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回 登基風波(一)
趙煦對孔讀道:“當年有人說你出身神秘,要我防范一二,我尚且不信,反而為你辯護。哎,真是忠言逆耳,王相等人屢屢對我提起,說逍遙門人近年勢力激增,有不軌之心,我還說他們是道聽途說,沒有真憑實據。又妄想借逍遙派力量制控胡七業,盡力扶持你們。原來你們策劃已久,從一開始便是一個陰謀,從當年契丹人行刺開始,徹頭徹尾的就是一個圈套。”
於虛雨哈哈一笑,道:“我逍遙派將執掌天下,以你之庸才,如何能治理好天下。這幾年若不是我攔阻你,你出兵遼國,必定慘敗而歸。如今朝中我逍遙派門人已盡掌文武重權,明日王義和等人也會以通敵叛國罪處斬。不過陛下放心,我不會奪你大宋江山,你的兒子剛剛滿月,我可以立他為皇上。”
趙煦此時臉色蒼白,指著於虛雨道:“你這叛國逆賊,必不得好報。”
於虛雨道:“你死之後,我必為漢人開疆拓土,你的雄才大略,我會替你完成。”
趙煦這才想起太皇太後當日所言,不由後悔莫及,本想成為一代英主,如今卻成為亡國之君。
他冷靜下來,對於虛雨道:“我今日可以死,但不想死在你等人手中,給我一把劍,讓我自行了斷。太皇太後年歲已大,皇太後、皇後等是賢淑之人,望你等奉其終老。我兒年幼,希望能留他一條生命。”
於虛雨道:“若非此事關聯太大,我也不忍殺你,但政治就是這樣殘酷。你好生去吧,你剛才所言,我會一一做到。並且以後我會是一位仁君,讓百姓安居樂業。”
於虛雨說完,冷冷笑了一聲,轉身出門。
范百齡拔出腰刀,遞給趙煦道:“陛下,於盟主言出必踐,你放心去吧。”
說完,他搖搖頭嘆息一聲,不再言語。
趙煦北向跪地大哭,道:“皇祖母,今日方信您當日所言,孫兒今日去了,您好生報重。我好後悔,好後悔……”
第二天,宮內忙成一片,傳出宋哲宗趙煦遇刺,經御醫搶救無效駕崩。
第三天午時,王義和、於友安、文風揚等十一戶合族三百七十二人,因為通敵叛國、謀殺皇上的罪名,被處以極刑。
朝中傳來驚人消息,左相胡七業竟然是中原武林盟主於虛雨,化名胡七業,輔佐朝政。此時先皇駕崩,於虛雨決定恢復原貌,公示天下。
於虛雨、孔讀、令百范等人奉宋哲宗幼子趙琪為帝,其母方氏為皇太後,祖母潘氏為太皇太後,詔告天下。
皇太後與眾官請於虛雨監國,於虛雨苦辭不受,皇太後下詔不准,封於虛雨為中王,兼左相,孔讀為右相,所有國內事務,皆由兩人商議裁決。
於虛雨此時大權在握,將朝中之人基本換遍,函谷弟子把持朝政、軍隊,在汴梁設立學校、軍校,讓蘇星校兼任兩校校長,開始大規模培養人才,在進行嚴格的思想教育後,挑選優秀人才安插到部隊、地方,實際上已經竊取了大宋的最高領導權。
對於虛雨個人崇拜之風,在大宋也悄然興起。
一年後,皇太後方氏帶幼子趙琪禪位,中王於虛雨繼承大位,改國號為中,建年號為中元零零零一年,並下詔以後不再更改年號。
封王語嫣為皇後,銀川公主為西貴妃,木婉清為武貴妃,段阿朱為英貴妃,段阿紫為平貴妃,鍾靈為容貴妃,石玉露、崔綠華、梅劍四姐妹皆為妃,各封字號。
於虛雨改革政制,成為政務院,任命苟讀為國務院首相,其下設六部十二司,皆選取函谷子弟中優秀者出任。
又改革兵制,設立軍事院,自己親掌兵權,將全國兵馬八十萬,分為八路,每路十萬。
分由函谷子弟出眾者擔任。
此事在大宋境內反響很大,各地大宋王族、勤王兵馬紛紛起事。
於虛雨早已准備,重兵閃電出擊,毫無懸念的將這些勢力,漸次消滅。
