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玉璽之戰(四)
孫堅歸附金旋,金旋勢力大增。
原孫堅所屬孫策、韓當、黃蓋、程普、孫權、孫翊、孫朗、孫靜、朱治皆後世名人,況又得精兵七萬,使金旋手中兵力已達到八十萬。
第二日,金旋集建業眾文武商談玉璽之事,眾將眾說紛壇,唯諸葛亮微笑不言。金旋笑問:“孔明為何不言?”
諸葛亮道:“主公已有計議,亮復有何言?”
金旋大笑道:“孔明知我心也。”
金旋對眾人道:“玉璽為一死物也,得民心者得天下。此物我意送給袁術,袁術人貪,必貪沒不繳。如是則中原又亂。我卻要趁機攻取西川。”
眾文武道:“主公英明。”
越日,金旋使關羽帶少數兵經壽春往京城獻璽,吩咐其如此如此。
袁術得報,遣紀靈率大軍三萬往奪。
關羽見紀靈來到,策馬上前問道:“紀將軍率兵前來,意欲何為?”
紀靈道:“主公怕玉璽於路丟失,特使紀靈前來領取,然後重兵護送。”
關羽道:“如此紀將軍給關某借條一張,言明玉璽由你等護送至京。免得關某一場奔波。”
紀靈大喜,軍前寫明字據,取得玉璽赴回壽春。
袁胤聞得此事,急赴袁術處,曰:“聞主公索得玉璽,胤敢問主公何意?”
袁術道:“此乃這寶物,我意欲留下。”
袁胤道:“若如此,主公中計也。想長沙王乃文武雙全之人,其手下謀士如雲,真要獻璽進京,必會派大隊人馬前往,其使少兵護送,又從壽春經過,是算主公必動手搶奪。主公若是私藏,天下諸侯必群起而攻之,步孫堅後路也。”
袁術見其言之有理,欲送璽入京,心里又割舍不下。最終未聽袁胤之言。袁胤見袁術執意如此,心中長嘆:“吾等無葬身之地也。”
欲待亡去,因相隨日久,不忍棄之。
金旋見關羽歸來,見袁術中計,上表言明此事,連同紀靈手書派使者趕赴洛陽。
帝見金旋上表,知玉璽已由袁術護送進京,大喜。曹操曰:“袁術率兵劫璽,其意或是私吞,聖上可遣使往索,便知結果。”
帝指派使者赴壽春,然後重賞金旋使者。
此時金旋卻已悄然調整戰局,意欲吞並四川。
時金旋大軍八十萬。
每郡守備各五千,共是六萬;金旋親兵六萬,其中一萬由趙雲率領留在長安。
余下人馬分配如下:將原周瑜水軍分配給各軍,仍為五個軍團:第一軍團為諸葛亮、關羽、黃蓋、孫權、邢道榮共率十萬兵馬,駐建業;第二軍團為龐統、張遼、韓當、凌操、孫翊共率十萬兵馬駐武陵;第三軍團為徐庶、黃忠、蔣欽、陳武、程普共率十萬兵馬,駐長沙;第四兵團為賈詡、孫策、李異、韓浩、周泰共率十萬兵馬,駐廬江。
所余兵將金旋自領,以周瑜為軍師,呂布、張飛、太史慈、魏延、甘寧、高順、孫朗、孫靜、朱治共大軍二十八萬,為西征軍。
此時長安傳來消息,因袁術吞沒玉璽,袁紹、曹操朝議,召天下諸侯共擊袁術。
袁紹、曹操各出兵十萬,譙城太守孔由、濮陽太守劉岱、鄴城太守韓馥、陳留太守張邈、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太守陶謙等六路諸侯各出兵三萬,聯軍共三十八萬。
長沙王金旋、荊州王劉表、西川王劉琪均托詞未派兵前來。
不過,金旋卻有密書給曹操。
袁術得訊大急,召眾文武商議。
袁胤曰:“我軍共二十四萬兵力,十萬駐汝南,十四萬駐壽春。而聯軍兵馬共三十八萬,聯軍中除曹操、袁紹軍為精兵外,其余各諸侯十八萬兵則不足懼。然如聯軍集中攻打汝南,我軍必重兵往援,而壽春南臨長沙王諸葛亮部、賈詡部,彼若乘虛來攻,我軍危矣。”
袁術道:“當初於鄱陽時曾與長沙王心腹郭嘉長談,現金旋其意恐不在壽春,金旋前使人來告,言欲興兵四川,報前期兩王聯兵相攻之仇。若金旋用兵四川,荊州王必派兵往援,或攻武陵、長沙、廬江三郡之一,故賈詡部必不敢動。而諸葛亮駐兵建業,為江東門戶,東臨下邳,也不敢輕動。何況諸葛亮所部總共十萬兵馬,其或來攻,最多出兵六萬,留壽春守兵四萬,小心戒備,必可無虞。”
計謀既出,眾人無異。袁術探得各路諸侯兵馬已動,率軍十萬往援汝南,留雷薄統四萬兵馬防守壽春。
正在眾諸侯圍繞汝南進行軍事部署的時候,金旋西征大軍閃電出擊,攻下西川門戶重鎮永安,永安守軍八萬,戰死萬余,其余皆歸降。
劉琪大驚,遣使求劉表出兵求援,又派長子劉焉率軍十萬急援江城重鎮。
劉表得信,知道唇亡齒寒,集重兵二十萬攻打長沙。
駐守長沙的守軍為徐庶、黃忠統率的第三軍團,城內有正規軍十萬,一萬金旋親兵,還有民兵二萬。
劉表其意也並非強攻長沙,扎營城外,與徐庶相持。
而駐守武陵的龐統部卻突然發動,星夜突襲江陵。賈詡所部也派兵攻打江夏。一時間西南大亂。
袁術軍此時正在汝南與聯軍打的難解難分,互有勝敗。
因為袁術軍知其戰是決定其存亡,因此將帥齊心。
而聯軍雖眾,然眾諸侯之戰力不高,何況各諸侯彼此多存私心,故兵力雖懸殊較大,而形勢卻不甚明朗。
曹操見汝南之戰,遲遲不決,親赴汝南,指揮作戰。
曹操一到,形勢立刻改觀。
聯軍見曹操親來,士氣大振,而各諸侯見曹操親臨,也皆收起私心。
袁術幾場大敗之後,終於有了懼心,派袁胤將玉璽送來,欲要求和。
曹操收下玉璽,使人送往長安,卻不允袁術求和,更將袁胤囚於軍中,欲借眾諸侯之兵置袁術於死地。
原來袁紹和曹操已是面和心不和,袁紹已基本控制河東諸郡,除公孫瓚據北平、襄平兩郡外,代縣、南皮、晉陽、平原、鄴城等五郡已成袁紹的勢力范圍。
而曹操卻控制許昌、宛城、洛陽、弘農、陳留、譙城等六郡。
徐州、濮陽、北海等郡則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