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疑了良久,宮下北終於還是朝著梁家訓點點頭,示意他這個電話要接。
梁家訓這才將掩在話筒上的手拿開,順勢也將移動電話遞了過來。
宮下北拿過電話,放到耳邊,裝出一幅懶洋洋的口吻,說道:“我是赤本,藤田君嗎?”
“啊,赤本君,是我,我是藤田斌,”電話里,藤田斌急聲說道,不過,宮下北倒是覺得他說話的語氣中,似乎帶著幾分遲鈍,像是喝過酒一樣。
“有什麼事嗎,藤田君?”宮下北裝模作樣的打了個哈欠,問道。
“赤本君,我還是認為大和沒有走到窮途末路的時候,”藤田斌說道,“盡管最近幾年,大和的虧損很嚴重,最近又遭遇了信任衝擊,但僅從經營以及呆壞賬的問題上看,大和的情況並不是很嚴重,尤其是在城市銀行中,大和算是財務狀況比較好的一家銀行了。”
宮下北沉默不語,他就知道藤田斌還是不肯放棄,不過,冷靜下來,回想一番前世,當時的大和銀行貌似也沒有直接倒閉,而是死扛到了兩千年左右,最後,與幾家差不多的城市銀行合並了。
從性質上說,大和銀行與長信銀行並不相同,前者是一家地方性的城市銀行,准確的說,站在大和銀行背後的最大金主,是大阪地方政府,大阪地方政府甚至將大阪府金庫都交給了這家銀行來管理。
另外,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大和銀行的主要業務,或者說其拓展業務的重心,並沒有放在不動產投資領域,它的主要經營方向是信托,包括貨幣信托、土地信托以及養老金信托,另外,它還主營證券和外匯。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日本的不動產泡沫破滅風波中,大和銀行受到的衝擊並不是很大,其虧損主要還是集中在養老金信托、貨幣信托這兩方面,尤其是貨幣信托方面,由於最近幾年國際貨幣市場匯率跌宕,其遭受的打擊比較大。
另外,就是美國政府對其實施的制裁,在很大程度上,扼阻了大和銀行在海外的業務拓展,同時,也對其信譽度造成了巨大的毀損。
類似大和銀行這樣的城市銀行,一旦遭遇這種程度的風險,往往就很難扛下去了,為什麼弘毅會的人都認為藤田彬力圖挽救大和的想法是痴心妄想?
原因很簡單,就因為大和是一家城市銀行,在目前全日本金融行業普遍不景氣,所有人都需要來自央行的扶植的時候,這樣一家地方性的城市銀行,是根本沒可能得到大藏省救濟的。
說的更現實一些,類似長信這樣的銀行,一旦破產,很容易引發民眾的恐慌情緒,並將整個日本金融體系扯到崩盤,因為長信涉及到的儲戶利益太過龐大了,它破產所導致的影響非常深遠。
但大和銀行不一樣,別說現在央行在救濟各商業銀行的態度上持反對意見,就算是他們要救濟,大和銀行也只能往後排。
在宮下北看來,如今大和銀行唯一的出路,就是尋求合並,與另外某家存在業務互補性的城市銀行合並,用創設合並的方式將兩家銀行的優質資源整合在一起,組建一家全新的銀行。
不過,之前藤田彬已經有過明確的表態了,他不是不接受銀行合並,但卻在最大限度上保障股東們的權益,還要求在解聘員工的問題上形成一個協議,新銀行應該保留大和銀行現有職員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說實話,類似這樣的要求是不可能獲得滿足的,如果他不做出讓步的話,也不會有任何一家銀行選擇與他合作,相應的合並程序,也不可能在大藏省金融局獲得通過。
如今,這家伙再次打電話來,還在說這種事情,宮下北都感覺非常的不耐煩了。
“藤田君,”默默地聽著對方把話說完,宮下北才吁了一口氣,說道,“我認為你現在需要做的事情,是放下手頭所有的事情,好好的冷靜幾天,我……”
“不不不,赤本君,請聽我把話說完,”藤田彬打斷了他的話,搶著說道,“現在,我已經有了頭緒,最重要的是,橫山知事很願意在這件事上出些力,他已經聯系了奈良銀行、大阪銀行的管理層,並從他們口中得到了很積極的回復。”
橫山知事自然就是指的大阪府現任知事橫山諾克,這個家伙真的是無知者無畏,什麼事情都敢往里面插手。
至於奈良銀行和大阪銀行,也是兩家同樣性質的城市銀行,至於他們的經營狀況,嘿,與大和銀行比起來,無非就是大哥不笑二哥的樣子。
