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穿越 一個太監闖內宮(後宮佳麗三千人)

第一卷 第95章 金鑾寶殿

  見首領一死一逃,參與叛亂的眾軍兵也都徹底消失了戰意,丟下刀槍,任由涌上來的士兵把自己捆起來,有的親兵一邊被捆,一邊還在微微冷笑道:“老子死也沒什麼,只要王爺能離開,他日回來,老子的仇,他一定會替老子報回來!”

  負責看押他的官兵見他嘴硬,先一腳踹了他個嘴啃泥,又隨手抓起泥土,塞滿他一口,按在地上狠狠痛揍了一頓。

  嚇得其他叛亂的士兵,都跪倒乞降,再不敢亂說亂動,免得惹來強烈的報復。

  戰場上,亂勢漸平。

  投降的叛軍士兵在眾軍驅趕下,漸漸匯聚在一起,抱頭坐地,聽候發落。

  只有那些禁軍將領,拍馬滿場飛奔,滿臉惶急恐懼之色,對圍上來的軍將們打躬作揖,哀求他們暫時不要鎖拿自己,手中拿著一個個的小小木人,奔到金陵城下,卻被守城士兵們舉起鋒利長槍擋住,喝令他不得靠近。

  眾將急得面色大變,跪在城下,望著城頭叩首哀告道:“安南將軍,求你大發慈悲,救末將一家性命!妖道東魍子施了法,控制了末將親人,現在妖道既死,只有你才能救得他們了!”

  想到自己這些天來在妖人控制下,吃不好睡不好,提心吊膽,擔驚受怕,現在已經成了叛逆,說不定便會被滿門抄斬,眾將跪在城下,痛哭失聲,叩頭不止。

  看他們哭得可憐,李小民終究忍不住動了惻隱之心,撫扇嘆息道:“罷了,放他們上來!那些小木人,都要呈上來交給我,千萬不可以弄壞了!”

  眾將聞言,如蒙大赦,個個喜動顏色,連忙跑進城門,上了城去,拜倒在李小民面前,重重叩頭,哀告道:“求將軍救小人家人性命,小人定當結草銜環,報答將軍活命大恩!”

  李小民緩步上前,親手將他們一一扶起,接過他們惶恐呈上來的木人,喝令他們退後,自己拿著木人,走到眾將家人面前,拿起一個木人,問道:“這是誰的?”

  一個將官慌忙上前拱手,道是自己家人的,並指出一個昏迷不醒的老頭,惶聲道:“這便是家父,年紀如此大了,還要受這般折磨!”言畢,不由垂淚。

  李小民手執木人,口中念念有辭,暗自催動仙力,向木人上行去。

  木人之上,釘著七彩鋼針,在他仙力驅動之下,彩針輕輕顫動,忽然噗噗一陣亂響,被仙力激得跳了起來,墜落於地。

  一縷生魂,飄飄蕩蕩,自木牌上升起。

  李小民運起目力,凝神看去,卻見此人,正是那老頭相貌,滿臉迷茫之色,似不知該往何處去,便伸手一指,喝道:“咄!魂靈歸位,不可擅離!”

  他的手指,迸發出一縷微光,直射那老頭肉身額頭之處。

  那生魂得了這縷微光指引,緩緩向前飄去,直透入老頭眉心之處,倏地鑽了進去。

  再看那昏昏沉沉的老者,驟然驚醒,滿臉亦是茫然之色,四顧一番,忽然看到面前禁軍大將急切的眼神,一把抓住他,驚道:“兒啊,為父這卻是在哪里?”

  那禁軍大將喜極而泣,父子倆抱頭痛哭。

  別的將領見李小民救了一人,慌忙再度上前跪拜,求他好人做到底,千萬不可把別人給忘了。

  李小民拿著木人,一個個地救治過來。

  忙了半晌,終於將所有被東魍子妖術攝了魂魄的人救醒。

  眾將與親人抱頭痛哭,哀傷不已。

  有幾個禁軍大將,已有親人喪生於東魍子手中。

  幸好別的親人,還未曾遭到毒手,抱頭痛哭時更是哀痛,對錢松等人恨之入骨,只恨李熊逃走,否則自己若逮到他,哪管他什麼皇子不皇子,一定要讓他飽嘗自己老拳的滋味!

