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情書》在日本的發行待遇那是相當的好,加上“張皓軒”導演的大名,在日本也是頗為響亮的,之前幾部電影都有翻拍,沒有翻拍的也有引進,而且票房都還不錯,這部電影能拿下20億日元的總票房,到也不算意外。
然後嘛,這個消息傳回香港後,之前那些對本埠票房裝聾作啞的本地媒體,當即開始大吹特吹了起來,於是連帶著票房居然又漲了一截,以至於居然有望過2000萬。
“所以,一旦有了權勢,放個屁都是香的。”李旭將手中的報紙丟到辦公桌上。
“張先生跟我們畢竟不一樣。”王胖子小心的賠笑道。
“有什麼不一樣?”李旭挑了挑眉,不過看王胖子這副謹慎模樣,他也失去了調戲的心思,旋即轉移了話題,“算了,分鏡頭腳本你也看過了,覺得怎麼樣?”
“張先生的分鏡頭腳本非常出色,我只需要照著拍就行了。”王胖子當即回答道了,而且為了讓自己顯得不是在拍馬屁,他還又補充了句:“當然,我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如果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再來請教張先生。”
“那你就好好准備一下,我估計明年年初開工,畢竟……他的小寵物還在履行香港小姐的職責。”李旭點了點頭。
“沒問題,張先生,我一定盡全力拍好這部電影。”王胖子拍著胸口保證。
李旭沒有接腔,而是看了他好半晌,看得他都緊張了,才又點頭道:“那就這樣吧。”
於是,王胖子如蒙大赦般的走人了。
其實李旭是想要拉王胖子一把的,因為他的干涉,這家伙的人生軌跡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在撈了個戛納電影節的評審團獎後,到是在香港電影圈里有了那麼一點逼格。
盡管少不了要拍些商業電影賺錢,但是至少沒弄那麼多充斥著屎尿屁的喜劇,即便弄過一些比較低俗的劇本,也是用的化名。
再加上最初是“小愛德華·李”捧他,之後又抱上了“張皓軒”的大腿,沒有哪個社團不開眼的去招惹他。
時間一長,王胖子的心態也有所變化,有種想要商業、藝術一起抓的味道。
所以李旭在想,要不要在捧他一把,終究是中文大學畢業的,算是香港娛樂圈里學歷比較高的了。
但是在仔細回憶了下香港電影的發展過程,尤其是千禧年後的一套騷操作,他最終只是搖了搖頭。
如果早個十來年就全方位控制香港的話,那倒是可以試試,現在就沒必要了,李旭是來找樂子的,不是給自己找事干的。
當然了,如果王胖子以後依然表現得很好,他也不介意幫上一把,這也是為什麼將《公主日記》的拍攝任務交給這家伙。
“張皓軒”現在終究已經是帶英的伯爵,即便跟“小愛德華·李”同父異母,去執導一部捧自己哥哥小女仆的電影,還是有些掉價。
要表現自己的重視很簡單,編劇那一欄加“張皓軒”的名字就行了,具體拍攝還是另找他人比較好。
王胖子作為圈內的高材生,又在戛納拿過小獎,還跟“小愛德華·李”見過幾面,是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至於最後的成品可能會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樣……這對他這種能直接在膠片上修改畫面的人來說,是個事兒嗎?
