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殖民者不只是那些被殖民國家流放的窮人和受雇的小貴族,在古老的舊世里新世界是否存在智慧生命一直是個傳聞,盡管有謝拉格人和米諾斯人的傳說佐證,一切都依舊不明,直到一部分瓦伊凡人為了逃離貧瘠的土地向北方前進,他們終於確認了在海的對面有可以生活的土地和凡人,當新世界還有類人的事情被傳回舊世界,殖民國家開始盤算如何對付這些廉價勞動力,拉特蘭人則希望把它們的意識形態同化成“更拉特蘭化的思想”,這使得各國在系統性迫害並把異教徒、窮人等社群驅逐到新世界前,拉特蘭已經有大量教士和各國的早期殖民者(或者這時候該稱為地質勘察員)一起前往了這片土地。
受制於維多利亞人、高盧人和伊比利亞人甚至擴散到了殖民地上的帝國霸權爭端,拉特蘭人不得不提早深入新世界,避免被這些不斷嚷嚷著稅收、土地和地契的帝國主義者卷進他們的武裝衝突,這種行為顯然不怎麼理智,傳播福音的路上滿是困苦,沒有多少信徒能活到針對新世界的圈地運動結束,蜂窩州的前身就是其中一部分幸運的信徒建立的,據說他們同土著在渾身泥土、飢渴疲憊的時候發現了這里,正似先民神話中偉大的摩西帶猶太人渡過大苦湖,情不自禁的撲進了沒有源石結晶的水中,和土著打了整整一天水仗才搭起定居點。
隨著時間發展,殖民地漸漸擴張,事實上這里不適合脫離移動區塊發展,過度泛濫的沙漠化和大量山脈控制著許多土地,但卻又有河流從山脈與高原間穿過,山脈雖然干擾了天災的正常發揮,可它沒有對抗北風的能力,這也使得冰原根據季節泛濫。
這種不適宜生存的環境同樣毀滅了訊息交流,拉特蘭人、土著人和陸陸續續迷路來的殖民者之間形成了獨特的鄉土文化,這一切與他們的小農經濟和日漸扭曲的、同意識形態緊密相連的新異教混合起來,許多試圖在當代創造新文化的新文化主義者夢寐以求的產物在這種環境下誕生,它摧毀了拉特蘭文化、土著文化和殖民者的文化,毀滅了所有人的民族文化,形成一種“蜂窩州文化”,這在新世界是十分常見的,但它們大多不具有蜂窩州人對文化的深入骨髓的認同。
在新世界殖民的中後期,蜂窩州迎來了全副武裝的殖民者入駐,昔日的外來者與土著已經形成了高度認同,以至於大多殖民者無法理解他們為何同仇敵愾的“保家衛國”,不過這對維多利亞人並不難理解,不如說他們的意識形態完全可以解釋一切的發生,經過維多利亞人瘋狂的屠殺,蜂窩州陷入了危機,而早就打算給維多利亞添堵的伊比利亞人和高盧人宣稱要保護蜂窩州的“天賦人權”,在半年的殖民地爭端中,並非陸權國的維多利亞人不得不對付伊比利亞人的海權壓制和以陸權著稱的高盧人的可怕陸軍,最終維多利亞人放棄了蜂窩州的控制權,伊比利亞人則將這塊貧瘠的土地塞給了高盧人,直到高盧皇帝賣土時被賣給聯邦。
哪怕是在移動區塊落地,蜂窩州人依舊沒有被高盧人或哥倫比亞人成功同化,他們就和好朋友州一樣堅持著獨立的文化系統,不論是文化還是宗教中的那些具有小農風格的產物:一夫多妻制、再洗禮、思想自由、保守主義的穿著打扮和飲食等特征,顯然可以源源不斷的把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同化成“蜂窩州人”,這些死硬派時至今日還是在移動城邦上過著憨厚淳朴卻有排他性的生活,當哥倫比亞內戰開始的同時,幾乎沒有任何抵觸,這些蜂窩州人向聯邦緊急狀態委員會——也可能僅僅是那位白色的沃爾珀不朽者,她確是人間真神——宣示效忠,這塊土地仿佛成了她的士兵倉庫,他們堅定的維護這個軍政府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