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墮落 山區支教(開襠褲ab)(轉載)

第1章 【第一章 初去支教】

  我叫許楓,性別男,今年26歲。我20歲從一個渣渣大學畢業,是一個學醫的,但是成績很差,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然後在姑父的私人診所里跟著混了一年多,整天也就是打打針,打打雜,治一些感冒發燒頭疼肚子疼的小病。在診所混了一年多,也掙不到什麼錢,連女朋友都和別人跑了,我毅然決然退出診所,然後去經商。

  

   或者是我的機緣,或許是我天生善於經商,從商不久,就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在我25歲的時候,已經買了一套房子,一輛車。雖然物質上我已經是成功者,但是努力奮斗的人,往往內心是空虛的,在我拼盡生命去掙錢的幾年後,我開始慢慢的把重心從工作轉移,去追求精神生活,也去尋找我的一生伴侶。

  

   還有個我的不為人知的癖好,我喜歡SP,我是男主。我實踐不少次,也有過幾個小貝或者妹子,但是時間久了,慢慢的覺得,SP並非親兄妹那麼美好,更多的是像約炮一樣的實踐。

  

   我放下工作去尋找精神的寄托,結果發現了人和人之間,更多的是利益,SP之間的美好根本很少存在,戀愛更是一種看臉的事情。因為經商幾年操碎了心,我看起來更像是飽經滄桑,沒有別人的英俊陽光帥氣,所以我在戀愛中屢屢碰壁。

  

   工作一天天的放下了,可是依然沒有找到精神的填補,更沒有遇到合適的女孩可以陪伴終身,反而更覺得空虛。

  

   終於,在一天天空虛的煎熬後,我決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想尋找溫暖,我想尋找正能量,我想起了去山區支教,去體驗下與世隔絕的生活,企圖忘記這生活中的利益和糾紛,讓心靈更加的放空一下。

  

   有了想法,就有行動,我聯系了一個認識人的哥們,讓他幫忙找個地方。他聽了我的想法後哈哈大笑:“我說你是不是閒的蛋疼了,有車有房,天天泡妞多爽,還去山村支教,還得去比較窮的地方...”

  

   不過哥們就是哥們,雖然調侃了我幾句,但是還是很快幫我找到了地方,而且都和當地安排好了,還信誓坦坦的保證說那個地方絕對與世隔絕,絕對夠窮,絕對偏僻,絕對讓我滿意!

  

   說走就走,安排好了家里的事情,然後取了很多現金,帶了很多生活用品,裝了一車,然後驅車去往了那個地方。

  

   在朋友給的地址,那是個雲南省的小山村,屬於苗族和漢族交界處,保留很多苗族習慣,但是說的是漢語。地方很偏僻,在幾座大山的深處,很少與外界交往,靠山吃山,一共兩個村,每個村不到30戶人家,只有一個很窄的路通往外界。

  

   我開車,用GPS找到了附近的鄉鎮,然後在別人的指引下,沿著一條細細的小路,蜿蜒曲折的往深山前進。

  

   大約開車大半天,終於看到了稀稀拉拉的村落,在大山的叢林中若隱若現。路上全是泥水坑,車子已經下半部分被泥漿甩的不像樣子,最後終於到了我要住的地方。

  

   大老遠的,村子的人就看到了汽車,都出來看熱鬧,大概是他們極少看到汽車吧。

  

   我下了車,他們大都是年輕女性和婦女,還有幾個小孩子。這時,遠處兩個老頭走了過來,其中一個還拿個旱煙斗。那個老頭走過來拉著我的手說:“是許老師吧,你好你好!”

  

   我點了點頭,老頭確定了我的身份後,說道:“麻煩許老師走這麼遠了,我是這里的村長,我姓劉,我們已經准備好了住的地方,我們這比較窮,還請不要嫌棄,請跟我來!”

  

   同時,劉村長也對著周圍的群眾喊道:“這個就是來教書的許老師,大家認識認識,一定好好招待許老師!”

  

   很快,我開車跟著他們,慢慢來到了一個小院。這個小院也就是給我准備的住所,單獨的一個小院。因為我來支教,就是免費的,他們也沒錢給我,但是提供一個小院給我住,那是對他們輕而易舉,自然不會怠慢了我。

  

   直到在院子里,我才有空觀察這個小村子和里面的人。這里處於南方的叢林里,一年四季都比較溫暖,氣候比較潮濕,他們穿著朴素的衣服,大都比較破舊有補丁。這里的房子大都是木頭或者竹子做的房子,只有房子的部分承重牆,用了一部分石頭。這里的住戶大部分都是一家一個院,但是院子都是用竹籬笆或者木籬笆隔開,籬笆比較稀疏,相互兩個院子還是能清楚看到對方在做什麼。他們這里養的有水牛,和一些不知道什麼品種的羊,在遠處,是一塊塊稻田。好在這里有通電,但是好像只有電燈,和一些收音機,暫時沒有發現別的家用電器。

  

   遠處,是整理的稻田,近處,是很多的大樹,上面傳來小鳥悅耳的叫聲,對我來說,足夠了。

  

   和村長交流了一會,對這個村子更了解了一步,我住的院子是以前別的支教老師住的,因為這里條件不好,沒有工資,很少有人願意在這呆很久。這兩個村子有需要教育的孩子20個左右,大都是8-14歲的,小於8歲的,因為條件差,大都還光著屁股在村子的地頭上玩泥巴,大於14歲的,基本上都去縣城或市里打工了,一年難回家一次。

  

   我特地問了下,為什麼村子里沒有年輕男的,村長嘆息解釋道,因為太窮,這些男勞動力,都去縣城打工了,很少回家,家里的農活都是婦女。這里結婚也早,不到18歲就結婚了,然後男的出去打工,女的看家喂牛種田。家里都是婦女和老人孩子,這就是很少看到男人的原因。

  

   和村長聊了很久,村長對我的到來是歡喜加上感激。這一代代的窮日子,讓村長認識到,知識才能賺錢,所以把教書的差不多都供成菩薩了。村長一再邀請我去他家吃飯,我不得已,去他家吃了午飯。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