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都市 娛樂之截胡天王

第六卷 第120章 秦天的信念!

  秦天既然能說出這話,自然不是什麼白痴,反而是明白人。可就因為秦天是明白人,納蘭千很不理解的問道:“為什麼?”

  秦天聞言,有些悲涼的譏諷道:“為什麼?哈哈哈……你們竟然好意思問我為什麼?那是我的先祖,我的同胞!上億人被你們的祖宗屠了,活著的受盡凌辱,被人當了兩百多年的奴才,現在你們的祖宗一個二個的光鮮亮麗,甚至你們都快被捧成貴族皇族了。

  我把歷史真相還原讓我們漢人後輩子弟們了解到真相居安思危,反省一下我們自己民族的傳承文化,這很過分嗎?

  這不應該嗎?

  你們都知道洗白你們的老祖宗,我秦天身為一個漢人為什麼不可以做最基本的還原?

  我們漢人不是奴才,我們漢人是最偉大的民族,我們創造過最璀璨的文明,我們失敗過,因為各種原因被征服被奴役,甚至被亡國了,這不丟人,我們再次站立起來發奮圖強那就可以了。

  連被奴役被亡國都不敢承認,只會一句民族大融合,這不是個笑話嗎?

  所以我們現在淪為了三等公民。

  華夏占比超過90%的漢族竟然只是最低劣的三等公民甚至連三等都排不上了,這還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文明嗎?

  我秦天確實不是什麼大人物,就是一個拍電影的,但我也要盡我自己的這份力,雖千萬人吾往矣!哪怕我最後輸的一敗塗地,一無所有,我不後悔!!!”

  王中軍跟王中石現在也顧不得生氣了,他們兄弟一直都以為自己很了解秦天,現在他們突然發現,其實他們真不懂秦天。

  很多人覺得秦天很貪財精於算計,不過……

  王氏兄弟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貪財算計其實都是為了今天,拍自己想拍的東西,這很簡單但也很難,讓他們不得不佩服的是,秦天真做到了。

  納蘭千也沉默了,這是最不利的一個回答跟結果,涉及民族立場後,這個自然就談不下去,只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既然如此我們就告辭了。坦白說,我很想殺了你,但我也佩服你,你是個人物。可惜你生不逢時,現如今的華夏就是這樣,沒有你生存的空間。你硬要一意孤行,只能是舉世為敵,不是以前的那種商戰,而是各個層面,你做好准備了嗎?”

  納蘭千可不是開玩笑的,政府在民族問題上真的是很嚴肅,秦天可是犯了天大的忌諱。

  “沒准備好,我也就不會拍這部電影了。既然我敢拍,我就不怕事,有什麼招,我接著就是了。我們漢人也是有血性的,有血性的漢人,還沒死光。”

  “那好,我們走。”納蘭千也就不多說什麼了,直接把大小王帶走。等電影成片出來後,真正的戰斗才會正式開始。

  秦天自然也感覺到了事情嚴峻性,所以也沒什麼心思跟妹子玩了,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拍攝之中,揚州那邊他可是主角。

  雖然秦天這版史可法跟歷史書上的描寫改動很大,直接從文官變成了文武雙全,簡直就是岳飛再世,不過……

  電影想要吸引更多觀眾進場就必須得這樣拍。

  弘光元年(1645年),也就是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明光宗朱常洛之侄、福忠王朱常洵庶長子南明小朝廷的第一位君王登基的第一年。

  清兵在多鐸的率領下,分兵亳州、徐州兩路,向南推進,勢如破竹,直至揚州。

  兩宋這個對滿清可以說是前車之鑒,北宋就是滿清的前身金國滅的,在稱號大清之前,滿清的名字就是後金。

  所以他們自然不會讓歷史重演,讓大明建立南方政權與他們劃江而治,形成南北對立的局面。

  所以是兵貴神速一點都不給南明小朝廷喘息之機。

  揚州作為南京的門戶可以說是至關重要,一旦揚州城破,清兵便能直搗黃龍,覆滅剛剛建立的南明小朝廷,把自己的版圖擴大到中原的腹地淮南一帶,可以說是三分天下占其二,大勢已成。

  作為督師、兵部尚書,揚州城的最高統帥,史可法的壓力可想而知。

  不過史可法拒絕了滿清的招降,並直接割了招降使者的耳鼻,並回了一封誓死血戰的血書,要與揚州城揚州城的百姓共存亡。

  也不是所有漢人都沒骨氣沒血性只想著投降,揚州南京這邊的漢人生活富裕,所以對大明是很忠心的,反倒是對滿清胡虜非常的厭惡、反感,甚至直接稱呼他們是披著人皮的草原狼,是要吃人的。

  只靠揚州城的守軍自然是守不住,大明的軍隊要真能打也就不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所以史可法打算尋訪民間義士組成一個抗清部隊,抵御清兵。

  在這個抗清部隊成立之前,自然是只能靠原本的守軍跟滿城的青壯想辦法。

  至於援軍,史可法並不樂觀,畢竟外面的都是騎兵,援軍來了也不過是送死而已。

  往日遇到這樣的局面還可以仗著高牆利炮、糧倉,被動防御把敵人拖垮,拖得他們後勤難以為繼,自動退兵。

  現在大半個大明都淪陷了,他們的補給线已經徹底打通,反倒是揚州會被他們拖死。

  所以史可法要利用這有限的時間組成一支厲害的特種部隊。

  然後嘛自然是秦皇朝的各路藝人集體亮相,一個二個的身懷絕技,就跟斯巴達300勇士一樣,每一個都有特殊的本領,很多人更是為了戰爭而生,同時他們都有堅定的信念、勇氣。

  劉詩詩飾演的芸娘是集華夏傳統女性的優點於一身,溫柔賢淑,同時默默的支持著丈夫,心甘情願的當好這個賢內助,不讓丈夫在家事上面費神,同時識大體經常以史夫人的身份救濟災民,號召大家抗清。

  很多能人異士都是逃難過來的,也是因為接受過芸娘的救濟,加上民族大義才加入了注定有死無生的特種部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