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當”一聲,楊金花將那枚巨大的帥印丟在地上,道:“小人取了帥印,想不到給楊家招致了殺身之禍。這枚帥印小人不要也罷,現在還給你們了。小人告辭!”
說罷轉身就要離去。
但趙天保和李天虎又怎容他就此離去,他們早已從其他地方調來了禁軍,把楊金花圍得水泄不通。
楊金花把長槍拿在手里,朝楊排風使了個眼色,意思是在重圍中衝突出去。
楊排風會意,此時也上了馬,准備和禁衛軍決一死戰。
就在楊金花剛要動手的時候,不料衣袖被一人死死地抓住了。
只聽那個人說道:“宋朝卿,是本官為你作的保。如今你犯下彌天大禍,至少也要對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有個交代方能放你回去。”
楊金花回頭一看。
只見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龍圖閣大學士包拯。
包拯別看他如今年歲漸高,但手上還是很有勁道的,拽著楊金花一動也不讓她動。
楊金花畢竟還是一個小女孩,力氣自然比不過包拯。
但是她又不敢用擒拿手反制他,因為她自小聽母親提起,包相爺是一個正直可敬的人,對楊府有恩。
所以她即使被包拯拽著,也不敢妄動。
包拯怒道:“掛帥征南之事,豈容兒戲?你既已奪取了帥印,現在又將其送回,卻是何故?”
一旁的穆桂英見此情景,心直往下沉,暗道:“糟了。楊金花看樣子是走不脫了。”
可是她急在心里,嘴上又不敢明說。
她也知道包相爺鐵面無私,即使她說出來,也不見得會讓楊金花逃脫殺人之罪。
楊金花掙了幾下,還是無法從包拯手里掙脫出來。於是把心一橫,道:“包相爺,小人實在不能掛帥!”
包拯道:“這又是為何?”
只見楊金花低下頭,把頭盔摘了下來。
一頭烏黑的秀發如瀑布般垂了下來,落在兩肩之上。
再看她的臉,眉清目秀,宛然一副女兒模樣。
包拯驚道:“你,你是女的?”
楊金花低下頭,輕聲道:“正是。”
包拯又問道:“那你究竟是何人?”
楊金花道:“小女乃是六郎延昭之孫,渾天侯穆桂英之女,楊金花是也。”
“哦……”包拯如有所悟,道,“難怪你的武藝如此高強,竟是穆侯之女。”
狄龍聽了二人的對話,疾步走上前來,對包拯道:“包相爺,現在她既已承認自己為楊家之後,請您速速下令,將她和穆桂英一起問斬,還我二位弟弟一個公道!”
“這……”包拯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決斷。
這時,宋仁宗令人傳旨下來,道:“皇上請楊金花上台,有話要問。”
楊金花隨來人上了看台,跪在宋仁宗面前,道:“小女楊金花,見過吾皇萬歲。”
宋仁宗道:“你就是宋朝卿,也是楊金花?”
楊金花點頭稱是。
宋仁宗又問道:“你在校場之上,殺死狄祥、狄昭二人,可知罪?”
楊金花磕頭道:“小女知罪。只是此事系小女一人所為,與其他人概無瓜葛。請萬歲爺放過我的母親和曾祖奶奶,小女願引頸受戮。”
宋仁宗見她長得容貌嬌美,頗似其母,心中有些歡喜,嘴上卻道:“狄王爺乃是皇親,又是國之功臣,你殺死他兩個兒子,豈是你一人之死就可抵消得了的?”
楊金花道:“此事確與我母親、奶奶無干,請萬歲明鑒。”
宋仁宗又將平西王狄青召來跟前,問道:“愛卿,依你之見,此事該如何決斷?”
