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穿越 穿越三國之愛江山更愛美人

第43章 遼東之戰

  袁紹與公孫瓚會戰易京之時,政治格局悄悄發生變化。

  安定、天水兩郡已落入曹操之手,劉備聯盟勢力范圍已減至七郡。

  其中實力最強者西涼馬騰,因曹操攻下天水、安定兩郡後直接威脅到西涼,故此易京之戰,馬騰不敢出兵。

  而漢中張魯因金旋得到西川後與其接界,更不敢輕動。

  濮陽太守劉岱、北海太守孔融均無建樹之人,在這風雲變幻、群雄逐鹿之時,深感才能淺薄,觀劉備其才可用,遂將軍權悉交給劉備。

  劉備此時掌三郡之兵二十萬,公孫瓚擁北平、襄平二郡之兵十四萬,樊稠、侯成兵六萬。而袁紹擁有五郡四十萬兵力。

  此時易京戰場兵力對比為,袁紹兵三十萬,公孫瓚兵二十六萬(公孫瓚十萬、劉備十萬、樊稠、侯成六萬)袁紹大帳中。

  袁紹召眾臣商議。

  時袁紹手下文武除袁尚、袁熙、袁譚,沮鵠、辛評、辛毗等在各郡駐守,大將顏良、文丑、張合、高干、呂曠、呂翔、田疇、張燕、陳震,謀士陳琳、郭圖、逢紀、許攸、田豐、王粲、審配皆隨袁紹在易京駐扎。

  袁紹道:“今金旋已得西川七郡,占地已達二十郡,幾占天下一半之地。近日曹操得天水、安定後勢力已達到九郡。而我等僅據五郡之地,若大敗公孫瓚,並得北平、襄平,然後攻劉備而取得北海、徐州、濮陽三郡,則我等勢力可達到十郡。如此可鼎足而立。但劉備援軍已到,兩軍兵力相若,諸位有何妙策?”

  審配道:“今彼三家合兵只有二十六萬,而我大軍有三十萬,況我軍顏良、文丑、張合等皆世之勇將,天下聞名。此戰必大勝無疑。然勝則是慘勝,主公損耗必大。現樊稠無地立基不得已而依附公孫瓚,此人貪財好利,若主公誘以高官厚祿,則此人必降也。臨場倒戈,彼軍必然大敗,而我軍損耗必小。”

  “計是好計,若彼能降,吾入朝保舉其封侯,上將軍。事成之後並許以萬金相謝。然誰可為使?”

  袁紹道。

  許攸起身出列道:“樊稠與攸有舊,攸願前往說之,不過此人貪繩頭小利,可先攜五千金與之,則達事半功倍之效也。”

  袁紹同意。

  及夜,許攸帶重金潛入樊稠軍營。到達軍營,許攸對守門兵士曰:“吾乃許攸,與樊稠將軍故交,請通報。”

  樊稠接報,迎進帳來。

  “向聞公在袁紹處,今來欲為說客否?”

  樊稠問。

  “此來為兩件事,一是救將軍一命,二是送將軍一場富貴。”

  許攸說。

  “噢,願聞其祥。”

  樊稠道。

  “公思明日決戰,孰勝?孰負?”

  許攸道。

  “未可知也。”

  樊稠道。

  “我家主公精兵將勇,手下多智謀之士,明日之戰必勝也。然與將軍有舊,故來報訊,請將軍好自為之。”

  許攸見樊稠沉默無語,又道:“明日之戰,即便是公孫瓚勝,然將軍士兵損折必多,公孫瓚等有城有糧,其士兵尚可補充,將軍現無立身之地,若士兵折損,則將軍何以自立?”

