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純愛 天水風華錄

第20章 第十六章 出事

天水風華錄 我不叫封神 2670 2023-11-17 17:06

  “哎哎,你聽說了嗎?趙家的小公子,出閣回來了!”

   “啥,你說趙靈啊?我記得他不是幾年春上才出去的嗎?這才幾個月啊,怎麼就回來了?”

   “嗨呀,不瞞你說,朝廷那邊啊,出事兒啦……”

   (劇情跳得可能有點快,但也沒辦法,畢竟咱這是一部“那種”作品,一切劇情都得給“那方面”情節服務的不是?)

   ……

   光陰似箭,一晃幾個月過去,趙靈在鐵劍門每日煉煉丹藥,侍弄侍弄花草,藏經閣里閒讀幾本古籍,日子過得倒也逍遙自在。

   自從“回氣貼”事件之後,趙靈從此便有了分寸,像是那般震動宗門之事也是再沒有發生過。

   此後趙靈的表現可謂“中規中矩”,老老實實煉丹,按時交藥,丹品的成色也是參差不齊,終是漸漸在人們的目光中“泯然眾人矣”了。

   這正是趙靈想要的;他費了好大的功夫才漸漸從視野的焦點中脫身而出,重新回到一個不被人注意的“小透明”,這也是為了他的安全考慮最好的做法。

   只不過,趙靈的煉丹術,暗地里已經進展到了何等地步,也就只有趙靈自己知道了。

   但是,在趙靈眼中所謂的“泯然眾人”、“不被關注”,落在旁人眼中,依然是“年僅六歲便躋身水房乙字號的煉丹天才”。

   是故,趙靈的這次“回家省親”,自然是引起了青城山當地大大小小龍頭勢力的密切關注。

   ……話分兩頭。趙靈此次突如其來的回家省親,其真相,原是和朝內的一場“政局地震”有關。

   現在,但凡是聽說過青城山這麼個犄角旮旯的偏僻地方,還有著這麼一支姓“趙”的宗族的人,便肯定也聽說過,他們與如今在大玄皇朝內如日中天、權傾朝野的柱國趙氏之間有所關聯。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本來以趙靈家的實力,想要攀附上鐵劍門,可謂是千難萬難;但趙靈年紀一到便順理成章地取得進入鐵劍門修行的資格,其中自然是少不了京城趙氏的關系。

   這麼說吧,鐵劍門是鐵了心地要巴結趙柱國趙夔胤,甚至不惜年年自降身份向青城趙氏這麼個小門小族示好,但這份“心意”是否傳達到京里,誰也說不好。

   饒是如此,今年趙靈出閣這事兒,鐵劍門還是表現出了高度的關注,否則以趙靈的身份,哪怕他失蹤十年,也未必能讓鐵劍門出動一個人找他。

   這就是趙夔胤的威望。

   但現如今,曾經這位權傾朝野、熾盛一時的趙柱國,竟也是被卷入到一場不小的政治風波之中。

   要說起這件事情的起因,仍然是和大玄皇朝的“老朋友”,近千年都陰魂不散的“牧狄”之禍直接相關。

   “牧狄”,是大玄皇朝內部對於活動在皇朝邊疆大大小小幾十個部落的統稱,他們有著一套獨特的修煉方式,信奉祖神,巫術當道;他們相信通過某種神秘的圖騰可以與無盡虛空中的祖先神達成某種奇特的聯系,從而將祖先神的力量降於己身,但這種巫術一向被皇朝正統斥為異端邪法,是以了解的人也不多。

   而趙夔胤正是起身軍旅,從一屆武卒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才終於有了今天這個位置,可以說如今趙柱國的權力背後,是無數牧狄人的頭顱。

   而就在近幾年,傳說牧狄之中也是出了一位驚才絕艷、天賦妖孽的少年,年紀輕輕便已有無敵之姿,兩年內迅速崛起,很快便打遍牧狄無敵手,輕而易舉地統一整合了牧狄各部落,各部落首領無論真心還是假意,紛紛屈服於他的王座之下,公舉他為舉世一任的“天可汗”,公然向大玄皇朝叫板。

   不僅如此,這位年輕人還一舉聯絡了式微已久的“荒夷”,“禺羌”,“弱旦”,“句樓”等諸多蠻族勢力,踏破玉門、劍指京師的意圖暴露無遺。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群情激奮,不管文臣武將紛紛上書進言,請求盡快派出一支堂堂之軍,直搗黃龍,速速誅滅此獠,決不能讓此子成了氣候。

   眾人皆是心驚,因為據傳聞,那合縱連橫的“天可汗”,不僅手腕了得,更是有當年大玄開國皇帝“武神聖君”的風采,決不能讓此子成長起來!

   再加上,邊關連年告急,大大小小摩擦一年能有上百場;戍邊的將士神經都繃到了極點,邊境一有風吹草動便立刻上書,軍報雪花似的飛到京城,更是猶如火上澆油一般,令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但雖說蓄積了這麼多壓力,火山卻遲遲沒有爆發,因為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人微言輕,每一個人都在等待著一個人的表態,因為在這方面,如今只有他才最具有話語權。

   無數雙眼睛都在死死盯著趙柱國,但趙柱國卻遲遲沒有發聲。

   眼見著,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始終不曾到來,人們不滿的情緒也是逐漸表露了出來,有關趙氏的各種流言蜚語也漸漸盛行;後來不知在何人指示之下,彈劾趙夔胤的文書短時間內突然激增,一時間聲討趙夔胤的行為成了主流,什麼“養寇自重”“名不副實”“畏首縮尾”,一時間各種詆毀謾罵汙蔑猜忌鋪天蓋地而來,人們壓抑已久的不滿徹底被擺到了桌面上,聲喧塵上。

   面對此情此景,一直相當看重趙夔胤的聖君也是終於扛不住壓力,在一次朝會上冷不丁要趙夔胤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公開表態,也算是給大家有一個交代。

   誰料到,趙夔胤這廝竟是完全無視聖君的一片苦衷,當著在場所有大臣的面,一個字一個字地說道:“此刻出兵,必敗。”

   據說,當天晚上的時候,聖君的書房門口的那條馬車道上,便被雪崩一般堆成山的文書塞得滿滿當當。

   這其中,九成九都是彈劾趙夔胤的奏折。

   面對如此巨大的聲浪,趙夔胤閉門稱病不出,徹底撒手一切軍政事務,閉門不出,謝絕一切來往。

   而與趙府的門庭冷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時任“天都兵馬大元帥”的尉遲龍城,臨危受命,連夜調回京城,著立刻准備籌辦出征牧狄之事,大小事宜一體具應,無需上奏,一時之間風頭無兩,門庭若市,可謂一顆炙手可熱的政壇新星。

   ……正是受著這場政壇地震的影響,幾乎全皇朝從上到下都在翻家譜找祖宗,看著祖上那一輩兒和姓“尉遲”的能攀上個半點親戚。

   而鐵劍門也不能免俗;與尉遲家的突然煊赫、春風得意相對比,趙家的地位自然是一落千丈,更加上坊間乃至官方都盛極一時的各種流言蜚語,不僅當時負責把趙靈收進來的那幾個人事部的負責人壓力甚大,就連親自將趙靈直接破格提拔為乙字號弟子的譚練兵,都不斷被外界質疑這其中藏有的貓膩。

   但譚練兵才不管那些,直接強勢出面,霸氣回復,正面硬剛那些造謠生事者,再加上趙靈也的確是有“真才實學”,這才保住了趙靈最不想保住的那個“天才之名”。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