楊金花一聽,暗道:“不好。我殺了狄青兩個兒子,他現在一定恨我入骨,定會在萬歲面前讒言,將我滿門誅盡。我死倒是沒什麼,卻連累了全家老少……”
不料狄青下跪奏道:“萬歲,既是楊家小姐所為,此事老臣不好多言,還是請包相爺、寇天官決斷為好。”
“哦?”宋仁宗本想為狄青報仇,不料狄青口出此言,確實令他頗為意外。
這天下誰不知道,包拯和寇准與楊家交好,定會為楊家說話。
狄青這麼說,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得知狄龍砸了楊家的鬧龍匾和下馬牌坊,已是死罪。
要知道,那可是太宗皇帝賜給楊家的,無異於大宋之國法。
狄龍所為,即使是滿門抄斬也不為過。
如果要追究起來,恐怕連他自己也脫不了干系。
其次,他深知如今南唐作亂,國家正是用人之際,尚未出征就誅殺國家功臣,勢必會引起人心不安,對征戰不利。
因此於公於私,他只好請包拯和寇准決斷。
而狄青深知這兩人必定會幫著楊家說話,息事寧人。
宋仁宗沒有辦法,只好又讓人把包拯和寇准召到了跟前,道:“依二位之見,該如何處置穆桂英和楊金花等人?”
寇准低頭沉思了一番,道:“該殺!”
這一會,宋仁宗和狄青都大為詫異,原本和楊家同出共入的寇天官,現在竟要對他們痛下殺手。
不料包拯也接著道:“大宋自立國以來,一直都是一命償一命,現在殺了楊金花和楊排風,正好抵了狄祥、狄昭兩條性命。”
見兩人這麼說,宋仁宗只好下令道:“來人,把楊金花和楊排風給我綁起來!”
幾名禁衛軍上前,把楊金花和楊排風捆了個結實。
包拯見禁衛軍把楊金花二人綁好,又接著道:“陛下,那狄龍砸毀鬧龍匾一事,又該如何處置?”
宋仁宗見他逼問,不好明里向著狄青,只好再問狄青:“狄龍是愛卿之子,依愛卿之見又該如何?”
狄青戰戰兢兢地磕頭道:“理當處死。”
“那這麼一來,朕的股肱之臣,豈不都讓你們殺完了麼?那征南該何人掛帥?”
宋仁宗這時才發覺自己中了包拯和寇准的計,不由大怒道。
狄青、包拯、寇准三個人都沉默下來,把決斷的權力又還給了宋仁宗。
場面陷入了僵局,連宋仁宗一時之間也無法決斷。忽然,有人高喊道:“八王爺駕到!”
所謂的八王爺,正是八賢王趙德芳。
他是太祖皇帝的嫡子,當年太祖趙匡胤駕崩的時候,並未設立儲君。
而當時趙德芳年幼,恐其繼位後,重蹈五代交替的覆轍,因此由太祖之弟太宗趙光義即位。
雖然趙光義當了皇帝,但是無法讓天下人心服。
因為自古以來,都是先嫡後長的繼承順序,只有先帝無子的情況下,才進入兄終弟及的繼承順序。
而趙匡胤是有子嗣的,趙光義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還政給趙德芳的,但是趙光義並沒有,只是將趙德芳封為了八賢王。
盡管如此,趙德芳在朝廷之上,威望還是極高的。
沒有人可以在皇帝在場的情況下,高喊“駕到”,只有趙德芳可以。
前些日子,趙德芳出狩南郊,一去就是好幾天,對京城里發生的事情一概不知。
今日剛剛回京,就聽說楊家老少被押往刑場,因此還來不及回宮,就徑直往法場而來。
宋仁宗見了八賢王,也要離座相迎。八賢王在皇帝身邊落座,問道:“陛下今日將佘老太君和穆侯綁縛法場,卻是為了何故?”
宋仁宗把前後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向八賢王說了一遍。八賢王聽完,說道:“那陛下如何處置此事?”
宋仁宗搖頭道:“朕也是頭疼,兩邊都是朕之所愛,取舍不得。”
八賢王道:“既取舍不得,不如息事寧人。”
宋仁宗又搖頭,道:“恐難以服眾。”
八賢王想了想,道:“殺人,砸匾,都是死罪。但是現在國難當頭,南唐隨時可能北上,威脅東京汴梁。如果陛下殺了他們,那又誰肯為國效力呢?依老臣愚見,不如讓狄楊兩家握手言和,將功補過如何?”
“將功補過?”宋仁宗點點頭,道,“還是皇叔高見。”
八賢王道:“校場之上,是哪家奪了帥印?”
