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頭不應,大家都以為她害羞不好意思開口。
家中特意給幼金留了屋子出來,待晚間的時候幼金解了發髻准備睡下,陶母私來與她說話。
要說還是這當母親的最了解女兒,幼金在桌上的表情,陶母已瞧出幾分。
她想不通,女兒既已跟了那般富貴的相公,且相公還願意八抬大轎來迎她,她如何的還會有些不樂意。
按著兒媳的說法,那相公當初在永安就看上幼娘了,全家都覺得,當初齊圭退了婚事,保不齊就是人讓的。
“兒你與娘說說,你可是心中有事?還有你當初不是有孕了,孩兒呢?你哥哥回來也不說聲,只道你過得好叫我們別擔心。”
陶母牽了她的手道。
“我跟孩子無緣。”
幼金輕描淡寫開口,遲疑瞬又道,“娘,國公府是什麼樣的人家,我們高攀不起,你們回永安去罷,那人的話你們就當未聽過。”
陶母倒沒想到幼金這樣的態度,她想了想:“可是那位貴人有什麼不妥?”
否則怎要娶自家的女兒的,這也不相配啊,聽說那貴人連公主都娶得,自家小門小戶,女兒連嫁個貧苦秀才都有些高攀。
幼金怔了怔搖頭。
陶母看著幼金這樣,才後知後覺發現她安靜懂事許多,小女兒的脾氣,周氏沒進門前,家里哪個不讓著她。
也不曉得經過些什麼。
這認知叫陶母一時眼眶發澀,竟不知道說甚好:“你先睡,娘也沒個主意,與你爹商量商量再說罷。”
誰想陶母剛跟陶父提了句,慣來沒沉過臉的陶父卻罵道:“蠢婦,婦人之見,這事怎能依著她!”
陶母與他生活了二十多年,從未紅過臉,家中也是大事小事做主的,哪受得了他這一番訓斥,當下翻臉:“我好好與你說話,你鬧的哪門子怪!陶祥!女兒可是從我肚子里爬出來的,她不願意嫁人,當姑子我養她一輩子,這話你以前可說過!”
陶父確實說過,他疼女兒,也沒那麼貪銀子,否則當初幼金留下的銀票也不會叫陶進寶帶到京師。
可……
“她糊塗你難不成也跟著發昏,你想大郎、二郎跟著賣一輩子傘不成……”
兩人這音越吵越大。
幼金住在後頭的屋子聽不見,可隔壁便住著陶進寶和周氏,陶進寶聞言也不管周氏赤腳衝出去道:“爹,娘,幼娘不願嫁不嫁就是!我們收拾東西回永安!”
“你老子還沒死,這家可輪不到你做主!”陶父氣得摔了只單靴過來。
陶進寶站在原地沒躲,靴子不偏不倚砸到陶進寶臉上,讓跟在他後頭的周氏瞧見。
“哎喲!這日子可沒法過了!沒法過了!”周氏一拍大腿喊道,人扭頭往後屋跑,“小姑你來瞧瞧!”
那邊幼金剛勉強睡著,聽到周氏的砸門聲,她穿了衣服出來,王婆已將門開了,還沒見到周氏的臉,就聽到陣哀嚎。
“幼娘,不是你嫂子我自私,你好歹為你兩個侄兒想想,他們可是你陶家的種,貴人相公說過要送你兩個侄兒去念書讓他們當大官,他們若出息了,你臉上也有光才是。”
周氏哭天喊地,如喪考妣似的。
她這麼一鬧,陶家爹娘和兄長都跑來,幼金看向幾人,對王婆道:“婆婆,你自睡去吧。”
陶母出聲:“幼娘你也睡去。”
“妹妹……”陶進寶待要出聲,讓陶父瞪了眼。
幼金看這情形哪還有不明白的,剛才周氏又哭了場,她想起那人叫自己回去算賬的話,笑了笑:“我許久沒家來,不如與爹娘兄嫂說說話。”
這話有什麼好說的。
幼金坐在那兒喝著臨安當地的龍井茶,沒這京師的茶淳厚要清爽些,她連喝了叁杯下去方說道:“娘你真是的,我又沒直說不想嫁,就是幾句玩笑話你倒當真了。說句不害臊的話,人已跟了他,他願意娶我,我哪會真拿喬。”
“小姑可不要怨恨我,剛才嫂嫂也是一時心急,怎麼都是為了咱陶家好,你當明白才是。”
周氏瞅著幼金,搓了搓手道,自己娘家還打算把弟弟也送到京中來。
“哪里會怪嫂嫂,大郎、二郎我也喜歡得緊。”幼金道。
陶父一聽道:“可不正是這個理,咱家雖不多寬裕,該准備的還是要備起。”
“旁的倒不用,被褥去街市上買就是,都有現成的,就是有一樣。”幼金頓了頓,“爹你將青涼傘的方子教我吧。”
陶父沒遲疑:“就是咱家根本沒個方子,都是手把手傳下的,而且幼娘你要那做甚?”
“那爹你明日將關竅告訴我,我記著便是,大抵我也知道些。”幼金直接答他的話,徑自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