一段落。
李鳴今日仍有功課,與李衿辭別後就被帶往東宮聆聽授課了。
各位宗室也都散去,李衿去往太極宮的寢殿,太平公主隨其後,二人在殿內小敘片刻。
沒多久太平公主告退,李衿人困身乏,便囑咐貼身的宮侍,無要緊之事不要打擾。
是夜。
一輛馬車駛入府邸,蘇鈺從車里下來,即命仆人去備些吃食與熱水。
服侍的人不敢怠慢,當下也不得打理馬車,待人都離開之後,蘇鈺悄悄叩了一下車廂。
一個披著斗篷的人從車里下來。
蘇鈺特意沒有點燈,庭中只有月光照明,她朝走廊那角一指,低聲道:“那邊去到西廳,便是成王的暫住之處。”
“嗯,”李衿暗自記了,“三刻之後我當與他談妥,你到時來掩護我一二。”
蘇鈺點點頭,李衿趁著仆從都被調走之際,迅速前往西廳。
一路都不見人影,順利到了成王暫住的院落,李衿閃身進了廊房,輕掩上門。
“殿下!”
成王立刻伏地要拜,李衿兩步上前虛撫住他,“堂兄,你我無需多禮。”
一聲堂兄,但叫李千里眼眶泛紅。
他是吳王李恪的嫡長子,昔年太宗甚愛皇子恪,奈何他並非嫡出,李治登基以後,李恪被長孫無忌網羅進謀逆大案中,冤殺。
李千里與家中兄弟遭到流放,待武皇登基才將他召回,李千里明哲保身,搜羅福瑞祥符奉於女皇,早被人戳著脊梁骨說諂媚女主。
這些年,誰還記得他也是嫡系的李氏皇族,是太宗的親子孫。
也唯是李衿,無論何時,見了他總願意稱一聲“堂兄”,待之親厚,封他為成王。
“聽聞殿下今日未時才回長安,夤夜來此,千里真是不深惶恐。”
李千里說好聽了是避著那些求他為李典求情的人,說難聽了就是偷偷賴在右相府,不想多摻和政事。
李衿對他的戰戰兢兢非常清楚,卻先不點破,一笑而過,請他與自己同上坐席。
“我來此尋堂兄,是有一事相求。”
“殿下,”李千里再拜又三,語氣更加恭順,“千里位卑人鄙,豈可讓殿下有求之?”
說著又要叩首,李衿只好又扶了他,“堂兄如此,我看真的不敢再說了。”
這番“威壓”著,成王才止住叩首,小心翼翼地與李衿共坐。
“不知殿下要千里所辦何事?”
李衿笑笑,“我聽聞堂兄,與我三哥的長子,義興郡王李重俊有些往來?”
“呃……”
李千里又緊張起來,李衿看在眼里,又安撫道:“堂兄不要多想,是我所需堂兄相助之處就在於此。”
“沒,沒有多想,”李千里忙道,“殿下多慮了,多慮了。”
就差沒擦一把額頭的汗,李衿看著,心中不免失笑,想:成王這表現,算是母親昔日威嚴過重,留了後怕,於是見我也聯想到母親,所以這般如履薄冰。
她看破不說破,成王自個兒斟酌一陣,“殿下,某與義興郡王,確實有些交情。”
他觀李衿神色並無苛責之狀,方才嘆了口氣,“殿下曉得的,那孩子與……有些嫌隙,心中苦悶,自然多去酒肆飲酒消愁。”
“常樂坊的客來酒肆,有一味錯認水醇厚清雅,素有盛名,故某常去飲上幾杯,幾次在二樓碰上他,覺得有緣,就一起飲酒,論前人詩詞。”
“原是這樣,”李衿點頭,又笑道:“那正好,堂兄可這般。”
……
李衿披好斗篷,出來時正好看見蘇鈺站在走廊下,提了一盞昏暗的宮燈。
兩人眼神交匯,心照不宣,李衿走上前與蘇鈺同行,一道出了院子。
蘇鈺安排過,故而路上都不曾遇見人,等到進了東廳,兩人才在院中站住。
“你跟成王談妥了?”
蘇鈺不似別臣,畢竟是前駙馬,當初受過李衿不少掩護,跟她自然親近,沒有很拘束。
“談妥是談妥,”李衿說著,突然話鋒一轉,“你這麼快的麼?”
“什麼快啊?”蘇鈺沒反應過來,“你不是說三刻就……”
陡然一頓,蘇鈺收到李衿那意味深長的眼神,猛地醒悟過來!
“誰快了?!”
臉不禁微紅,蘇鈺咬牙:“我剛剛沒做!”
“哦……”
李衿恍然大悟似的,又負手身後,用略帶戲謔的目光挑了蘇鈺一眼,“我又沒說你做什麼,駙馬你緊張什麼?”
“誰是你駙馬,我們都合離了,”蘇鈺忙朝屋子的方向看了一眼,“你給我小聲點!”
李衿含笑不語,心情十分舒暢——反正她家卿卿好哄,蘇鈺家的那位就不一定了。
兩人互相玩笑一陣,末了,蘇鈺又正色道:“成王……可信麼?”
“總歸是李姓,成王與別人不同,他是直系,而且……”
李衿高深莫測地勾了勾唇角,“能在我母親手下明哲保身的人,你覺得呢?”
能夠在武皇對宗室的嚴密監視之下存活,絕對是個極為審時度勢之人。
李鳴做了皇帝,是名正言順的嫡系。
而李衿手握公主十衛,朝廷中除去長公主一黨,不少純臣也是認可她的執政能力的。
別看成王外軟,其實性子十分謹慎,否則也活不到現在。
他右金吾衛將軍的職銜雖有兵,可僅僅是南衙十六衛的一衛,何況還有李衿親兵在京。
所以無論可信與不信,成王還想活,只有效忠李衿這一條路。
蘇鈺無言,頓了頓,突然問:“其實我一直很好奇,你當初……到底怎麼讓武皇釋嫌的?”
萬歲通天二年,來俊臣誣告武氏諸王,安定公主,太平公主以及廬陵王和相王,言他們揪結南北衙衛帥謀反。
當時首先被召進宮內的就是李衿。
觀風殿一如既往的安寧,可仿佛暗流涌動,氣氛無形之中已變得異常凝重,猶如冷鐵。
殿內並無他人,武皇端坐御座,垂眸望著底下跪伏的李衿,只說了一句話。
“安定,以後隨母親姓可好?”
輕描淡寫,可李衿分明感覺自己的心跳紊亂了。
許久,李衿終於擡起頭,“我姓李,可也是母親的孩兒。”
殿內死寂,武皇盯著她凝視了很長時間,最後詔令:長公主不遜,罰閉門思過十日。
隨後,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當時改名為武旦的相王共同揭發來俊臣,當庭涕淚呼冤。
六月,來俊臣伏誅,百姓爭相踏屍泄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