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汀•王爾德與《民歌集》
奧斯汀•王爾德,莫托蘭德歷史上唯一一位傳奇吟游詩人,救世者亞伯爾的親密戰友,參與並見證破曉之戰的傳奇英雄之一。他的名聲不僅來自於實力的強大,更來自於他在詩歌與文學上無可爭議的偉大造詣。王爾德個人所創作的詩歌就有多達上千首傳世,其創作使用的語言涵蓋了大陸通用語、阿門諾語、古希格羅斯語以及高等精靈語;他的詩作在第三紀元被視作高雅和美的代名詞。王爾德最為著名的作品,即是其以通用語所創作的敘事長詩《破曉之歌》。該詩以無比優美的語言講述了救世者亞伯爾從著手游說各方組建最後的神聖聯軍開始,直到帶領大軍在破曉平原上擊敗至暗大軍並放逐撒拿寇爾,最後死在戰場上的這段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在第三紀元的大陸上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首英雄史詩。
據記載,王爾德在破曉之戰的戰場上以豎琴和歌喉施放其音樂魔法近乎三天三夜而未止,竭盡全力地為戰友及軍隊還有亞伯爾本人提供魔法增益和士氣鼓舞。他實現這一壯舉的代價極有可能是大幅度地透支了自己的壽命:即便是非魔法師的傳奇強者,自然壽命通常不會低於一百五十歲,而王爾德在破曉之戰後過了三十年便壽終正寢,年僅五十余歲。他把三十年後半生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游走整個大陸上,向他所到達的每一處地方的人民演唱《破曉之歌》,向他們宣揚和講述救世者的英雄事跡。在進行該項任務的同時,王爾德還順帶對大陸各地進行了一次采風,他收集了大陸各個地區的共計九百多首民歌謠曲,將他們編匯成書,這便是流傳於後世的《王爾德的民歌集》。
《民歌集》一書對於部分貴族來說是一個十分令人尷尬的存在,因為來自於市井鄉里底層人民的民歌通常被許多貴族視作粗鄙低俗的存在;但王爾德對其采風,並編匯成書和重新編曲傳唱的行為,無疑是在表達其個人對民歌謠曲藝術價值的高度認可。這些貴族既不願意承認市井民歌的價值,但又不敢否認王爾德這位“詩歌之神”,最後便往往只能以當鴕鳥的形式假裝此書不存在。某種意義上來講,王爾德的民歌集在相當程度上提高了市民文化在莫托蘭德社會中的地位;而縱觀第三紀元的歷史,隨著莫托蘭德社會的發展,貴族與市民這兩個階層之間的壁壘亦在肉眼可見地變得日益模糊跟薄弱。
另外,王爾德本人還有一件八卦軼事始終圍繞其身,即便在他逝後數千年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王爾德俊美無雙且才華橫溢,但卻不僅終生未婚,甚至連情人都似乎未曾有過,相比其他破曉英雄普遍擁有豐富而浪漫的美人風流故事流傳,王爾德幾乎沒有留下任何與女眷有關的記載。有王爾德的作品愛好者從他的諸多遺作中的蛛絲馬跡里推斷分析,認為王爾德極有可能是一位暗中戀慕救世者亞伯爾的同性戀者。但歷史的真相真實是否如此,這卻早已隨著三千多年的韶華流逝被掩埋在了久遠的過去而再也無從得以驗證。
“白盾”與《卡瑟蘭伯的集市》
《卡瑟蘭伯的集市》是一首最早應大約被創作於第二紀元中晚期的民歌謠曲,是莫托蘭德歷史上可考的年代最早的以通用語創作的民歌。這首民歌的措辭和用語帶有濃厚的古代東布里達人的語言習慣和風格,從其內容描述來看,歌中所講述的故事的背景年代,亦明顯是處於魔血邦國統治西大陸的時代。
