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賽車》是一部不錯的電影,六條线七組人,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聯系起來,爆笑的同時又發人深思。
這很符合李旭對好電影的定義,當奔波了一天的人們,拖著有些疲乏的身體進入電影院,然後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里隨著劇情而悲傷而開心而緊張,並徹底放松下來,那就是一部好電影。
如果人們在看過之後還能對其津津樂道,並從中領悟到一點什麼——不需要太多——那就更好了。
只是,在他看來,《瘋狂的賽車》雖然人物更多,故事线更復雜,翻轉得也更精彩,整體上比《瘋狂的石頭》卻有不如。
要知道,任何事情越是復雜,出問題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而且多线敘事這種手法,沒點能力還控制不好。
《無名之輩》就是個例子,前面半段節奏很好,可後面到了所有线索匯聚到橋上後,就開始亂套了。
也虧得寧浩之前花了10個月來打磨劇本,才讓《瘋狂的賽車》那脆弱的故事线沒有崩掉——如果他有這個精力去打磨《瘋狂的外星人》的話,口碑也不至於崩得那麼慘。
即便如此,依然有部分觀眾表示,人物太多,线索太雜,有些記不住誰是誰。
當然,李旭也理解寧浩,好不容易用一部多线敘事電影打響了名頭,第二部肯定要用同樣的手法穩固下自己的地位,不將故事講復雜一點,怎麼顯得出自己的能力?
所以即使《瘋狂的石頭》在敘事上面已經表現得非常完美了,他依然要在這個基礎上多幾條线,用更加復雜的手法來表現。
李旭並沒有就這個問題跟寧浩多說什麼,一方面這部電影已經成功了,另一方面寧浩自己心里也是有數的,想想他那部多災多難的第三部電影吧。
很快宴席就在觥籌交錯中變得熱鬧起來,大家也紛紛說起有趣的事情,奧運會的得失,最近上映的小妞電影,又或者李安在台灣被起訴。
嗯,馬娘娘當選後,島內的部分KMT的媒體以及相關人士就開始起哄,要求他就鄭苹如烈士以及《色戒》這部電影,通過行政命令傳喚李安進行解釋。
馬娘娘當初在競選的時候,就含糊的暗示過,如果自己當選,絕對不會讓烈士的名譽受損,於是就被人捏住輿論的把柄。
當然了,作為一個政客,他自然是各種一推二五六,反正當初也只是含糊暗示,李安好歹也算台灣之光,怎麼能隨隨便便亂來呢?
更何況綠營還在旁邊看著的,他們從來是藍營支持的就反對,也不管到底什麼事情,所以小破島這幾個月來為這事一直鬧得烏煙瘴氣的。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算了,明眼人都知道,馬娘娘為了自身的形象絕對不會用行政手段傳喚李安,而藍營也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鑽牛角尖。
誰知道奧運會結束之後,一個名為“英烈名譽維護會”的民間機構,突然在台灣對李安提出訴訟,以侵犯英烈名譽為由。
這個機構是一年多前成立的,最開始還不叫“英烈名譽維護會”,只是一個普通的軍人互助會。這樣的民間機構在島內多如牛毛,大多都帶著傳銷或者騙錢的嫌疑,而在去年年中的時候,因為幫助一個軍人家屬討要回了撫恤金,仿佛發現了什麼新大陸,於是內部幾經討論,改成了現在這個名字。
這些八卦就不說了,總之,這個民間機構提起了訴訟,甚至放言李安要是不應訴,他們就去美國繼續起訴,在台灣島內引起軒然大波。
綠營自然是抨擊這是藍營在搞迫害,藍營則駁斥是綠營在小題大做,爭過來爭過去的好不熱鬧,在兩岸的網上也引起諸多討論。
“要我說,不怕得罪人,這就是活該嘛,人家鄭苹如那麼英勇,被張愛玲改成小說也就算了,現在還在電影里惡心別人一把,說是為了愛情,這不惡心嘛?”在聊到這個的時候,黃渤是如此表態的。
其他人也大多附和,只有榮祥幾個台灣人,覺得有些小題大做。
至於李旭,他大多數時候都只是笑笑了事,被問急了才會回答:“就衝那美國成人片商的話,我以後都不會跟李安合作的。”
一群人頓時哄笑起來,幾個台灣人也很是無奈,畢竟美國爸爸親自出手打臉,實在讓人很難堪。就連藍綠營在爭吵的時候,也沒有提及這個,裝作什麼都沒發生。
當然,在場所有人都不會知道,這起訴的一系列操作,都出自李旭的手。
他去年特意通過大哥,想辦法在台灣控制了個跟軍屬有關的民間團體,又在美國成立了一個基金會,就是專門為這場官司准備的。
輸贏無所謂,但是關鍵要鬧大,要長時間拖延下去,徹底消耗李安的精力和口碑,讓他無暇顧及其他。
只要一天李安不能擺脫來自“侮辱英烈”的糾纏,他就一天無法在娛樂圈里發揮大導演的影響力,哪怕菜菜子上台後對他進行包庇,大陸這邊也是要臉的。
如果有人覺察到了什麼,也只會順著資金流向找到美國的基金會,然後得出是好萊塢一些看李安不順眼的人支持的。
至於這樣會導致屬於華人的精彩作品和榮譽不再誕生,抱歉,既然李安覺得可以憑自己的心意隨意發揮,那麼李旭自然也可以憑自己的心意隨意發揮了。
不提這些掃興的事情,酒過三巡之後,李旭湊到徐崢面前:“老徐,接下來《夜店》要開機了,我旗下的幾個演員就拜托你照顧了。”
“沒事沒事。”徐崢連聲答應,“楊慶這個本子還是比較簡單的,我看你讓人送過來的錄像帶,兩個年輕演員都表現得還不錯,什麼時候聚在一起排練排練?”
“行,你定個時間吧。”李旭點了點頭。
之前說了,等《瘋狂的賽車》上映後,《夜店》也就可以開始籌備,一部頂天了三四百萬的小成本電影,場景又簡單,只要演員的演技到位,最遲明年年初就可以上映。
如果最後的完成度能超過原版的話,李旭琢磨著,要不要將《夜店》跟《非常完美》聯動起來,如果這個模式不錯的話,還可以加入未來的《失戀33天》、《北京遇上西雅圖》等等,打造一個……愛情電影宇宙!
當然,這都是以後的事情,李旭跟徐崢說話,也不單單是為了《夜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