  戰場之上,已漸趨平靜。

  除去一部分禁軍在錢松忠實家將的帶領下趁亂突圍潰逃,其他的禁軍,大都跪地乞降,被後面趕來的西北兩路大軍,會同御林軍、衛戍軍,將他們驅到一處,看管起來。

  望著戰場上順從地低頭走著的大批降兵,李小民悠悠長嘆,知道這一場亂勢,終究是平定了。

  大唐皇宮,金鑾寶殿。

  文武百官在安南將軍李小民的帶領下,在大殿中跪滿了一地,恭恭敬敬地向上叩頭行禮,山呼萬歲。

  在上方,寶座卻是空著的。

  大唐皇帝李漁,經歷了多次驚嚇,已經奄奄一息,眼看著就快要氣絕身亡了。

  現在,朝政都由周皇後作主,眾官行禮的對象,只是周皇後一人而已。

  雖然在前面跪著,帶領眾官行禮的是一個太監,百官卻無人敢起輕視之心。

  由於左右二相俱亡,而秦援亦因急怒攻心,受了風寒,現在正在家中養病,三派都群龍無首,朝中隱然已由最受周皇後寵愛的安南將軍李小民為尊。

  而他在此次平亂之中,立下了天大的功勞,文武百官,也都心服,無人敢與他爭搶位置。

  母儀天下,端麗萬方的周皇後,威嚴地坐在寶殿之上,珠簾之後,輕啟櫻唇,嬌聲道:“眾卿平身!”

  李小民率領百官拜了幾拜,站起身來,與他們分列兩旁,持笏恭立。

  他站在百官之前,持笏悄悄向上看去,卻見珠簾之後,麗人儀態既威嚴又性感,想起昨夜平亂之後,她曾在自己身下哭泣呻吟著,卻仍是不停地與自己瘋狂交歡,以驅散巨大的壓力帶來的恐懼痛苦,不由心中滿是憐惜之情。

  可是能與尊貴皇後偷情的興奮,又忍不住從他眼中流露出來,臉上卻還是一片恭敬之情,微微低著頭,絲毫沒有一絲異狀現出。

  周皇後凝起美目,掃視著下面恭立的文武百官,心中暗嘆。

  在這些人,有多少人是真正對自己忠誠的,一旦亂起,他們還能保證不會倒向另一邊嗎?

  她的目光,落到李小民身上,眼神微微一熱,知道只要有他在,便一切都不用擔心了!

  無論如何,都要努力拴住他的心,以保住周氏一族的權力地位,以及親生孩兒的太子封號!

  即使為了討他的歡心,犧牲一切,也在所不惜!

  想到自己將要對他做的事,周皇後威嚴玉頰之上,不由有一絲羞紅悄悄泛起。

  努力壓抑著狂亂的心神,周皇後低咳一聲,輕啟朱唇,下令將百官之中,幾個依附於錢松的官員,當堂拿下!

  宮廷侍衛如狼似虎地踏上殿來,將幾個哭喊叫屈的大臣們揪去烏紗,按在玉階之前,聽候周皇後發落。

  周皇後用冷漠的目光看了那幾個官員一眼,喝令將他們打下天牢,來日交由大理寺審理發落!

  侍衛們躬身聽令,不顧幾名大臣哭喊,硬將他們揪下殿去,用鎖鏈鎖住,拖了下去。

  眼見昨日同僚,今天便淪為階下之囚,眾官雖然與他們大都是政敵,也不禁暗生兔死狐悲之感。

  看著下面悚然驚懼的大臣們,周皇後淡然微笑,輕啟朱唇道:“各位卿家不必擔心,這都是錢松等亂臣賊子誤國,與眾卿無干。”

  眾官回過神來,慌忙躬身,只道這些人與錢松糾結,妄圖反叛朝廷,現在的下場都是咎由自取,罪不可赦!