在第二紀元的中期,隨著阿門諾傳奇五帝中的第三位,靖亂者康斯坦丁終結了四僭主內戰並實行改革,阿門諾危機暫時得以終止。而此時魔血邦國已經在西大陸站穩了腳跟,考慮到帝國已在內戰、經濟危機以及一度層出不窮的奴隸起義及公民暴動中元氣大傷,康斯坦丁大帝放棄了嘗試直接在短時間內以武力驅逐西大陸魔族的選項,轉而選擇采取了承認現狀的穩妥策略。康斯坦丁沿著與今日深紅王國國界相近的界线,構築和布置起了一道阻擋魔血邦國擴張侵略大陸腹地的西部防线,並積極聯絡星輝王庭與漢威諸城邦協助,嘗試對西大陸的魔血邦國形成海陸三面合圍之勢。
而在西部邊疆的行省,多達百萬之數的東遷布里達人終於在康斯坦丁大帝的諭令下被正式全體公民化,授予完整的帝國公民權。考慮到布里達人與阿門諾帝國相異的獨有文化習俗和軍事傳統,康斯坦丁大帝將東遷布里達人中的入伍青壯年單獨編組成了一支特殊的軍隊,這支完全由布里達人組成的軍隊被帝國命名為“白盾輔助軍”,其標志性象征便是軍士幾乎人人皆佩帶的白色盾牌。後世以懷亞特家族為首的白岩公國諸貴族,其祖先大多便是出身於白盾輔助軍中的戰士和軍官,而初代大公高文•懷亞特則是白盾輔助軍的軍團長之子。
而《卡瑟蘭伯的集市》一曲所講述的故事,便是發生在阿門諾帝國與西大陸魔血邦國對峙時代的,一位牧羊女和一名白盾軍士兵之間的愛情悲劇和生死離別。
莫托蘭德的劍
劍是莫托蘭德人類數千年以來最青睞的衛體冷兵器之一,而劍在漫長的兵器發展史里亦演化出了許多不同的分支類別。在莫托蘭德世界,人類大致將劍按照如下形制標准和特征分為了若干個主要類別[1]:
短劍:刃長約45公分~60公分的一種短柄單手劍,曾經極大幅度地流行於第二紀元,阿門諾帝國的軍團戰士幾乎人人都配有一把這樣的軍團短劍,一般需要配合盾牌來使用才能發揮出最佳效果。但在第三紀元的今天,類似的短劍已很少會見於軍隊會戰的正面戰場之上,僅有少數傭兵或者暗殺人員會在特定場合用以個人使用。
騎士單手劍:刃長約75~85公分的一種短柄單手劍,主要流行於第二紀元的布里達騎士之間,是當時布里達騎士的標配武器,和阿門諾短劍一樣,通常需要配合盾牌來使用。在第三紀元這種武器同樣也已基本完全退出了戰場,一般僅作為部分騎士貴族的收藏品存在。
手半劍:刃長和騎士單手劍相差無幾的一種劍,但劍柄要比騎士單手劍長上許多,劍身重心結構亦有較大的差異。手半劍的特點是既可以單手使用也可以雙手使用,通常被認為是由單手劍發展演化而來。手半劍在第三紀元是最為流行的劍類武器之一,上至貴族騎士下至傭兵士卒皆有大量的裝備使用。
騎士長劍&騎士雙手劍:刃長約90~120公分左右的一種雙手劍,大幅流行於第三紀元的騎士之間,和手半劍並列為第三紀元的騎士最常用的衛體兵器。騎士長劍通常需要雙手使用,但也存在有極少數單手使用的例外。
雙手長劍&超長雙手劍:刃長超過120公分以上的雙手劍,150公分左右的規格較多,個別刃長甚至可達到180公分以上。除去顯著比其他劍類更長的劍刃劍柄以外,通常還會有極寬的劍格護手。這種武器的使用者一般皆是軍中勇壯健銳之士,軍隊經常會專門訓練和編組使用雙手長劍的兵種部隊。使用這種武器的傭兵和平民軍士相對更多,但騎士之中也不乏鍾愛雙手劍術者。此外,莫托蘭德的雙手超長劍還被依照劍身寬度和重量被進一步地分為了三個種類。劍刃寬度和普通長劍手半劍相差無幾的被稱為雙手長劍;刃寬達到其他普通劍的一倍左右,重量在一定范圍內顯著重於雙手長劍的被稱為雙手大劍;而最後一類則是刃寬可達人的一掌寬左右甚至更寬更重超重長劍,被稱為雙手巨劍。大劍和巨劍一般只有黑水強化過的戰士和騎士才有可能自如使用。
莫托蘭德的語言
在莫托蘭德,較為重要的語言主要有如下幾種:
高等精靈語[2]:高等精靈所使用了超過一萬多年以上的語言。高等精靈早在朦朧紀元晚期,第一紀元前5000~6000年左右就已經發展出了相當成熟的文明,那時的高等精靈建立有多個部族王國,並已經開始用文字記錄和書寫歷史。莫托蘭德現存年代最早的高等精靈語文獻便是書寫於這個時代。高等精靈語是第一紀元時代的大陸通用語,並直接和間接影響了諸多人類語言的發展。高等精靈語演化出的一個主要分支是卓爾精靈語,高等精靈與卓爾精靈的分裂發生於第一紀元元年前後,雙方在之後的八千多年里一直處在完全迥異的信仰、文化、風俗及生活環境之中,因而語言也產生了相對較大的分化;但整體上來講,第三紀元的高等精靈與卓爾精靈仍然可以直接以各自的母語進行交流而基本做到無障礙。而弦月、翡翠、星輝等高等精靈分支之間的方言差異就更加細微了。
