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大千世界中有一世界名為山海界,山海界內有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和北俱蘆洲四大洲。其中,南瞻部洲乃人族匯聚之地,道佛兩教更是在此地開枝散葉,而有著東、南兩海沿岸的大唐皇朝更是人族當中最為鼎盛的國家。
在大唐境內,所謂君權神授,開國皇帝李世民乃是天庭紫微大帝一縷神念轉世,如今已壽五百,地府十殿閻羅見了也是躬身相迎,只是判官崔珏常在私底下念叨:“這東土的皇帝都來此八回了,怎麼陽壽還在?”
而崔珏不知道的是,此時下了早朝的李世民,卸下九代皇帝玄宗偽裝,避開百官屏退左右,換上一身禁軍鐵甲,擎著斧鉞混進巡邏隊中,跟著巡邏隊伍悄然離開皇城地界,去往長安城外一家不知名的寺廟跟前。
寺廟不大,門口也無玉石金柱,來此參拜供奉的信徒更是屈指可數,但門口掃地的沙彌卻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看到皇城禁軍來到,也不慌亂,攔住去路,上前喝問道:“不知今日是哪家將軍來此聽聞歡喜佛法?”
禁軍見沙彌攔路,便停下腳步,站列成陣,帶隊將領坐鎮其中,並無往日囂張乖戾,看的附近販夫走卒嘖嘖稱奇。
不多時,周遭販夫走卒突然站立行禮,從中走出數人在陣前禁軍身邊耳語幾句,帶隊將領才下令禁軍分列兩旁,露出早已在陣列中等候多時的李世民。
只聽李世民對沙彌答道:“唐家二郎到此,特向來自金山寺的淫流高僧,討教歡喜佛法!”
見李世民報的是家中輩分,沙彌眼珠子一轉,暗道:“真是怪事,皇上竟然隱秘親臨,恐怕將有大事發生!”
沙彌急忙換上一副諂媚嘴臉,卻嚴肅正氣道:“原來是唐家二公子前來禮佛。小僧有失禮數,還請二公子隨我入內佛堂參拜!”
沙彌雖說的不卑不亢,但低眉彎腰好不恭敬,領著李世民快速向寺廟深處走去。
寺廟不深,李世民幾步便踏入內佛堂。只見一間簡朴的佛堂內,除了一尊金佛在上外,便只有一尼姑在蒲團上打坐入定。
李世民駐足半晌,看著這位白發垂腰,有著柳葉吊梢眉、丹鳳三角眼的尼姑微微皺眉,心中嘆道:“沒想到這精通歡喜佛法的淫流僧竟是個美人胚子,實在可惜!”
似是聽到了李世民的心聲,尼姑鼻息微動,小嘴張開,有些憔悴的美麗臉頰開始顫抖,道:“陛下,貧尼剛才入定冥想,未曾發覺陛下到此,實乃罪過!”
“無妨!”李世民大度道,“神尼入定神游,定是在參悟無上極樂歡喜佛法,是朕冒昧了!不知剛才可有影響到神尼參悟?”
聞言,尼姑沉默半晌,才低聲哀怨道:“陛下,何苦現在還要如此假惺?貧尼今日入定之後,已知前後緣由,還望陛下給個痛快!”
“哦?”李世民好奇道,“神尼何出此言?”
尼姑答道:“今日入定,我在大雷淫寺中醒來。只見如來端坐蓮台之上,與大屄丘眾宣講如是真精法門,靡靡之音縈繞,悠悠之聲回蕩……”
那時,我起身行禮對如來道:“世尊,我見如來三十二相。猶如琉璃,勝妙殊絕。常自思惟,此三十二相因何而生?”
如來伸精剛佛手,單撫我頂道:“善哉,金嬋!汝且當知,一切眾生,皆由心生,從無始來,到生死去。如來三十二相皆源於心,如汝所見,皆因汝心。”
精剛佛手溫潤硬堅,撫我天靈如龍游淺水,只叫我欲罷不能,難以滿足。再觀如來,我心亂已。
我強辯道:“非也,世尊。我由目觀如來,目生美色;我由耳觀如來,耳生愉悅;我由鼻觀如來,鼻生香甜;我由舌觀如來,舌生五味;我由屄觀如來,屄生情愛;我由肛觀如來,肛生暢快;我由根觀如來,根生高潮;我由眾生觀如來,眾生皆菩薩!非因我心,如來猶在!”