  “公有何高見。”

  樊稠感覺許攸所言很有道理。

  “若將軍明日戰場倒戈,袁相許將軍為列侯、封上將軍。並送上萬金,今先奉上五千金,事成後余金再付。”

  許攸說。

  “若如此,則稠聽從公安排。”

  樊稠被高官厚祿吸引住了。

  “明日可如此如此。”

  許攸將明日決戰時倒戈的一些細節問題又細細的交待了一遍。

  第二日清晨,公孫瓚升帳,劉備、樊稠分座兩旁。

  公孫瓚道:“今日接戰,我為中軍,請劉將軍為左翼,樊將軍為右翼。此戰若敗,我等根基皆失,劉將軍地盤恐亦成袁紹盤中餐也。因此此戰我等必須努力向前,才會取勝。”

  眾將起立道:“諾。”

  午時,兩軍對圓。

  公孫瓚知道袁紹軍中顏良、文丑之勇,遣將出戰必為所敗,也不答話,揮軍衝上。兩軍混殺。

  樊稠先頂不住了,樊稠率兵向中軍擠了過來。

  “公孫將軍,有緊急軍情。”

  樊稠大聲對公孫瓚說道。

  公孫瓚不疑有他,策馬靠了過去。剛到樊稠身邊,樊稠指向後方道:“中軍也頂不住了。”

  公孫瓚一驚,扭頭去看,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嗖的一下,樊稠手起刀落,公孫瓚一代勇將,竟死於小人之手。

  公孫瓚一死,樊稠倒戈,劉備獨木難支,率兵退往北平。

  樊稠指揮軍士打掃戰場,袁紹軍一名將官匆匆騎馬趕到。說:“袁相有請樊將軍。”

  樊稠自覺立了大功,不疑有他,只帶百余親兵,騎馬往袁紹帥帳而去。

  剛進帥帳,只聽袁紹說:“左右,拿下此賊。”

  樊稠未及反映過來,就已被擒下。

  “袁相這是何意?”

  樊稠急著嚷嚷。

  “汝無義匹夫也,公孫瓚等汝不薄,卻如此害他。來呀,推出去斬了。”

  袁紹道。

  樊稠這時才明白,現世報就是這樣快,他騙斬了公孫瓚,導致聯軍兵敗。

  但現在袁紹卻是卸磨殺驢,不僅利用他打了勝仗,而且現在還要兼並他的部隊,捎帶著把昨夜送他的那五千金也收回去。

  公孫瓚一定想不到替他報仇的竟是他的死敵——袁紹。

  袁紹這場大戰,殲敵三萬,俘敵四萬,加上吞並的樊稠的六萬軍,易京兵力已上升至二十八萬。

  大軍休整數日,袁紹命高干率五萬軍駐守易京,率大軍往攻北平。

  劉備逃到北平,聚得敗兵,尚有十萬,時公孫瓚之弟公孫越、子公孫恭見公孫瓚身死,袁紹又率兵來追,惶恐無計,求教劉備。

  劉備道:“現袁紹大軍二十三萬來攻,公孫太守新亡,軍心不穩,出戰必不利。不如棄城走襄平,若袁紹再派重兵來攻,可走海路到北海,徐圖恢復。”

  公孫越等回去准備,收拾兵馬錢糧,連夜撤出北平。

  而袁紹唾手得到北平後,調易京守軍守護,率大軍又往襄平攻去。

  劉備等見事急,與公孫越等沿海路撤到北海。遼東兩郡,已歸袁紹,袁紹分派官吏,派兵駐守。

  劉備見袁紹已盡得河東,不日定會攻打北海,安排防務,籌集糧草,忙得不可開交。

  公孫瓚次子公孫淵,年少勇猛。為劉備賞識,使其主持徐州防務。

  陳宮向在徐州,並未得劉備重用。

  待到遼東兵敗,籌集各地防務,劉備見陳宮處事陳穩,行事謹慎,思慮周密,與其深談,才知其為大才,拜陳宮為軍師。

  劉備此時占地三郡,有兵馬二十四萬。

  陳宮上任後,認為袁紹進攻必先下北海,命糜芳、糜竺率五萬兵駐守徐州,劉辟、孫干率四萬兵駐守濮陽,與劉備率公孫越、公孫恭、公孫淵、簡雍、陳登、雷薄、官亥、韓忠、龔都等將集眾兵十五萬駐守北海。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