古希格羅斯語:第一紀元時代的人類城邦通用語。第一紀元時代人類曾發展出的數個最為強大和繁盛的城邦及王國,皆是使用希格羅斯語的國度。光輝教廷的宗教典籍《聖輝約經》最早版本的原典亦是以希格羅斯語寫成。但希格羅斯語在第二紀元開始就已逐漸走向沒落,在第三紀元時基本只有光輝教廷的神職者和神學家會學習和使用古希格羅斯語。不過希格羅斯語的少量詞匯和發音特征仍在今日莫托蘭德南部各國的方言中有一定的遺存體現。
阿門諾語:阿門諾帝國的官方語言,第二紀元時代實質上的大陸和人類通用語。阿門諾語在第二紀元隨著帝國的擴張曾盛極一時,傳遍了整個大陸。在第二紀元,幾乎所有的人類民族都會學習阿門諾語,就連許多被征服民族的貴族都以說阿門諾語為榮。不過由於阿門諾語的詞匯及語法規則相對較為繁雜,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從第二紀元的中晚期開始,其地位在帝國社會的下層民間開始逐漸被興起的通用語所取代。到了第三紀元的今天,雖然仍然很多人都會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學習和使用古阿門諾語,但已幾乎不會有人以阿門諾語作為自己的母語或者日常會話用語。
大陸通用語:准確地說,今天的莫托蘭德通用語應該被稱為“第三紀元大陸通用語”或者“低等阿門諾語”。通用語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經過了大幅簡略化和通俗化的阿門諾語,誕生和發展於第二紀元的中晚期,並最終以自下而上地方式逐漸取代了阿門諾語,成為了第三紀元人類的通用語。在第三紀元的莫托蘭德,絕大部分人類的母語都屬於通用語。通用語在莫托蘭德的各個地區至少演化出有數十種不同的方言,但文字和書寫系統高度地統一和相通。
盧基尼語:一種由矮人所發明的古老語言,被矮人及一些與矮人有著較深淵源的族群所使用。盧基尼語曾是矮人的母語和標准語,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其日常標准語的地位最終卻逐漸被矮人自己所拋棄;取而代之的則是今天高度通用語化的矮人方言。在第三紀元的今天,盧基尼語僅被矮人作為一種學術語言所掌握,用以學習和研究符文鍛鑄工藝。但在大陸東北角,昆耶達山脈下的雪山部族人類和冰原巨人,卻仍在使用盧基尼語作為自己的母語和日常語言。他們也是大陸上現存的唯一會使用盧基尼語作為生活用語的族群。
魔爾古語:原本是在第一紀元時,曾經廣泛流行於當時大陸北方各個族群中的一種古老語言。而這種語言的使用者,絕大多數在後來都成為了撒拿寇爾的追隨者;因而最終成為了魔血種族和墮落人類的通用語言。高等精靈將之稱為“黑暗語”或者“不詳之語”,在王庭的黃金世界樹下,若非是獲得了特殊許可,否則任何說出或者寫出魔爾古語的行為皆被視作觸犯禁忌和褻瀆,會受到來自王庭的包括不限於被永久驅逐出黃金世界樹領域在內的一系列懲罰。
[1]注:與現實歷史上西方古代劍類武器的分類和定義並不完全相同,請勿直接代入史實。
[2]注:由於作者姿勢水平太低而且還是條懶狗,所以文中出現的高等精靈語台詞是直接抄的《魔戒》里的辛達林語,而且由於作者並沒有搞清楚辛達林語的語法,所以很多是靠查英文——辛達林語詞典然後逐詞迫真拼湊的;但此舉並不代表本作設定的精靈語=辛達林語,望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