搖了搖頭,李旭起身來到里間的休息室,這里並沒有衣衫襤褸的女人,他直接打開了電視機,並打到了STV的頻道。
如果說87年年末這個時候,最受市民關注的電影是《情書》的話,那麼最受歡迎的電視劇應該是STV的《男兒當入樽》——很正常,《灌籃高手》在引進香港的時候,就是翻譯成《男兒當入樽》的。
好吧,應該說是最受歡迎的動畫片。
之前因為變形金剛玩具的衍生動畫,讓STV播放的動畫片收獲了相當的口碑,要知道香港本土的動畫片就沒有拿得出手的。
從這個方面來說,李旭真是為了香港娛樂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僅以一己之力拔高了愛情電影的上限,讓香港電影不再局限於動作、警匪和搞笑,還讓本埠的動畫片也有了拿得出手的東西。
所以,盡管《男兒當入樽》是描述大陸高中籃球運動的動畫片,在播出之後依然受到了相當的追捧。
不管是“應華路”還是“劉傳風”,又或者“宮良田”、“單謹守”、“洪憲鋼”,乃至“木公延”、“冼道彰”、“慕申一”都收獲了粉絲。
盡管李旭頗有些取名苦手,但是為了將《灌籃高手》充分大陸化,還是在這上面費了些功夫的。
應華路自然就是櫻木花道了,他最開始是打算用英這個姓的,但是一想到文化部的那對父子,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勢力,什麼興致都沒了,所以最後換成了應。
再然後麼,“華”肯定是通“花”,而“路”就對應“道”了——總不好叫應華道吧?這也太奇怪了點。
劉傳風這個應該是最順暢的,順便還可以彰顯一下人物性格,他在賽場上幾乎不傳球,那可不就是傳風麼。
宮良田顯得有些怪,不過中國人給自家孩子取名叫良田,似乎也沒什麼問題,至於聽起來像日本人……嗯,李旭在動畫片里也加了這個調侃,比如應華路說他“哎,良田,你這名字聽起來怎麼像是日本人啊”,然後被胖揍了一頓。
單謹守也還行,在用作姓的時候,“單”(dan)一般都是讀作“單”(shan)的,“謹守”這個名也算是有典故,頂多就是和人物設定有些不符,可要是換個角度,看做是以反差的方式來表現人物性格,那也是可以的。
洪憲剛就不多說了,赤者紅也,再通“洪”,然後將“剛憲”顛倒過來,說這是紀念鞍鋼憲法,再將他父親設定為鋼鐵廠工人或者工程師,那是完全說得過去的。
更多的就不提了,總之李旭是下了功夫的——好吧,只是在日本名字的基礎上進行修改,跟直接取名還是不同的。
但是在劇情的本土化上面,他還是好好費了一番心思的。
比如時間點直接往後挪到了1995年,如此一來,即便出現了些高樓大廈,以及更好的運動設施,也就說得過去了。
原版也是這樣,開始連載的時間是90年,但故事開頭是93年。
即便如此,他依然對部分比賽也進行了調整,比如跟城北高中(湘北)跟成都鐵中(陵南)比賽的那場,就還是在露天球場中舉行的。
當然,設施什麼的都還是比較專業的。
不過在進了八強之後,跟後面的幾只球隊比賽,就在專業的賽場了。
而具體的故事之所以放在成都,自然是因為監制的“張皓軒”,祖籍在成都金堂啦,倒是可以期待一波,30年後那幫網民玩方言版的《灌籃高手》。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這個環境跟木公延的人設也更加貼近。
之所以讓四眼哥哥繼續姓木,而不是像牧紳一那樣變成“慕申一”,自然是看重他這個角色的分量。
四眼哥哥在原版是最佳第六人,又是湘北的副隊長,很多時候都是老好人,但又對關鍵劇情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比如罵醒三井壽,以及對陣陵南的絕殺等等。
李旭將他設定為雲南白族人,因為上山下鄉時期的某個知青的影響而熱愛上了籃球,並隨著父母調到成都後,終於開始能打籃球了。
這樣一來,四眼哥哥對籃球的熱愛也就更加順理成章,也更符合大陸的實際情況。
然後,當跟成都鐵中(陵南)的那場生死局,在四眼哥哥投出絕殺並開始回憶的時候,將這些設定這些細節一一展現出來後,這部動畫就是不折不扣的中國作品。
細節的重要性就不用強調了。
所以,在這部動畫里,還可以看到綠皮火車,還可以看到自行車大軍——安西教練的夫人送流川楓回去的那段戲,原版是開車,而李旭這版自然就是騎自行車了。
而最大的細節改動,當屬山王高中變成了八一高中,雖然是架空的軍隊子弟學校,卻又給了更有說服力的,他們能碾壓別的球隊強大的原因。
就是因為都是軍人的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並進行適度的訓練,於是有了比同時間的高中生更好的體力和紀律性。
值得一提的是,基本上,角色的名字都來自於原版的修正,唯獨河田雅史完全改名了,而且在動畫中的形象,也跟原版徹底區別開來。
說實話,為了重新設計這個人物,李旭可是費了不少腦筋,因為當他這麼做的時候,人物形象跟赤木剛憲居然重疊了。
而進行修正的時候,修著修著又變成了魚住純,讓人頗為蛋疼,但又不得不繼續。
這個角色不能像河田雅史或者森重寬那樣,在形象上過於的寬和胖,要足夠高大威猛,又能一看就知道在球場上具有無可爭議的統治力。
之所以如此糾結,是因為這個角色名字被他改成了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