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章 遇見劇情人物
就在陳賢選擇完了時!
死板莊嚴的機械聲響起道:“宿主選擇陣營2,當前日軍已攻占南京,正在剿滅剩余國軍,宿主需在南京生存一個月,離開南京城抹殺,救下一人獲得一點獎勵值,殺掉日軍一人獲得一點獎勵值,救下劇情人物獲得一百獎勵點,殺死劇情人物獲得一百獎勵點。”
“劇情已開始,請宿主做好准備。”
就在系統話音剛剛落下,陳賢還沒有回過神來的時候。
街尾已經有日軍注意到了陳賢。
由於選擇了陣營,此時的陳賢身穿國軍少校服裝,對於日軍來說,這可以算得上一條中小型的魚。
“キャプテン、ここに敵がいます。”一個小日本老遠就看見了陳賢,對著鬼子的小隊長喊了一句。
幸好,陳賢上次領取了一個百國語言技能,能夠聽懂。
意思就是小隊長,這里有敵人。
日軍最小的戰術單位是分隊,相當於中國軍隊的班。
每個分隊13人,包括分隊長、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
有輕機槍一挺,編制四人(組長、射手、兩名攜彈藥的副射手),這四人配備自衛手槍,在戰斗中有時也攜帶步槍(機槍射手除外);八名步槍兵,每人一支單發步槍。
特別加強的部隊中,加強班會多配置一個兩人攜帶的擲彈筒。
日軍的一個小隊,稍稍大於中國軍隊的排,一般由三個分隊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擲彈筒分隊構成,共54人。
加強配置時,每個分隊15人,加強一個擲彈筒,整個小隊62人。
而為了應付中國的游擊戰,日軍還曾有另一種小隊編制:每小隊6個分隊,每分隊8人,只有3個分隊配置機槍,全小隊50人。
在哪日本鬼子剛剛喊完,幾十竿三八大蓋對著陳賢開始射擊,同時歪把子機槍也架了起來。
這他媽的,哪里敢硬拼。
陳賢發揮自己的體質速度,立馬一滾,跑到牆壁邊,在跟著翻身躲過了子彈。
那一串的速度很是快捷,至少幾十竿三八大蓋沒有打中他。
陳賢並沒有小瞧日軍。
日軍《步兵操典》規定:新兵入伍以後每月用於實彈射擊訓練的子彈,步槍不得低於150發,機槍不得低於300發,每年用於訓練的步兵子彈則為1800發。
在這種嚴格要求和訓練條件下,日軍射擊水平普遍較高,通常每個中隊(連)優秀射手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英國軍事評論員給日本軍隊軍事素質的評價是:裝備B級,戰術水平A級,單兵射擊技術A級。
據一些抗戰老兵回憶,許多日軍士兵在乘車行進時舉槍射擊,仍能較准確地打中百米內的人形目標。
而普遍受過基礎教育的日本兵在受到長時間嚴格訓練後,對技術兵器的操作、保養水平更是遠優於中國士兵。
直到戰爭後期,日本在戰爭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兵源枯竭,不得不擴大服役年限,征召了許多“胡子兵”和“娃娃兵”,老的老,少的少,且訓練的時間、質量都不能保證,軍事素質就大打折扣。
那些子彈幾乎都是追著陳賢的身影打,沒有打中不是說日軍的射擊水平不行。
而是陳賢的反應速度更快快。
要是吃過雞或者玩過CF,CS的都知道,在敵人看見你的時候,幾乎槍口已經瞄准了你。
陳賢不可能選擇硬鋼,就著那些殘破的牆壁或者小巷飛快逃跑。
沒有槍的情況下,不可能是別人的對手,哪怕你搏擊技術再高。
幾乎是眨眼之間,陳賢的身影就消失了。
也幸好,到處都是大霧,那不是大霧,那是燃燒的煙塵讓陳賢的身影可以快速的消失,隱藏起來。
那個日本鬼子的小隊長氣的罵八嘎,抽出佩刀指著陳賢逃跑的方向喊道:“追いかけてくれ。”
此時,陳現已經憑借著身體素質,逃跑出去了老遠。
難度四級的電影就讓他逃跑,也難怪系統讓他選擇陣營。
陳賢左跑右跑,漸漸的迷失了方向。
畢竟這不是自己熟悉的街道,也不是自己熟悉的城市。
很快就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陳賢不敢再街道上停留,只好鑽進一個破敗的房子里。
深呼吸幾口氣後,陳賢這才查看著任務。
在南京城里生存一個月別以為很簡單,要知道,現在可是冬天。
1937年,12月13日冬季。
吃的喝的不說,光是天氣就能讓人凍死了。
而且系統也給出了任務,殺掉一個日本鬼子獲得一點獎勵點,救下一個人獲得一點獎勵點。
至於能賺多少,就要看自己的了。
他看了看自己的穿著,豁!好家伙,還是一個少校,軍銜不低啊!
四周偶爾響起槍聲。
陳賢剛想坐下來松口氣時就聽見嗒嗒嗒的聲音。
開始還以為是槍聲,但是陳賢蹲著身一看,缺見要一輛白色的馬,拉著一個木板,木板上馱著十幾個妖艷的女人。
那些女人手中都抱著東西,或琵琶,或行囊,或盒子。
等到馬車飛奔過去,陳賢嗅了嗅鼻子,空氣中傳來了濃重的胭脂味。
陳賢看著馬車離開的方向,剛要跳下來跟著馬車一起離開時,街上又傳來了聲音。
十幾個齊耳短發和穿著藍色襯衫裙的純正女學生們,正擰著箱子小跑著。
看到這一幕,陳賢幾乎是斷定了,這些人就是金陵十三釵中的女學生。
不出意外的話,她們這些女學生會在路上和那群教導隊的人撞見。
從而只剩下李教官一個人。
陳賢並沒有選擇和她們一起跑路,而是等到她們跑遠後,在尾隨著她們。
在原著金陵十三釵里面,教導隊明明有逃生的機會,可是卻把生的機會留給了這些女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