如來聞言,側目低垂似神游虛空,佛音卻在我心中道:“善哉,金嬋!汝觀如來三十二相,乃是八塵四變,皆是虛妄。即便日後得長生大道,卻恐墮地獄受輪回之苦。今日,我將極樂歡喜佛法藏於三藏真精當中,望汝往生取真精大道,不受輪回之苦……”
“看來神尼已蘇前世記憶,恐怕我來此意圖也早入了神尼法眼。”李世民隨手拽來一個蒲團,坐在身下,有些唏噓道,“想來我大唐子民壽不過百年,得長生者寥寥數人,而我雖年過五百卻不在長生者之列,只是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一些徒增陽壽的法門罷了。如今看來,恐怕此法又將斷絕一紀!”
講到這里,李世民斜眼掃過尼姑,發現尼姑似乎再次入定。喚了幾聲,也無反應,李世民站起身來,伸手去探尼姑鼻息,發現尼姑鼻息猶在,但卻已氣若游絲,急忙喚進門外等候的禁軍守衛。
幾名手持金銀鐵器的魁梧禁軍,剛剛踏入佛堂,就聽到李世民心如火燎的聲音道:“趕快動手!”
兩名禁軍快步走向神尼兩側,從懷中掏出兩根指粗的金針,瞄准神尼的眼眶外側,鐵錘輕扣,鮮血四濺。兩顆血紅的眼珠子從眼皮中竄出,剛好落在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抬手抓住,看了看身體劇烈顫抖的尼姑一眼,便將兩顆眼珠子生吞入腹,任由那雙眼珠在自己體內化作一股清氣翻騰。
片刻之後,李世民感到那股翻騰清氣涌入雙眼,一陣清明之感襲來,眼前萬物突然清晰緩慢。面前禁軍刀尖切過上百塵埃,割斷數十血管,將兩只蒼白耳朵呈到自己面前,猶如過了幾個時辰之久。
李世民接過雙耳,慢慢咀嚼,品味著雙耳的軟嫩糯口,欣賞著禁軍小刀再度緩緩落下,尼姑的冷汗逐漸打濕僧袍露出的美麗輪廓。
眼見尼姑鮮血從鼻梁內點點擠出,飛濺在佛堂之上,李世民抬手一拈,捉住幾滴血水,道:“食雙眼而萬物明,啖雙耳則萬物清!神尼,難不成你以為鼻血亂濺,就能擾了朕看出你想咬斷舌根早登極樂這事?”
尼姑嘴角溢出鮮血,嚇得身旁切鼻禁軍大驚失色,急忙松開短刀去掰尼姑小嘴。李世民卻是不慌,喝道:“繼續切鼻!那舌根離斷還差半截,有何可慌?”
片刻後,鮮紅的玲瓏小鼻被李世民吞入腹中,李世民頓感腥咸的血水味道惡心至極,忍不住罵道:“沒想到轉世天人,也有五衰之相!難怪要受輪回之苦!也不知道下方兩竅是不是也如凡人那樣腥臊?”
尼姑聞言,也不知是疼痛難忍,還是憤怒至極,只見抽搐兩下,兩手一攤,竟沒了生息。
“還想裝死?”李世民這會兒反倒不急,“把這尼姑嘴巴給朕掰開,朕要她嘗嘗生不如死的滋味!”
切鼻禁軍急忙撬開尼姑小嘴,李世民見尼姑舌根大半已斷,僅有些許絲連,腥臊血水更如瀑布般從尼姑口中涌出,墜落在脖頸之上。
李世民伸出中食二指,小心捏住尼姑舌根後半。
刹那間,一道殘影抽出,原本如瀑落下的血水猶如泉涌,直衝佛堂頂上懸梁而去,撞擊間灑落在金佛頭頂。
金佛血淚,點點滴在尼姑額頭,死去的尼姑竟然悠悠轉醒,空洞雙眼茫然四望,破風嗓音咿呀亂響,看起來甚是恐怖。
見狀,李世民捏著舌根道:“尼姑,你敢咒朕?難不成你急著要朕品嘗你的屄肛兩道?”
