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既然不曾憂慮,那又何須對策?”賈詡又補充了一句,有些賣弄的感覺在里面。
對於這種文人的賣弄,陸明是很不喜歡的,揉了揉腦袋,“文和,不妨把話說的直白一些,我聽不懂。”
面對如此直接直白的主公,賈詡都有些愣住了,一想也是,如果不是對方足夠直接和直白,他也不會轉投陸明麾下,哪怕是在董卓麾下,他也看到了對方的魯莽和小氣,跟著董卓無法成大事。
或許其他地方賈詡沒有把握,但是看人面相,揣測人心,這一點他還是有把握的。
“主公如今正是聖恩正盛之時,袁氏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派出小角色挑釁主公,尋找主公的破綻進行定罪。二是派遣人員進入隴西郡任職,來一招釜底抽薪!”
這倒是陸明沒有想過的,只是他思考了片刻,就很直接的說道,“第二點無需擔心,待我功成名就歸來之時,也是陛下需要功臣來為王子協立儲,無需擔心狡兔死走狗烹。哼,屆時袁氏不伸手則罷,伸手了,我就把他們的手都砍掉!文和,勾心斗角,我不如袁氏,但是很多時候,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規矩來辦的。”
當今天子是沒有立下王儲的,也就是立太子。
而按照規矩,都是立長子為太子。
只是何皇後的一系列操作,加上大將軍何進的倒台,都讓靈帝轉變了心思。
更關鍵的則是長子劉辯無才,這才是最致命的!
一個沒有才華的皇帝不可怕,但是如果沒有膽識和手段,誰也不敢把事情托付於他。
皇帝,不是阿貓阿狗都可以做的。
劉宏雖然混賬,但也知道,要是把皇位傳給了長子劉辯,那漢室江山不能說毀於一旦,至少也是會被釜底抽薪。
而陸明的話就很直接了,他不會管袁氏是不是釜底抽薪。
派遣和安插了多少人過去隴西郡,等到他從並州回來,對方聽話還好,不聽話的,全雞巴給他們剁了!
一個不留!
賈詡的表情變得嚴肅許多,攆著胡須,“主公,如此殺戮,掀起腥風血雨倒是不怕,只是還需小心無人可用的場面。”
“這倒是無妨,我已得知了紙張改良之法。制作出的紙張白淨柔滑,可以書寫。屆時將洛陽的藏書抄寫一遍,我們自己培養讀書人。”陸明說到這里的時候,壓低了聲音,“昔日楚漢爭霸,關中王不就是靠的廣積糧,緩稱王嗎?我們有的是時間,三五年足夠培養出需要的小吏和文臣了。”
賈詡和法正都是渾身一震,這麼大膽的說法,就差把造反寫在腦子上了。
“興百姓,亡百姓苦。這天下,如果人人安居樂業,黃巾也不會造反。在來的路上,可曾看到屍橫遍野?世家大族壟斷了權力,想讀書就得入世家麾下,權不過三代,三代必有亂。袁氏和楊氏都執掌多少年了,只要他們想,這江山是劉氏還是袁氏,還未可而知呢!”
“黃巾之亂,真的是張角掀起的嗎?這里有袁氏的推波助瀾,只有漢室崩壞,他們才有攝取皇權的機會和資格。人心崩壞,敬畏自然也就沒有了。呵呵,如今邊境地區,中山太守張純起兵造反,遼東響應,攜烏丸、鮮卑共舉大事,寇略青、徐、幽、冀、並五州,殺掠吏民,所至殘破。張純可是袁氏門生,沒有袁氏授意和支持,他一個太守可掀不起如此風浪啊!”
這里就有點陰謀論了,只是不管是不是,先把屎盆子扣在袁氏的腦袋上再說。
陸明要的就是把自己看透了世間的想法,原原本本的告訴兩位謀士。
將心比心,這樣才能做好萬全之策的准備。
賈詡一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連跪坐的姿勢都端莊了許多。
他的評價可是毒士,一言之計,拉開了漢室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漢室將傾,主公做萬全之策准備,種種過往,讓我茅塞頓開。既然主公有志於此,不妨從游俠里招攬一些人才充當耳目。”
“廣積糧這個策略不錯,只是需要有人鎮守隴西郡才行。”法正總算是反應過來了,好家伙,這密謀造反,還真是夠了!
只是他沒有反對,因為智者的眼里,漢室其實已經無法挽回了。
聲譽敗壞的差不多了。
這數十年來,買官賣官,搞得民不聊生。
買官的錢怎麼來?
肯定是收刮百姓回來,這樣才會引發黃巾之亂。
可以說,漢室是從骨頭里往外腐爛的,神仙也救不了。
加上還有世家大族虎視眈眈,哪怕是扁鵲來了,也要來一句救不了、沒救了、告辭的三連。
“我打算拍文和去駐守,我從這里調配二十個精兵還有一個豪傑給你。豪傑可以用來籠絡郡內游俠,以精兵為骨干組建一只部曲保護城池。之後的事情就交給文和打點了,對於當地豪強,能夠拉攏就拉攏,拉攏不了了的就殺了,土地資產充公,土地放在我的名下,招攬流民和貧困家庭屯田,一切以穩定屯田為主。”陸明的打算是把隴西郡當成工業之都,發展起來,鏈接中原和西域。
物以稀為貴,連通兩地的城市都會因此受益匪淺。
“在下領命。”賈詡深深一拜,心里也升起了一股豪情。
他也想辦事,只是需要一個機會和一個可以完全相信他的君主。
派給他精兵組建部曲,這不是監視和猜忌,反而是一種保護。
隴西郡殘破凋零,土匪和外族盤踞,沒有一點兵權,到哪里去簡直是找死。
這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賈詡是什麼人?
這點問題根本算不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