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同人 365題

第252章 [大道爭鋒 張秦]365題——339.約束/約定

365題 dimisa 3102 2023-11-20 10:54

  365題\r

   ——339.約束/約定\r

   [大道爭鋒 張秦]\r

   \r

   \r

   天機煌煌不可察之,緣由心生境起而成。\r

   宇宙之廣闊於冥冥之中不可窺視,前後往復於過去未來之內不可追憶。\r

   神意盡而投射入現世之中,果然如殘玉中推演的一般,成就分身與己無異。張衍從修行中退出,以他的法力深厚、神意無邊都無法將這真陽之法持久修持下去,這神意耗盡果然如預料之中,乃是自我本心在現世之中的投射。故而那真陽之法上也曾強調,重中之重,乃是本心不變,堅守自我。本我不失,則本心不亂,本心不亂,則神意投射不亂。分身、本我乃是一體,才有扶持之一。\r

   神意耗盡與他倒也無妨,勾連赤陸之後,自有那無名之物從天外與他補給,無需多時便已經將他所消耗的神意補足。原本此時他已經可以繼續持法修行,行那遙遙修行之路,卻不想本心中另有心念勾連,便讓他無法定心。\r

   張衍心下推算便知根由所在,心神一動,一道神念從本身中分出,另有一道人影從其身上跨出,與那神念重合,便是那神意投射入現世所成的一具分身。分身與本尊站於一處,容貌相似,神色如同,並無太多區別。更甚者,兩者之間果然如那秘法所言,修為上亦是相近,具有那本尊絕大多數的法力。\r

   分身與他躬身行禮,張衍擺擺手,虛空一托將其扶起:“你我本是一體,無需多禮。”\r

   隨即又道:“我心中有所念頭牽連,算來與你有關,你乃我本心一道投射入現世,心念未圓,唯有交托與你。”\r

   “本尊放心,此事交於我便可。”\r

   張衍點點頭,道了句:“去吧。”\r

   那分身一步跨出,並未驚動余寰諸天,轉瞬便消失在虛空元海之中。\r

   此去茫茫,雖有近乎無盡遙遠的距離,卻比找來時多了許多歸盼。張衍心中所念,便是那持法修行入定之前所言那句“回去山海界”。斬去未來過去之身,成就凡蛻三重之後,本質已無限接近天地法則,更是有因果不牽之說。然正因此,亦會有言出法隨的境界。只因一句話,牽動心念,心念生而因果起,張衍所說心念未圓,便是如此。\r

   他如今雖說是分身穿行,卻遠比來時行得更快些。虛空元海之中,有那兩界晷指路,亦是方便。茫茫元海對如今的他而言,危機依舊卻少了許多險地,分身行來一路竟是平順無比,連修行都未曾耽誤。\r

   待得靠近山海界,那界內已有征兆,空中天光明晃,霓霞搖曳,煌煌灼灼,惹來無窮矚目。界中變化,早有那山海界天地關外陣法傳遞,將那景象傳入溟滄。\r

   張衍心中有數,便收了那穿越虛空元海所需的法舟,將影像投入現世之中,顯出容貌來。\r

   天地關內陣法已成,無數陣法大道從山海界中架入虛空之中,乃是方便凡蛻修士出行采集紫清之氣所用。此刻亦有相熟的修士在外,與他行禮,張衍隔空遙遙與之一一還禮。再見遠處,又有那溟滄守陣弟子前來,與他見禮:“見過渡真殿主。”\r

   無論張衍修為如何,其身份對於溟滄派子弟來說,始終是渡真殿主,如傳奇一般。\r

   “無需多禮。”\r

   那弟子並不相熟,卻已有象相之境,想來是自己走後才入得真傳之門。張衍將其托起,又問了幾句,才開啟了陣法,入得天地觀去。\r

   如那弟子所言,如今山海界中已成氣候。界中靈機充裕、道途可謂坦蕩,界外另有鈞塵,磨練亦不缺少,相較於他離開之時,根基深厚已是天差地別。\r

   他未曾行去那渡真殿中,而是去了浮游天宮。因張衍始終將自身投射在現世之中,那門外弟子見他來到,前來行禮,又道:“掌門已在宮中等候,渡真殿主可自行前去。”\r

   張衍與他告謝一句,又略整了整衣衫,這才步入浮游天宮之中。那宮中景致依舊,只是如今卻又許多隱秘之處,原本看不出看不透的,此刻竟也能看出幾分門道來。張衍目光掃過,卻也不曾失禮,而是恭恭敬敬上前與秦墨白見禮。\r

