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穿越 縱橫秘史

第241章 二元論學

縱橫秘史 夢三城 3274 2024-03-05 16:21

  審判分為兩種:其一是人死之後第三天,由一位名為Daena的女神帶往“裁判之橋”接受審判。

  Daena為良知之意,審判之後,善人進入天堂,而惡人則進地獄,而善惡混雜的人,則進入第三境地,該地陰暗,沒有快樂,也沒有悲傷。

  其二是:所有靈魂在世界末日時都要最後受一次最後審判,人的靈魂可以蕩除罪惡而復活。

  瑣羅亞斯德的二元論學說對於以後在波斯和中亞地區流行的摩尼教,中東地區的閃族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中的異端諾斯替派,希臘羅馬哲學中的畢達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等都有過不同程度的影響。

  瑣羅亞斯德教的主要經典是《阿維斯陀》(Zent-Avesta)又稱《波斯古經》是研究波斯宗教之唯一典據。

  教義概括為神學上的一元論和哲學上的二元論。

  認為宇宙初期有善惡兩種神,善神為阿胡拉·馬茲達,意思為智慧之主、光明、生命、創造、善行、美德、秩序、真理的化身,惡神為安格拉曼鈕,是黑暗、死亡、破壞、謊言、惡行的化身,最後善神擊敗惡神,成為世界唯一存在的主宰,波斯古經除了記述伊朗的宗教神話、贊歌、禮儀、戒律外,還包括其民族起源、歷史、民間傳說、英雄史詩等內容;波斯宗教中對天使、魔鬼的描述以及其末世觀念和末日審判等之說,無疑都對當時的猶太教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後來更為基督教所繼承。

  阿維斯陀之意與印度吠陀相孩同,乃智識之謂,聖特為注釋之義。

  聖特語,即波斯古聖語,但此注釋書聖特卻是用帕拉維(Pahlavi)語言寫成,即波斯語。

  主要記述瑣羅亞斯德的生平以及教義。

  原有二十一卷,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後認為,信仰瑣羅亞斯德教的波斯人作戰太勇敢,故毀瑣羅亞斯德教所有經典,所幸存下來的阿維斯陀僅有一卷,而在希臘留有的一部完整二十一卷抄本後來散佚。

  在波斯薩珊王朝期間,瑣羅亞斯德教復興,這一卷《阿維斯陀》被拼湊、補齊成為二十一卷,但與原來的版本已不可同日而語。

  公元三世紀初安息王朝的伏洛奇薛斯一世曾下令重新收集、整理,把口頭流傳的內容用文字記錄下來;薩珊王朝建立後,這項工作又繼續進行,在沙普爾二世執政時期最後完成《阿維斯陀》二十一卷,該經主要記述瑣羅亞斯德的生平和教義。

  現有的《阿維斯陀注釋》為九世紀以後用中古波斯的帕拉維語(缽羅婆語)翻譯和寫作,由若干分散的經典匯集而成,分為六個部分:一、耶斯那,即祭祀書。祭司向神供獻祭品時所唱的贊歌,是《阿維斯陀》的主體;其中《伽泰》(意譯為《神歌》是整部經的最古部分,共十七章。它所使用的語言、韻律、格式與《阿維斯陀》其他部分都不一樣,主要是韻文。很多學者認為,它是公元前六世紀上半期或中期,甚至更早的作品,據說《伽泰》是瑣羅亞斯德本人說教的記錄,因此是教徒日常必讀的經文;二、維斯帕拉特,即眾神書,也稱為小祭祀書,內容是有關對各種守護神等的贊頌;三、維提吠達特,即驅魔書;四、耶斯特,即贊頌書,內容是對各種神祇和天使的贊頌;五、庫爾達,也稱“小阿維特斯陀”即短的贊歌或祈禱書;六、其他零星和片斷的頌歌,從內容看該經是波斯古代宗教神話、傳說、歷史等的匯集,有些在瑣羅亞斯德以前就已出現,瑣羅亞斯德教則根據自己的需要加以編纂。

  此外還有用帕拉維語、波斯語或印度地方語寫作的經典和歷史文獻:《那斯克》為《阿維斯陀》提要,成書於九世紀;《宗教行事》有瑣羅亞斯德教百科全書之稱,闡述該教哲學、道德和教史等,成書於九世紀;《創世記》描述世界的創成、被創造物的性質、善與惡、末世審判等,成書於九或十一世紀,現存有波斯和印度的文本。

  另外瑣羅亞斯德教徒從波斯遷居印度後用波斯語或其他文字寫作的《伊斯蘭的神學者》及《塞犍傳奇》(現存最早的是一千六百九十二年寫本)敘述瑣羅亞斯德教的分派和向印度次大陸傳播的歷史等。

  該教以光明之象征“火”為崇拜對象,火是阿胡拉·馬茲達的兒子,是神的造物中最高和最有力量的東西,火的清淨、光輝、活力、銳敏、潔白、生產力等象征神的絕對和至善,因之火是人們的“正義之眼”對火的禮贊是教徒的首要義務。