尼姑聞言,想要起身,卻被禁軍扒下僧袍,強行按倒在地。可尼姑也不知哪來的神力加身,幾下掙扎竟掙脫了壓在身上的魁梧禁軍,朝著李世民聲音方向,撲了上去。
李世民見尼姑撲來,只是低俯身體,掃堂腿出,尼姑便摔倒在地。
李世民哈哈大笑,嘲弄道:“尼姑,你這不過是回光返照罷了!朕念你前九世身皆被我與妖魔分食的情分上,這第十世身的谷水兩道處子之身,朕就替那些妖魔為你破了!”
倒在地上的尼姑渾身顫抖,生命已然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可心中怒火卻不斷燃起,暗想道:“好不甘心,我好不甘心!沒想到我好不容易憶起前世身份,卻成了饕餮李世民延壽的肉糜。而今這欺世盜名之輩竟然還要玷汙我的身體!”
“玷汙又如何?為了我大唐安康,死你一個尼姑,又能怎樣?”李世民竟然能聽到尼姑心聲。
“你也不想想,朕的大唐皇朝境內為何沒有妖魔肆虐,一副國泰民安的景象?”講到這里,李世民又嘆息道,“只可惜這次是朕一人獨享,須得快些去找你那第十一世身。不然,那些精怪大妖可保不齊如何折騰朕的大唐!”
嘆息過後,李世民唾了些口水黏在手上,探入尼姑小穴,掏了兩下發現里面干澀異常,心中疑惑卻雙眼放光,道:“沒想到宣揚歡喜佛法的尼姑下體竟如此緊致,這真是意外之喜!朕還以為你日夜參聞歡喜佛法,下體早變成指棍模樣了。可惜你已想起前世記憶,今日不死不成了!”
李世民脫下褲子,龍根迎著佛堂冷風,逐漸硬堅挺拔。對准尼姑小穴,龍根如軍中英傑般長驅直入,大破尼姑穴道肉壁,深入花蕊腹地。
只聽佛堂中啪啪聲回蕩,呀呀聲不絕。每次撞擊,尼姑雖悲憤交加,但身體卻本能產生了些許歡快之感,似是給這將死的尼姑一絲安慰。
抽插中,李世民也發現尼姑下體淫水如不歇小溪,不斷流淌直至包裹住李世民的龍根。
李世民知道回光返照的尼姑就要高潮,忙的眼神示意。旁的禁軍會意,一刀下去,尼姑在高潮中身首分離。
只見尼姑身體微微顫抖兩下,便軟了下去,腥咸的尿液灑落在鮮血的地面上。而那似在高潮腦袋在如皮球般滾落之前,被眼疾手快的禁軍撈起,呈到了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欣賞著尼姑失去五官,絕望卻高潮的面容,抽出堅挺龍根,扒開肛門,對著尼姑余溫猶在的谷道又開始奸淫起來。
堅挺龍根再入尼姑下體,捅穿肛道,卻無屎糞。李世民見此情形,猜想尼姑往日辟谷,腸內無代謝之物也是常事,只可惜干澀腸壁抵不過硬堅龍根,內里的蜿蜒腸道在龍根一次次重擊抽插下,破碎不堪。
約莫半個時辰,李世民高喝一聲,腰間發力,將自己的精華與尼姑爛腸拌到一起。舒爽過後,李世民的龍根依舊堅挺,大有龍虎之姿,翻過尼姑屍體,李世民梅開二度。
又過兩個時辰,佛堂中金佛下鮮血上,尼姑斷頭殘身,反復劃過地面,在堂內擦出好一片印記。
把谷水兩道填滿的李世民感到尼姑身體漸漸僵硬,不似開始前那般溫潤濕滑,已無樂趣。悻悻拔出依舊精壯的龍根,沒等李世民再唏噓兩句,便感到一陣暖風拂過,佛堂內的溫度陡然上升幾分。
發覺怪異的李世民,沒得多想就在暖流的簇擁下昏睡過去。不知過了多久,李世民才從血泊中蘇醒,看到佛堂內油燈燃起,旁的禁軍七倒八歪,看門的沙彌不知何時護在自己身旁。
瞧出不對的李世民先是內視自身,很快就發現體內不妥之處。往日與妖魔分食轉世天人,增壽少說也有五十,可如今獨享卻只覺增壽一紀,定是有哪里不對。
護在身邊的沙彌卻在此時笑道:“陛下好手段,我苦尋金嬋轉世數百年,沒想到竟被陛下下了迷神之咒,被妖魔分食以換得大唐數百年的太平之相。”
李世民心中大駭,表面上卻是面色如常的問道:“你是何人,竟然敢在朕的面前裝神弄鬼?”
