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明星 華娛之大片時代

第四百九十九章 許家印

華娛之大片時代 威武武威 2436 2025-03-05 20:10

  “干你娘!”一出了金輝KTV,剛剛還跟吳國淵打著哈哈的胡晉,頓時變了臉色地狠狠罵了出來。

   “馬失前蹄?”李旭倒還是一副笑吟吟的模樣。

   “失個屁,這孫子……真特麼不干人事!”胡晉那種被人擺了一道很不爽的表情越發明顯,“搞什麼不好,跟那些SB搞到一起。”

   “會影響到我們這次的計劃嗎?”李旭直截了當地問。

   “不會。”胡晉想了想,“我跟許家印已經見過一面,他倒是很熱情,畢竟現在正缺錢,內地又沒人願意借錢給他。”

   “那就行。”李旭點了點頭。

   胡晉這時卻露出奇怪的神色:“你不打算說點什麼?”

   “這方面你比我有經驗。”李旭攤開手,“你來決定吧。”

   “按我說,離這些家伙遠點。”胡晉當即露出不屑的表情,“吃相難看,又喜歡搞小動作,尤其是那個姓吳的,也不知道怎麼給吳國淵那小子灌的迷魂湯,吃軟飯上位也就這點旁門左道的能耐。”

   “好歹也算駙馬。”李旭挑了挑眉,“而且按吳國淵所說,那家伙跟那個誰,關系匪淺。”

   “屁。”胡晉再次爆了句粗口,“站在他身後的只有姓陳的,那個誰不過是給姓陳的面子罷了,就憑吃軟飯的,也有資格讓人家伸大腿?”

   “你好像對他們意見很大嘛?”李旭饒有興趣地問。

   “廢話。”胡晉說到這個,就氣不打一處來,“這幫孫子以為做得很隱蔽,但是只要搞金融的,誰不知道他們吃相難看。”

   他還舉了好幾個例子:“上面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們大概還能玩下去,等上面要清算了,誰都別想跑。別的不說,我跟吳國淵交情不深,但也知道,他就是個吃喝玩樂的,時不時當當掮客的性子,這才幾天功夫,就變得如此會耍心機了。”

   說到這里,胡晉還嗤地笑了出來:“這幫孫子還想要學巴菲特,想要建立中國的,類似伯克希爾·哈撒韋那樣的康采恩,真是恬不知恥。知道我在美國學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嗎?那些金融大鱷的確貪婪、陰險、瘋狂,但大鱷之所以能成為大鱷,而不是被人吃掉,是因為他們能控制住貪欲,用人脈、內幕、關系構建成大勢,堂堂正正碾壓過去。”

   他忽然用力拍了拍李旭的肩膀:“李子,你一定要小心,我們現在可是塊肥肉。”

   “枕頭風有那麼好用?”李旭露出好奇的神色,語氣難以覺察地放松了許多。

   現在可以確定,這場有預謀的……傳銷,胡晉並沒有涉及其中。

   “只有幾個,自然是無所謂,但是十幾個就必須正視,而幾十個的話,那就必須重視。”胡晉很認真地說道,“你知道的,這次次貸危機里面,有多少阿姨通過我們賺了錢。”

   “好吧,我知道。”李旭嘆了口氣。

   這的確是巨大的助力,無數阿姨以及沒什麼財力的叔叔,都對他贊不絕口,而夫人社交又不是歐美國家的專利,今生的老爹也貌似借此做成了好幾件事。

   這擴展出去的巨大人脈,再加上手中還握有的龐大資金,那幾個人看上李旭、胡晉和韓海陽的組合,倒也不是什麼讓人詫異的事情。

   “放心,我是好色,但我也有分寸。”李旭隨即這麼說道。

   胡晉做投資、做金融,不知道克制貪欲以及如何面對誘惑,早就被人吞了,而韓海陽只要回了魔都,就沒人敢動他。

   只有李旭,至少看起來喜歡在娛樂圈打轉,身邊也是女人不斷,很容易讓人認為是突破點。

   盡管相處久了,胡晉也知道他不是小頭指揮大頭的人,但還是要提醒幾句。

   “要不,我們也弄個康采恩模式的集團?”李旭隨即又半開玩笑地問。

   “你是打算建立銀行,還是證券公司,又或者弄保險?”胡晉當即反問。

   李旭不由哈哈笑了起來,康采恩模式最大的特點是,母公司必須是金融方面的,銀行或者投行——投行在中國對應的是證券公司——以及保險公司,因為康采恩模式下的母公司,需要足夠多的現金流,而實體方面的公司大多都是負債經營。

   最簡單的例子,老王的萬達一度很風光,還敢在國外跟國企搶生意,結果銀行稍微卡了下資金鏈,立馬只能拋售資產割肉認慫。

   “說實話,在國內,私人想要打造一個康采恩集團,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胡晉這時又道,“所以,我一點都不看好那幫人。”

   的確,不管是以前的國退民進,還是以後的混改,國家主導關鍵大集團這一點,至少在李旭重生之前,還是沒有動搖的。

   “總之,你就別想了,我們頂多就是弄個卡特爾或者辛迪加。”胡晉攤開手。

   “知道了,再說吧。”李旭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話。

   根據十年後的情況看,無論卡特爾還是辛迪加,都有些麻煩,兩個主要對手都是不差錢的主,或許李旭能趁著這幾年的時間入股兩家集團,但是……

   總之,再說了,時代在發展,組織形式也在發展,誰說未來不會有更好的模式呢?

   略過這個,不管那位吳駙馬如何開價,李旭都不可能答應,就是得防止對方用下作手段。盡管這個可能性不大,對方應該知道分寸,可李旭現在是個不錯的目標,又是公眾人物。

   不過也不用太緊張,一旦真的撕破臉了,難受的只是對方,想要當中國的巴菲特,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盡管下午在KTV的會面不是那麼讓人愉快,但晚上許家印的宴請卻還不錯,沒有太多的不相干人士,也沒有什麼題外話,很快晉陽投資對桓大注資的事情就在原則上定了下來。

   很正常,許家印這個時候也是缺錢缺瘋了,否則另一個時空不會跑到香港去拉資金,甚至低聲下氣陪著鄭裕彤等港島地產大亨打了幾個月的牌。

   香港四大家族好像很威風,說穿了也就那麼回事,他們的產業大頭,第一是地產,第二是地產,第三還是地產。

   英國人作為攪屎棍,在撤離香港的時候那是耍盡了手段,將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一點工業基礎拆得七七八八不說,還盡可能地將熱錢引到地產上面。

   再加上種種地雷,丁屋政策以及法院一堆外籍法官,最終尾大不掉,以至於到了18年,十大富豪有8個都是做房地產的。

   說句不客氣的話,那個時候就算是頭豬,都能在風口上飛起來,四大家族也不過適逢其會罷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