宋仁宗如實相告:“自然是楊家了。”
八賢王道:“那請陛下把穆桂英傳喚上前如何?”
穆桂英很快被召了上來。
此時她的身上,雖然穿起了衣服,但仍舊顯得有些凌亂。
私處受過刑罰,走起路來還是一瘸一拐的。
她見了宋仁宗和八賢王,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剛剛赤身裸體地被游街示眾,讓她一時之間難以接受,羞於見人。
宋仁宗問道:“穆桂英,你女兒殺死狄家兒子,你又衝撞聖駕,你可知罪?”
穆桂英還是低著頭,像是斷了頸骨一樣,道:“臣知罪。”
宋仁宗道:“朕決定赦免你死罪,讓你將功補過如何?”
穆桂英接道:“臣一婦人之身,又受此大辱,豈敢領兵?還是請陛下另擇人才為好。”
宋仁宗知道穆桂英平白無故地被關入天牢,受折磨拷打,遭奸汙凌辱,心中有氣,不願掛帥。
便指向楊金花道:“既然你不願將功贖罪,朕便只好公事公辦,將你女兒收監了。”
穆桂英一愣。
雖然她極不情願再為皇家效力,但一聽要把女兒收監,心不由就涼了起來。
想起自己在天牢里面的遭遇,她可不願意楊金花遭受和自己一樣的痛楚。
宋仁宗接著道:“汝兒楊文廣有欺君之罪。罪不容誅。如你不答應掛帥征南,朕便讓你一對兒女,全部身首異處。”
穆桂英知道,這分明是皇帝在拿她的兒女要挾於她。但是她卻沒有任何辦法。
她低頭思忖了片刻,道:“回稟皇上,讓臣掛帥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臣身受凌辱,心頭之恨難消,勢必要誅殺李天虎、趙天保、張天龍和孫天慶四人,方消心頭之恨。”
宋仁宗顧視八賢王,只見八賢王點了點頭,便道:“好!朕便依你。來人,將李天虎、趙天保、張天龍、孫天慶四人押上來見朕。”
禁衛軍領命而去。
不一會兒便上來報曰:“啟奏萬歲。李趙張孫四人,見穆侯要掛帥,已遁出京城而去。據各路關卡守將回報稱,四人結伴,直往南唐而去。”
八賢王道:“這四人定知自己濫用私刑,得罪了穆元帥,不敢久留,畏罪潛逃了。”
他又對穆桂英道,“這四人與你有深仇大恨,如今逃往南唐,如今你唯有親征南唐,方可手刃仇人。”
穆桂英聽了八賢王的話,也是不無道理,便道:“如蒙萬歲爺垂青,臣自當不遺余力,剿滅南唐叛逆。不過這四人,當由臣自行處置。”
宋仁宗道:“那是自然。如果你可以旗開得勝,再現當年天門陣的威風,莫說是那四人,就算李青、洪飛等人,也任由你處置。”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穆桂英也不得不磕首謝恩。
宋仁宗便下旨道:“傳朕旨意,著令渾天侯穆桂英,即日起掛征南帥印,敕封為征南大元帥,點兵馬十萬,下南唐征伐豪王李青。”
眾皆下跪領旨。
宋仁宗又對狄青道:“汝子狄龍,砸壞了太宗皇帝的鬧龍匾。朕亦不追究,只是你狄楊兩家,從今往後,不可再有事端。你狄家也是國之功臣,自當輔佐穆元帥征南大事。如再生事端,朕自當定斬不饒。”
狄青也磕首道:“謝吾皇隆恩。”
宋仁宗這才松了口氣。
原本一樁十分棘手的事情,經八賢王一指點,就迎刃而解。
穆桂英是一個比男人還要剛烈的人,她受到那樣的奇恥大辱,竟然還肯掛帥征南,不得不讓他意外。
這時,幾名禁衛軍把帥印捧了上來,交給寇准。寇准又將它轉呈給宋仁宗。
宋仁宗親自步下台階,將穆桂英扶了起來,道:“征南之事,關乎家國興亡。朕便將它托付給你了,望你可以不負朕之所托,早日戡平南唐,誅滅李青、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