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家所的幽欄小區,歸屬於紅旗街道辦管轄,而紅旗街道是位於了市區的東端,原來屬於是紅旗機械廠的廠區。
紅旗機械廠最早是在偽滿洲國時期,由小日本建的一個工廠,後來在50年代時,在援建的蘇聯專家的協助下,擴建為了一個大型重工機械廠,輝煌時曾有著十余萬的工人及家屬。90年代出隨著大東北重工業的沒落,紅旗廠勉強堅挺到了21世紀,最終還是破產倒閉了。原來的工廠區及廠家屬區,變成了普通的居民區,成立了一個街道辦,更名為了紅旗街道。
現在的紅旗街道辦,中心位置的主街道叫紅旗大街,是一條正南正北的大街,轄區主要包括五個地方,一個是紅旗社區,一個是萬花小區,另一個是北河公園,還有就是我上班的紅旗機械學院,以及我家所在的幽欄小區。
這五個地方的位置是這樣的:紅旗社區是在紅旗大街的東側,萬花小區是在紅旗大街的西側;北河公園的公園大門,正對著紅旗大街的北街口,公園是在紅旗社區和萬花小區的北面,而紅旗機械學院的學校大門,則是正對著紅旗大街的南街口,校區是在紅旗社區和萬花小區的南面;幽欄小區與上述四個地方並不相鄰,是坐落在了紅旗大街的東面兩公里外。
紅旗社區是原來紅旗廠的家屬區,至今也沒有動遷改造的老住宅區。依然還是那種蘇式的尖頂矮層樓,房屋老舊、街道坑窪,居民幾乎全是下崗職工及家屬,窮人扎堆的地方治安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屬於是又窮又破又亂的老居民區。萬花小區原來也是紅旗廠的家屬區,差不多正好是占了原來家屬區的一半,正好是在十年前,動遷改建為了一個很大的新式小區。因紅旗社區和萬花小區,原來都是紅旗廠的家屬區,因此是在整個紅旗街道的中心區域。路東側是大片破舊的小區,路西側是一個很大的新式小區,中心區域對比鮮明的強烈反差,也算是紅旗街道的標志性一景。
北河公園是在紅旗廠破產倒閉後不久,由市里花巨資興建的一座大型公園,目的是為了帶動這里的房地產開發。在現在的北河公園里有一個名為北河的湖,南北窄東西長更像是一條河,原本是古代護城河北面的一段,年代久遠古代護城河的大部分早都淤平,只有原來的北面護城河,因是當年既是護城河也是運河的碼頭,河面相對更寬河水也相對更深,得以保存下來了約兩公里長的一段河道。
之後隨著城市的變革擴建,整座城市的城區日益西移,保留下來的這段護城河,現在是位於了城區的最東端,但因原來是古代護城的北面河段,所以被叫做了北河。北河公園正是依托這個湖建的,因此建成後命名為了北河公園。
我上班的紅旗機械學院,原來隸屬於紅旗廠的一所中專學校,起初招生的對象是初中畢業生,負責專門為紅旗廠培養技術性人才。十多年前紅旗機械廠雖破產倒閉了,但這所學校成立於50年代初期,因建校歷史長久得以保留了下來,之後還劃歸了省教育廳管轄,升級為了一所省屬專科院校。近年來由於對機械技術人才的需求大增,這所學校的學生畢業後很好找工作,報考這所學校的考生也就多了,幾年前這所學校又進一步升為了本科,算是剛剛到了二本級別,但算是當前很熱門的一所高校。
我家所在的幽欄小區,原來是紅旗廠的工廠區,紅旗廠破產倒閉之後,廠區被賣給了地產商,正好是在六年前,也就是在08年北京奧運會的那年,建成的一個高檔住宅小區。地產商在位於市區最東端的原紅旗廠廠區,開發建設了這麼一個高檔住宅小區,是看中了原紅旗廠的周邊環境特別好。因為原來紅旗廠的東西南三面,有著大片防工業汙染的綠化林,紅旗廠破產倒閉後改為了森林公園,而在北面不到一公里遠既是北河的東段。三面環林一面靠水環境甚佳,因此地產商在這里建成一個高檔小區後,命名為了幽欄小區。工廠自然是不能緊挨著建在居民區旁邊,因此原來是紅旗廠的工廠區的幽欄小區,與上述的四個地方是獨立開的,是在紅旗大街的東面兩公里之外。
正是因為周邊的環境非常好,雖是位於了市區最東端離繁華地段較遠,且房子都是大戶型的總體售價較高,但加之正好是在08奧運期間開的盤,這座小區建成後相當得搶手,短時間內所有的房子既一售而空,自然那時來這里買房子的人,大多都是至少為有車族的有錢人。可不久後幽欄小區變成了“幽冥小區”,現在還住在幽欄小區的人,已經幾乎沒有太有錢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