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羽哥這一臉不屑的表情,倪妮是有些不太確定的追問道:“我這回答是有什麼不對嗎?”
倪妮他們的那點小把戲怎麼可能瞞得過葉羽,別說他本身就知道,就算不知道只是聽了倪妮剛才的解析也能猜到一二,是面帶譏諷的拆穿道:“這不是你自己寫的吧?是經紀人給你找專門的槍手弄得,別想不承認,這種文縐縐,文青病都快溢出屏幕的讀後感明顯就不是你這個年紀的小女生可以寫出來,能夠hold的到。
不過張導他們應該會喜歡,只能說他們真的是有些跟不上時代了,現在我就想聽你說句真話,你覺得這題材角色到底怎麼樣,就你個人的喜惡審美來說。”
葉羽還特地是多補充了一句道:“你要覺得可以蒙騙過我你大可以繼續說大話,可要騙不了,後果你懂的。”
倪妮先是一愣,然後認真思考了一下,決定實話實說:“一塌糊塗,一點都不覺得這有什麼偉大的,最後不還是犧牲了那麼多的同胞,而且真要為抗戰為國家民族做貢獻,也不一定非要用這樣的方式,我不覺得感人,甚至是感覺到了一些不適,尤其是男女主的床戲,愛情戲,覺得挺多余的。
神父跟妓女之間的愛情……不覺得這也什麼好偉大好值得歌頌的,而且這還是一個外國神父跟一個中國妓女之間的愛情。”
就這點來說,還真不是老謀子不懂,而是故意在迎合好萊塢跟西方的價值觀普世觀。
看過很多好萊塢電影,尤其是那些所謂的高分戰爭電影的,你就會發現一個很奇葩的設定,美國政府美國政客可以是壞人,可以是邪惡的,但美國人肯定是好的,是善良的,是勇敢的,最後拯救所有人的救世主肯定是美國人。
這點在很多有關越戰阿富汗戰爭,包括一些二戰電影中都有體現。
戰爭確實是政府政客挑起的,但我們美國人是正義是善良是勇敢的,最後無一例外都是我們拯救了你們,解放了你們,所以美國人跟美國精神是非常偉大的,不能因為某些政客做出的錯誤決定就否定美國精神跟美國人。
很奇葩是不是,可現實就是這樣,以至於很多90後跟新生代的年輕人壓根就不知道蘇聯跟我們在二戰中做出的巨大貢獻,覺得老美才是二戰救世主,是老美貢獻最大,甚至是老美拯救的全世界,金陵十三釵以一個美國神父做為救世主,正義使者,其實就是這種文化宣傳西方普世觀價值觀的最好體現。
老謀子這些人不懂嗎?
不,他們正是因為太懂了,知道這樣拍才有機會衝奧拿獎,得到好萊塢評委會跟西方世界的認可,成為世界級電影大師,所以才故意這樣設定安排,揣著明白裝糊塗罷了。
不過這些話心里知道就行了,當眾說出來還是不合適的,正所謂人艱不拆,暫時還不到扯下國內這些大導演遮羞布的時候,葉羽是話鋒一轉道:“小說《金陵十三釵》的標題就有著中西文化交融的雙重象征。
我們都知道在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中有著“金陵十二釵”的經典形象,她們都有出眾的外表卻難逃多舛的命運。
因此,“金陵十三釵”可以說是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出發象征著《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同時也暗示著小說中的女性形象-趙玉墨、豆寇等既像林黛玉、薛寶釵們那樣年輕、美麗,但又有著比她們還要悲慘的一生。
另外,從西方文化的角度來看,標題中的“十三”又包含另一個隱喻。
“十三”是基督教文化中一個重要的象征。
耶穌基督和他的十二個弟子共十三個人共進最後的晚餐,由於猶大的出賣,耶穌被帶走釘上了十字架,“十三”成了《聖經》典故中一個重要的數字,意味著不吉利。
小說標題中的“十三”也暗含著不祥的含義——與耶穌為了解救人類、犧牲自己一樣,在小說中,趙玉墨和她的姐妹們一共十三人,為了使“戰爭中最柔弱的生命”不被糟蹋、不成為“最不堪設想的犧牲品”,在平安夜里,她們挺身而出,主動將自己送上祭台。
在這里,作者把以趙玉墨為代表的風塵女子們描寫成了為解救別人而犧牲自己的基督形象。
不過這些所謂的東西方元素跟所謂的人文內涵,在我看來更多的只是自我感動,就是一個對基督文化對東西方文化一知半解的文青,用自己想象中的一個故事一些段落拼接而成的一部自己覺得很偉大很感人的作品,這玩意你有機會去西方大點的書店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就知道了。
國內這種寫於上個世紀的類似小說很多,在七八十年代,甚至八九十年代的時候,也還是有一些讀者喜歡的,但到了現如今……正經人誰會看那玩意,你看嗎?你看嗎?”
倪妮跟徐璐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要不是正好是在北電試鏡,估計壓根就沒人會找來看,而且就算為了試鏡找來看了,真正能看得進去能夠理解這個故事的又有幾個?
基本都是背後的經紀人經濟公司找槍手寫好文案給你,照著背罷了,壓根就代入不進去,一點都理解不了這部小說這部電影真正的主題。
因為女學生有文化地位高,所以她們不能被這樣糟蹋了,必須是要千方百計的把她們跟營救出去,而作為妓女的趙玉墨她們就得自我犧牲,因為她們本身就是爛褲襠,是爛貨,不值錢,沒什麼價值,可謂是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