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卷 第1239章 李在洙的感悟
在半路匆匆吃完一頓還算豐盛的晚餐後,車輛行駛到了李氏家族在漢南洞豪宅的大門前。
沒有人出來詢問,緊閉的大門自動緩緩的打開,黑色轎車無聲的開進去。
坐在車上,張恪欣賞著這座園林式的庭院,借著院內幽暗的地燈,可以看到車道兩邊是草地上,牆角處還有一片竹林,上面都還殘留著厚厚一層沒有融化的白雪。
車子最終無聲的停在廊廳的台階下,李馨予看著站在廊下的父親和母親,在車上便一直泛紅的雙眼,下車後終是流下一顆顆晶瑩的淚珠。
“爸爸…媽媽…”
看著爸爸益加蒼老的面容和鬢角那絲新生的白發,媽媽焦急期盼的表情和泛紅的眼眶,李馨予走到台階下,生生跪倒在地上,手指扣在冰冷的地上,想要說些什麼,卻被傷感之極的情緒哽咽了喉嚨,柔弱的身子俯在地上,肩膀微微抽搐著,洶涌而出的淚水打濕了地面。
李健熙看著跪在地上黯然流淚的女兒,任是如鐵石般堅硬的神經,此時也被一種叫親情的東西狠狠擊中。
“你把巧貞送回她房間,今天坐一天的飛機,今晚早點休息。”
李健熙嘴角微微扯動了幾下,終是不知道此時該對女兒說些什麼,便扭頭吩咐自己的妻子。
聽到自己丈夫的話,臉上帶著淚水的母親,此時才敢走下台階,將跪在地上的女兒扶起來抱在懷里。
母女相見自有一番傾訴,張恪看到李健熙在台階上對他做了一個請的動作,便向傷心中的母女倆點頭示意,和李在洙一起走上台階,跟在李健熙後面,脫鞋後一起走進一間茶室。
寬敞的茶室打掃得一塵不染,里面除了一張矮腳茶幾、全套的茶具、一只生著火的小爐子外,沒有其他多余的東西。
三人圍著茶幾坐下,李在洙將已經燒開得水,洗泡完如白玉般晶瑩的小巧茶杯後,又將第一泡的茶水倒掉,然後用二泡的茶水將三人的茶杯都倒上七分滿。
隨著熱氣的裊裊升起,室內一時茶香繚繞,讓人心曠神怡。
“是怎麼樣的考慮,讓你願意在國內扶助起對自己都會產生威脅的對手。”
李健熙依然還是干巴巴的聲音。
“錦湖不想要做一個排外的純粹民族主義者,卻也希望看到自己國家能有一批健康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能在一個比較平等的舞台上,與國外的優秀企業進行競爭,共同成長。這對自己,還是對他人,最終都是有利的。”
張恪自然知道李健熙指的是什麼,拿起茶杯看著里面黃綠色的茶水,淡然道:“而在現實環境不能提供的情況下,錦湖總要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努力創造這樣一個相對平等的局面出來。”
李健熙聞言沉默了片刻,將自己的茶水慢慢喝完,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李在洙道:“錦湖自己又將如何發展,在你心中達到什麼樣目標的錦湖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我對所謂成功的理解可能與常人不太一樣,憑借自己的優勢,在國內獨家壟斷一枝獨秀,在市場上攻城略地,攝取超巨額的利潤,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此時的錦湖在我看來是個徹底的失敗者,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民眾沒絲毫責任感的失敗者。錦湖最終的發展,在大的方面需要與國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保持一致,在小的方面需要照顧到普通民眾的利益。能做到這一步時,錦湖才算是達到了我當初創建的目的。”
聽了張恪這番看似理想過度的平淡言語,李健熙臉上沒有什麼變化,依然是平靜淡定的表情。
坐在一旁的李在洙卻心里如一旁燒開的開水般,滾燙且翻騰不息。
以前一直都想不通他做的那些事情和決定,現在才終於明白過來,他根本不是為了打擊誰,也不是要做什麼聖人,而是與自己叔叔一樣,將一副懷有對國家對民眾巨大責任感的枷鎖,戴在了自己身上的家伙。
看著張恪靜靜的坐在那里,李在洙卻看到了一座,自己今生都可能注定無法超越的高峰,而在這座高峰的對面,坐著同樣偉岸被自己從小視為榜樣的叔叔李健熙。
一個將近中年日漸衰老,一個才過弱冠日益成熟,卻擁有同樣光彩耀眼的成就,同樣擁有讓人去恭敬仰視的目光。
“叔叔,這幾天就讓我陪著張恪和馨予他們好好游覽漢城。”
在張恪告辭離開後,李在洙跪在榻上請求道。
李健熙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之色,即使今生都達不到與那青年一樣的高度,卻能清楚明白自己的短處,而真正用心的去向他學習,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成長。
“巧貞,其實在我心里,你也擁有這樣的能力,只是”想自己的女兒,李健熙心里黯然一嘆。
之後的幾天,李在洙陪著張恪和李馨予游玩了整個漢城。
漢江兩岸的城市中心,摩天大樓鱗次櫛比,是一派現代化的都市景象;而舊日的朝鮮王宮,和古色古香傳統韓式瓦屋,靜靜的夾雜在這些高樓廣廈間,讓人感覺不到突兀,反而體現出古典與現化的和偕統一,透出這座充滿現代化的城市悠久的歷史沉淀。
在張恪准備回香港的前一天,李在洙單獨請張恪出來喝酒。
“對於以前在建鄴,對您及您的國家說的那些冒犯的話,我深表歉意,雖然這是遲到很久的道歉,依然希望您能接受。今後,我願意向錦湖學習,競爭,求得共同的發展。”
看到李在洙俯身在自己面前道歉,張恪明白,幾天前在茶室的那番話,對李健熙來講,只是求證確認而已,對李在洙卻是有極大的感觸。
所以也就怪不得這幾天陪同時,他的態度有明顯好轉。
“這不是等於給李健熙白白當了一回教學用的道具和模版。”
張恪有些哭笑不得,轉念想到自己把人家養這麼大的女兒都拐了,似乎也不該再有什麼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