  李小民站在百官之首,側頭淡淡地看了一個依附於自己的吏部侍郎一眼,那侍郎容甫心領神會,持笏出列,躬身奏道:“啟稟皇後娘娘,周相爺已然被亂賊錢松所害,朝廷中無人主持政事,將來若有緊急公務,只怕不妥。還望娘娘指出一位大臣來,由他署理公務才是。”

  周皇後美目閃動,看著下面躬身上奏的侍郎容甫,淡然道:“既然如此,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容甫本是一個毫無實權的京官,為人倒還精乖,只是沒有什麼靠山,因此一直都不能飛黃騰達。

  前些日子,都是靠了李小民的推薦,才坐上了因間諜罪被誅殺的談宋明的位置,對他感恩戴德,已是一心要抱住他這根大樹往上爬,當即朗聲道:“稟皇後娘娘,安南將軍李大人,英勇機智,文武雙全,這次平定亂賊,全靠李大人之力!有大功於國,若不加賞,只怕天下人因而寒心。依微臣愚見,若要管理大唐政事,非李大人為主不可!”

  在殿下,眾官聞聲錯愕。

  太監當政,這可是大唐未曾有過的,若是讓一個小太監當上了相國,不管是左相右相,都會讓外國人嘲笑大唐無人了!

  還未有人上奏反對,便見十數名官員出列躬身,持笏齊聲奏道:“容大人所言極是!李大人才學出眾,政事通達,以李大人主持政事,微臣等心服口服!”

  這些人,便是依附於李小民的那一派官員,大都靠著李小民的保薦,得以得升官職,因此都對李小民感恩戴德,現在見他得勢,自然要出班保奏,在他鞍前馬後效力,將來可望成為他的親信,那便更是前途一片光明了。

  接下來,又有十幾員武將出班保奏,拍著胸膛保舉,只說現在秦老將軍既已生病休息,金陵城內外的軍隊須得交由安南將軍統領,才能保證錢松的余孽一黨不會趁亂危及社稷。

  也只有安南將軍才能讓眾軍心服口服,若換了別人來帶兵,自己第一個不答應!

  在戰後反正的禁軍將領們也都出班跪下,哭訴自己被錢松挾持了親人,不得不附逆造反,罪孽深重。

  幸得安南將軍不記舊惡,不但上奏皇後赦了他們附逆之罪,反而以德報怨,救了他們的親人,這等恩德,實乃天高地厚。

  眾將願以死保奏,只願安南將軍這等仁義之人掌管政事,必是大唐百姓之福!

  而自己若還有機會從軍,便是做個步卒,也心甘情願在安南將軍馬前效力。

  若有人敢對安南將軍不利,自己便是不要了這條性命,也要與那人拼個死活!

  文武百官自二相亡故,現在已是失了主心骨,見眾將如此說,更是茫然無措。

  眼見得御林軍、衛戍軍的將領都唯李小民馬首是瞻,而禁軍在整編之後的軍權也已被他掌握,那些禁軍將領現在更是把李小民當救命恩人一般看待,誠心敬服。

  在這一片混亂的局勢中,李小民已經是掌控了金陵城的安危,若有誰對他不利,只怕不用他動手,便會有亂兵出沒,趁著一片混亂,殺掉個把朝廷命官也算不得什麼,只要栽在錢松余黨身上就可以了。

  文武百官既混到這個份上,也都不是傻瓜,便是原想要出班爭上一爭,不要太監當政的,也都把脖子一縮,悶聲不響,免得被人箭射了出頭鳥。

  況且百官之中,大多是周氏門生。

  現在見周皇後優待李小民,也不願與李小民為敵。

  除了周泰一脈的官員之外,還有些錢松一黨的官員,僥幸沒有被抓去坐牢,也都在暗暗盤算,是不是該改換門庭,投靠李小民,以保住身家性命。

  只要這官能做下去,便是投到李小民門下做個門生,也遠遠勝過滿門抄斬的下場。

  其中聰明的,慌忙出班,躬身持笏上奏,只道安南將軍勇武剛烈,政事亦練達至極,提出的見解常令眾官嘆為觀止。

  若能在李大人的帶領下為國出力,皆是眾官平生之願!

  周皇後舉目掃視,但見大殿之上,倒有一小半官員武將在替李小民說話,其他的官員也都閉口不言,竟無一人膽敢出聲反對,不由芳心竊喜,微笑道:“眾卿暫且回班,本後知道了。”

  她抬起美目,凝視著殿上謙恭而立的安南將軍,朱唇微啟,嬌聲喚著情夫的名字道:“李小民聽封!”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