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明星 華娛之大片時代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真是有趣

華娛之大片時代 威武武威 2301 2025-03-05 20:10

  僅僅只是減產也沒什麼,這個時候還是進口片的票房占大頭,並不會對全年總票房造成太大影響,但是架不住有些港台人士抓住這個做文章。

  上頭懶得解決這些,直接丟到了李旭頭上,反正整件事是他搞出來的,很符合他們干啥啥不行,甩鍋第一名的作風。

  而之前楊受成也提醒過,搞了這麼大的事情,總還要安撫一下港台這邊的人,不要搞得過於驚慌。

  既然如此,李旭就將《神矛局》系列拿出來,以港台那些人的跪舔德行,這已經是足夠有誠意的表現了。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他在洛杉磯除了跟凱文·費奇交換意見外,還跟羅伯特·艾格有事情要談。

  “坦率的說,李,你的意見非常好,但我們還需要時間,畢竟,這些公主形象都是迪士尼的財產。”在貝弗利山的書房里,艾格如此說道,語氣很坦誠。

  “我以為迪士尼內部已經進行過評估了。”李旭則挑眉回道。

  “是的,是做過評估,但還不夠,風險……依然比較大,你懂我的意思。”艾格斟酌著詞句說道。

  “當然,”李旭失笑了起來,“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好萊塢從來沒有一部全亞裔陣容的電影大爆過,迪士尼有顧慮也是必然的。”

  在好萊塢建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對亞裔都沒有興趣——這是完全沒有興趣,連歧視都不給,是完完全全的無視。

  這就是為什麼,《龍種》這麼一部講中國抗戰的電影,卻全是白人演員。

  畢竟,對大多數傲慢美國人來說,美國就是世界的中心,能讓他們多看一眼的,也就歐洲和中東。

  普通美國人真正開始在大銀幕上正式關注看亞裔的,是在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之後,前者因為麥肯錫的緣故,一直是影視作品的禁區;而後者得益於驢象之爭,政府和軍方基於各自的立場,對相關電影給予了一定的支持。

  不過,不管這一時期的制片人立場如何,亞裔的形象始終是古板,奸猾、瘦小、能吃苦的標准模版。

  李小龍和黑澤明聲名鵲起之後,美國人對亞裔的刻板形象才又再次改善,然而前者死得太早,後者則被固化成了武士形象,於是改善也就沒有持續下去。

  之後,好萊塢對亞裔的無視又持續了十幾年,直到93年首部全亞裔電影《喜福會》上映。然而這部電影票房慘敗,歐美觀眾對亞裔生活的興趣依然不大,於是之後的25年依然一片空白。

  盡管這個時期里面,先後有成龍、李連傑、周潤發等明星進軍好萊塢,但從客觀角度來說,他們在好萊塢存在感並不高。

  所謂主演的好萊塢電影,更多的起到個是主要配角作用,亞裔不配有性愛的原則在他們參演電影中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強化。

  另一個時空里面,《紐約時報》曾在2018年刊登了《在好萊塢拍一部全亞裔陣容的大片有多難?》這樣一篇文章,披露了兩組數據:2015年至2016年度,64%的電視劇沒有一個亞裔美國人常規角色;2017年北美電影票房前100名,近三分之二的影片中沒有一個亞洲或亞裔美國人女性角色。

  不過也就在那一年,一部現象級的全亞裔陣容電影出現在好萊塢,投資不大,劇情也給外狗血,完全就是一出肥皂劇,並且被大陸觀眾評為左宗棠雞。

  但出人意料的大獲成功,憑借美國社會對超級富豪和東亞文化的獵奇心理,這部電影在爛番茄的新鮮度高達94%不說,還力壓同期上映的《碟中諜6》,連續三周蟬聯北美票房冠軍,最終拿到2.3億美元票房。

  沒錯,就是改編自美籍作家關凱文的小說《瘋狂的亞洲富豪》的《摘金奇緣》了,這部電影講述了新加坡富豪楊尼克帶美籍華裔女友朱瑞秋回新加坡見家長,由財富、文化、代溝等差異引起了一地雞毛。

  《摘金奇緣》的成功,讓好萊塢以及歐美娛樂市場驚喜的發現,觀眾們對於亞裔人生活興趣變得濃郁起來。

  頓時,好萊塢仿佛換上了“亞洲熱”,《摘金奇緣2》、《喜福會2》等一系列亞裔題材電影相繼拍攝,電視劇巨頭也不甘落後,華納制作了《何家大院》真人秀,網飛也制作了《璀璨帝國》真人秀,而《花木蘭》也是在那個時候立項的。

  資本的逐利性由此可見一斑。

  李旭之前在跟迪士尼提議拍《花木蘭》的時候,並沒有想到這一出,畢竟當年的動畫版還是很受歡迎的。

  但迪士尼那邊總是推脫,不是說現在不太合適,就是說什麼風險略高,反正就是不同意現在立項。

  次數一多,李旭也就開始反思哪里不對,最終在想到《摘金奇緣》後反應了過來。

  不管怎麼說,花木蘭的動畫形象是迪士尼的資產,而且還是優質資產——所有公主形象都是——迪士尼怎麼舍得拿出來糟蹋,哪怕李旭承諾所有資金都由他出。

  “這樣吧,我明年會在好萊塢投資一部全亞裔陣容的電影,然後等實際票房出來了,我們再討論《花木蘭》的項目。”李旭這時又道。

  “你確定要這麼做嗎,李?”艾格很是訝異。

  “當然,按中國話說,總要有人第一個吃螃蟹,”李旭笑了笑,並沒有解釋這句俗語,“我會准備3000萬美元來拍這部電影,北美票房姑且訂在1.5億上下,這樣的成績,足夠迪士尼董事會認真考慮了吧?”

  艾格摸了摸下巴:“如果……如果真是這樣,我想我可以說服董事會。”

  說著他看著他的目光變得火熱起來:“我知道,你善於創造奇跡,李,如果你真的能做到你所說的那些,迪士尼來主導投資《花木蘭》完全沒問題。”

  換句話說,你其實是打算,在我做到那點之後,依然讓我負責《花木蘭》的全部資金?李旭不由抽了抽嘴角。

  好吧,上面說了的,當初在游說迪士尼的時候,他做過這樣的承諾。畢竟,他也不是靠電影票房賺錢,而且這樣的項目,拿到國內有的是熱錢往里面投。

  只是,這麼計算,迪士尼或者說羅伯特·艾格的吃相,未免稍微有些難看,哪怕艾格最後改口了。

  不過反過來想想,李旭目前跟迪士尼的關系,倒是和中國跟美國的關系,有那麼幾分相似,真是有趣。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
X
歡迎訪問愛麗絲書屋 請各位用戶訪問時先查看站公告詳細內容
點此查看網站公告

⚠️ 中國大陸網絡屏蔽嚴重,請務必收藏 ↪️愛麗絲書屋發布頁今日僅提示一次!

考核組特別解鎖活動 4月1日-7日,考核組用戶登錄並查看小說,即可自動晉升為普通用戶,無需投稿或邀請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