   “渡真殿殿主張衍,見過掌門。”\r

   如溟滄眾人對他態度依舊,張衍對自己的身份亦是不變。基本是本尊在此,修持更深,只要這溟滄渡真殿主的身份不失,他亦不會更改。\r

   “渡真殿主無需多禮。”\r

   秦墨白的聲音從上方傳來,語調中帶著些許笑意:“許久不見,渡真殿主修為更進一步,乃是大喜。”\r

   張衍強則溟滄更強,於秦墨白來說,張衍的修為不僅僅是溟滄一家的根基,更是如今山海界的依仗之一。\r

   閒話敘過幾句,青年道人又問:“想來渡真殿主得祖師機緣,應當正是修行要緊階段,如今回來,可是需要門中協助?”\r

   以秦墨白的眼力自然不難看出,張衍如今的修為遠在自己之上,想來祖師的機緣不假,正應是跨入真陽的時候,雖說曾有歸來山海界一說,但張衍也曾通過兩界晷將那紫清大藥都傳了過去,顯然是已經步入正法。如今回來,他又豈能不問?\r

   “掌門無需擔心,”張衍看出其所慮,道:“不滿掌門,此刻歸來,不過是分身而已。”\r

   秦墨白聞言略略露出訝色,細細打量一番才道:“果然真法奧妙無窮,渡真殿主若非直言相告,以我如今修為,確實難以分辨。”\r

   他此言不虛,但多少有些自謙。溟滄正法自有分辨之能,此刻不過乍然重逢,待得接觸略久一些,他自然能分辨的出來。\r

   “想來渡真殿主此時歸來,另有要事?”\r

   秦墨白確實有所擔憂,張衍看似正常,卻遣派分身跨國迢迢無盡之虛空元海,若說全無要事,以他行之來說,斷無可能。\r

   “分身乃是神意投身現世所成,此乃真陽之道上必經之路,而我此來,乃是為了與掌門的一項約定。”\r

   張衍起身略略行禮,又將那真陽之法稍許解說了一番。\r

   秦墨白聽完,也是沉默了許久,隔了好一會兒才淡淡道:“渡真殿主當真是機緣。”\r

   機緣乃是對秦墨白的,而不是張衍的。張衍此行,乃是給他打開了那真陽之路的門扉,以秦墨白的悟性和修為,將來要踏入此境,已是不難。\r

   “我已知曉你意,”秦墨白點點頭,又道,“渡真殿主當知,只要你不曾離開溟滄,你便是溟滄的渡真殿主。”\r

   即便你修為已經遠勝界內眾人,但只要未曾離開溟滄未曾飛升離去,身份便不會更改。\r

   這如秦墨白曾與他所言“溟滄始終是你的後盾”一般意義。\r

   張衍受其感言,心中亦是有所感動,卻又聽秦墨白繼續道:“渡真殿主所持分印與渡真殿主印乃是溟滄正宗證明,余寰既然事情未了,日後又將成為我宗弟子另一處修行之地,那兩方印鑒,渡真殿主就暫時留存吧。”\r

   此事乃是張衍此行的最大目的,卻不想秦墨白在他開口之前已經有了決議。既然如此,張衍便也不做推辭,依舊恭恭敬敬受了掌門一命。\r

   “如此,本尊心念已然圓滿,分身亦成本我所在。”\r

   真陽投身的分身每一個都是獨立之人,即可看作分身,亦可看做旁人。只是張衍心念堅定,分身與本尊並無矛盾疏離之處。\r

   “如此,渡真殿主既然事了,不知可否答應我另一事?”\r

   “掌門請說。”\r

   “下棋。”\r

   秦墨白衣袖一揮,蒼茫之水從冥冥中來,洪流入海,鋪展在兩人之間,化成問道棋的棋盤。\r

   “敢不從命。”\r

   張衍展露微笑,此乃真正大機緣,於此於彼,一事耳。\r

   \r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