經過一年多的戰亂,中國逐漸穩定下來。
各項新政紛紛出爐,擇地試點後,在全國迅速推行。
於虛雨的新政的目標是富民強國,因此受到各地百姓的歡迎,舊的地主官僚集團受到損害,在於虛雨的強硬手腕下,暗地里雖然暗流涌動,卻不敢形於表面。
時間一長,都逐漸平靜下來。
少林派、清涼寺等門派宣布退出武林聯盟,因為這些門派大多都是佛門弟子,武林中將他們稱為佛門。
佛門方丈玄苦發表聲明,聲討於虛雨的叛逆行為。
昔日聯盟今日變成勁敵,這讓於虛雨始料不及。
少林派成立聯盟後,曾與逍遙派進行過幾次火拼,但因逍遙派有強大的軍力作為後盾,幾次戰役均以失敗告終。
於虛雨因為曾任武林盟主的關系,邀請玄苦大師、單正、神山上人等人談判,意欲平息中原武林紛爭。
玄苦大師等因為於虛雨始終沒有派兵圍剿各派基地,現在又溫言欲要談判,不知於虛雨心意如何,聚集各派首領協商。
單正道:“逍遙派實力強大,派中高中無數,與我等火拼之時,也都是點到為至,沒有趕盡殺絕之心。如今他們有軍隊支持,若要發兵前來,我等恐怕早無葬身之地。不若與他見上一面,聽他如何解釋。”
玄苦大師與於虛雨相識已久,與於虛雨為敵心有顧忌,少林寺又欠了他的好多人情。
若不是神山上人鼓動,寺中長老大多認為於虛雨繼位是叛逆,支持神山上人,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玄苦認為皇帝是誰關系不大,只要國泰民安就行。
但是少林寺畢竟是中原武林正義代表,如此大事若是不管不問,讓世人看不到一點忠義之心,也不好向眾人交待。
神山上人見於虛雨任武林盟主後,陸續收伏眾多門派。
清涼寺雖然未被兼並,但是聲威日下,不由怒火頓生。
見於虛雨接得皇位,不由又是嫉妒,又是羨慕,發下聲討檄文,想借此事提高清涼寺和自己的名望。
但是佛門與逍遙派火拼幾場,才知道於虛雨在武林中的勢力,的確不同凡響。
若是於虛雨集合派中之力與佛門決戰,少林寺盡管實力雄厚,也不可能是逍遙派的對手。
神山上人此時信心已無,再沒有與於虛雨抗爭的勇氣,見單正發言後,也閉口不言。
佛門勢力中,以玄苦大師、神山上人、單正三人發言力度最大,玄苦大師、神山上人都無異意,眾人自然都想先看看談叛結果如何,與於虛雨談判的事情,就這樣敲定。
兩方人中最苦的人一個是玄慈,另一個是岳老三。
玄慈本來是少林方丈,還俗後在函谷歸隱,可以說是逍遙派中之人。
岳老三追隨於虛雨多時,在少林寺出家。
如今兩方對立,兩人左右為難,苦惱不已。
兩人聞得佛門欲與於虛雨講和,不由欣喜若狂。
眾人約好八月初十在洛陽城外玉皇廟談判,於虛雨盡管已經登基,但還是依照江湖規矩,率領逍遙門人赴會。
大理段譽也率領四衛趕來,為兩方調和。
逍遙派為於虛雨、童姥、無海子、蘇星河四人,康敏與執法、傳功兩位長老也是作為調和人出面。
佛門中為玄苦大師、單正、神山上人、譚公、譚婆五人。
趙錢孫本來對於虛雨繼位一事漠不關心,接譚婆手書後趕來,做為佛門的調和方。
眾人在殿內落座,相見時頗為尷尬。
爭斗雙方以前都是好友,為於虛雨接位一事產生異議,甚至出現火拼事件,畢竟有些不快的情緒。
幸虧段譽身份尊貴,說些輕松話題,趙錢孫談吐風趣,說些笑話,讓場上氣氛逐漸活絡起來,並開始轉移到主題。
神山上人此時發難,他的聲音洪亮,道:“我等武林中人以忠義為信條,今於盟主廢幼帝而自立,與漢時王莽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