“我們已經商議好了,決定在明天晚上舉行一次會晤,”藤田彬繼續說道,“如今的談判意向,就是分兩步完成三家銀行的合並工作……”
隨後,藤田彬開始滔滔不絕的講,他們這個合並的計劃准備怎麼玩。
按照藤田彬的計劃,三家銀行的合並工作,將會在兩年內結束,第一步,先是由三家銀行共同以同比例出資,設立一家金融控股公司,將這三家銀行都整合到這個金融控股公司的名下。
說白了,就是將這三家銀行,都轉化為這家金融控股公司的下屬子公司,而且是完全子公司。
如此一來,這家全新的金融控股公司,將成為一家總資產將近40萬億日元的巨型金融公司,其抗風險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自然也能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投資者的信心。
實際上,三家銀行的整合,對於他們自身的資金狀況是不會有什麼直接作用的,畢竟在完成整合之後,他們的總資產雖然顯得龐大了,但不良債權、呆壞賬的規模,同樣也會變得更加巨大。
不過話說回來,在完成了整合之後,他們自然會展開一系列的業務分拆,一些重合的經營項目會被取消,大量冗余的職員也會被解聘,這本身其實就是一個淘汰劣質資源的過程,對於銀行的經營是有益的,至少能夠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按照藤田彬的說法,在完成整合之後,三家銀行僅僅在裁員一項上,就會減少不低於六千人的負擔,這其中節省出來的開銷,就是很大一筆錢了。
最重要的是,目前這三家銀行在國際上的風評都不太好,就拿美國的穆迪公司評級來說,三家銀行的信用評級都是“Ba”級,這個級別劃分,就是說這三家銀行都具有不穩定的特征,經營狀況不太好,一旦經濟情況發生變化,就沒有能力保證還本付息了。
這樣的評級對於一家金融機構來說是很要命的,它就像是一道攔水壩,將大量謹慎的投資者全都擋在了外面,只有那些做短线的投機分子才會前來光顧,而這類短期投資對金融機構來說,並不是優質的投資。
藤田彬他們構思的這個整合,就是為了應對較低的評級去的,他們沒有想過要拿到“A”,但若是能夠爬到“Baa”這個級別上去,對銀行的發展就非常有利了。
另外,三家銀行合並,盤子變大了,在同金融再生委員會進行談判的時候,也將會有更大的發言權。
至於藤田彬聯系宮下北的目的,則是有兩個:其一,他希望能夠得到弘毅會的認可,從而促使金融行業的同行們,在這件事上給予他們幫助,主要是給大藏省銀行局施加一定的壓力,促使銀行局給予他們合並的許可。
另一點,就是藤田彬希望宮下北能夠代為疏通,幫助三家銀行充足後弄出來的那個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通過那些美國信用評估公司的評測,擺脫低信用評級的不利局面。
當然,這些請托只是藤田彬單方面提出的,畢竟三家銀行合並的想法能不能成,還要看他們談判的結果,另外,也要看能不能得到大藏省金融局的許可。
銀行間的合並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並不是他們幾個高管湊到一塊商量一下,就真的能夠搞成的,就算是不考慮金融局的問題,銀行的股東們呢?
投資人呢?
他們的立場可是非常重要的,宮下北都不知道藤田彬能不能做通那些人的工作。
說實話,宮下北真的不想在這種事情上過多的插手,但考慮到對方的身份,尤其是這種合並的事情誰都說不好能不能談成,他最終還是答應下來,表示願意在這件事上給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放下電話,宮下北眉頭緊皺,他在思考藤田彬所提出來的這個想法。
說實話,盡管不是很看好藤田彬的構想,但這個不看好只是指的不看好對方的執行力,而不是不看好這個計劃本身。
在宮下北看來,這種尋求銀行間合並,從而增強抗風險能力以及市場競爭力的方式上,本身還是具備很大的可行性的。
從前世的記憶中來看,日本的很多金融機構也是選擇了這種方式來擺脫困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