  他們不建神廟,不造神像,但有專職祭司,稱麻葛,是聖火與祭祀的管理人員,他們主持祭禮,行禮儀,敬奉聖火,使之長明不熄,在古波斯,聖火還有祭司、貴族、騎士和農民的等級之分,代表不同的權利。

  在伊朗、印度的拜火廟中都設有祭台,在教徒家中和工作場所也燃點聖火,點燃和保存聖火都要舉行繁復的儀式,並使用特制的器具。

  最壯觀的是在伊朗利用天然氣修建的神廟,四方的神廟四角有四根連接天然氣井的管道,在廟頂四角有四個日夜燃燒的火炬,日常點燃和保存神火要經過繁復的儀式。

  新生禮,該教規定男女到七歲(印度)或十歲(伊朗)時要舉行入門儀式,由祭司授與聖衫和聖帶作為教徒的標幟。

  聖衫用白麻布縫合,前後兩面象征過去和未來,含追思祖先、嘉惠子孫之意。

  聖帶代表正確的方向,用七十二支羊毛线織成,長度能圍腰三圈,七十二支象征《阿維斯陀·耶斯那》的七十二章,三圈指善思、善語和善行,聖衫和聖帶要終身佩用,以示不忘。

  清淨儀式通常可分為三種:小淨:教徒在起身、便溺、進膳前後要洗滌身體裸露部分並誦讀經文;大淨:在新生禮、結婚或分娩時要在祭司主持下進行全身沐浴;特淨:主要為將從事神職工作或搬運死屍者舉行,須有祭司二人主持,在一條狗的注視下,用水、砂、牛尿等進行沐浴,以此滌除心身汙穢和驅除惡靈,一般歷時九天。

  該教視水、火、土為神聖,故反對水葬、火葬和土葬而實行“天葬”(或稱鳥葬)這是波斯古代葬禮的遺俗。

  教徒死後,屍體要送入“寂沒之塔”塔一般建築在山丘上,塔頂安放石板,塔中有井,塔內分內中外三層,分別安置男、女和小孩的屍骨。

  舉葬時,神職人員與抬屍者將屍體赤身移至塔頂,聽任鷹鶩啄盡屍肉,然後將骨架投入井穴。

  該教認為“寂沒塔”為眾惡神嬉戲之所,信徒不得涉足該塔,凡接觸者必須行潔淨禮。

  事實上,寂寞塔在一九七八年就很少被使用了。

  此後所有瑣羅亞斯德教徒的遺體均被葬在寂寞塔前的墓地里。

  石窟瑣羅亞斯德教在薩珊王朝時盛行於中亞各地,世紀中葉穆斯林統治波斯、占有中亞後,大批教徒向東遷徙,新羅僧人慧超適路過中亞,在《往五天竺國傳》中記載:“從大食國已東,並是胡國,即安國、曹國、史國、石騾國、米國、康國……總事火祆。”

  當時中國新疆的高昌、焉耆、康國、疏勒、於闐等地也流行該教。

  在唐以前的中國的經典、史籍中,已可找到有關火祆教的記載。

  但一般認為,波斯於五百一十八年通北魏,與波斯鄰近的滑國(今阿姆河南昆都斯城)於五百一十六年通梁,這兩國皆信奉火祆教,因之火祆教傳入漢族地區的時間當在五百一十六年到五百一十九年間,火祆教崇奉之神在北魏、南梁時被稱為天神、火天神、火神天神或天神火神;到隋末唐初才稱火祆,以此表示它是外國的天神。

  該教傳入中國後曾受到北魏、北齊、北周、南梁等統治階級的支持,北魏的靈太後率領宮廷大臣及眷屬幾百人奉祀火天神,北齊後主“躬自鼓儛,以事胡天”因此,在京都(鄴,今河南臨漳縣)出現了很多奉祀火祆的神廟,一時蔚成風氣。

  北周的皇帝也曾親自“拜胡天”、“從事夷俗”從北魏開始,北齊、北周相繼在鴻臚寺中設置火祆教的祀官。

  唐朝在東西兩京都建立祆祠,東京有二所,西京有四所。

  在這些祠廟中“商胡祈福,烹豬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極一時之盛。

  另外,在絲綢之路上的磧西諸州也隨地都有祆祠。

  唐朝祠部還設有管理火祆教的祀官薩寶府官,主持祭祀。

  薩寶府官分為薩寶(中國史籍也稱薩甫)祆正、祆祝、率府、府史等,自四品至七品不等,由波斯人或新疆地區少數民族的信徒擔任。

  唐時中國疆域遼闊,海外貿易發達,唐王朝之所以采取這種措施,一方面是為了尊重外國僑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與波斯、西域諸國建立友好關系,有著政治和商業上的目的。

  唐會昌五年武宗在禁傳佛教和其他外來宗教的同時,火祆教也受到排斥,景教、摩尼教和祆教的許多祠廟都被拆毀,僧侶被勒令還俗。

  但至大中年間即弛禁。

  以後經五代、兩宋猶有殘存,民間仍有奉祀火神的習俗,在汴梁、鎮江等地還有祆祠。

  南宋以後,很少見諸中國典籍。

  以後,在中國內地基本絕跡。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