雖說李世民面上淡然,但心中卻暗自盤算起來。能來此尋金嬋轉世的定是佛門高人,只是不知這高人果位如何。若是羅漢果位,憑自己紫薇大帝神念的身份,對方少說也要恭敬幾分才對!
沙彌坐在血染的蒲團之上,伸手點住李世民的眉心,一股威壓將李世民按伏在地,身體無法動彈。
沙彌滿臉笑容,語氣卻是陰森道:“陛下,汝乃紫薇大帝一縷神念,成就人間帝王之姿,已享人世繁華數百年。如今汝食轉世天人,也僅增壽一紀,非轉世天人之過,實乃汝之罪惡滿盈而已。如今,佛祖見了你,也要怒目三分。今日,我就替天行道,送你回歸本源!”
“慢著!”李世民用盡全力,大吼一聲,道,“菩薩饒命,吾願舉國之力,供奉西天諸佛!望菩薩看在人族香火願力上,饒的罪人性命。”
沙彌略微遲疑,各種念想在心頭起。片刻後,坐下蒲團蓮花綻放,身體輕騰而起,顯露出莊嚴寶相,道:“罪過,罪過,實乃罪過!李世民,汝雖罪孽深重,但集人族氣運大成者知錯能改,乃是莫大善事。金嬋轉世劫難,也是因果所致,非汝之罪孽!只是金嬋十世皆亡唐國,神魂與唐國連結頗深,若不早日踏上西天取精之道,恐南瞻部洲人族浩劫將至!”
李世民見沙彌露了莊嚴寶相,便知所來菩薩是誰,又聽菩薩此說,心里再安幾分,於是用力拜服,卻不知身上禁制已消,嘴鼻內頓時灌入大量血水,卻不敢有任何不敬之意,只是恭敬道:“觀世陰菩薩,我願將唐國江山氣運與金嬋神尼共享!只是金嬋西行,路途遙遠,我唐國境內尚且可保的平安,出了大唐,大妖橫行,即便神尼有著唐國國運,恐怕也難免不測!”
“汝且放心!”觀世陰單手一翻,從欲精瓶中取出兩件法寶,蓋在金嬋屍身之上,道:“佛祖如來,已算得金嬋劫難,特賜緊縛袈裟、九環錫杖兩件佛寶,保得金嬋神魂不散,身體不壞,可在方圓百里之內轉世重生。另在西行路上,也給金嬋安排了四個法力通天的徒弟保駕護航!只要金嬋將西天真精帶回李唐,汝便可憑國運得長生大道!”
“謝菩薩!”李世民得了觀世陰的許諾,再度重重拜服,灌入口鼻的血水也覺得香甜了幾分。
不多時,觀世陰寶相消失,浮在空中的沙彌從蒲團上跌落,看著滿是血水的地面上李世民正睜睜看著一件袈裟發呆。
沙彌順眼看向袈裟,就發現這袈裟周遭紅霧環繞、寶氣光生,像是懷子的孕婦一般不斷脹挺,只是眨眼的功夫就到了生育的時候,里面不知名怪物瘋狂掙扎,似是想要把這袈裟捅破。
就在此時,李世民上前抓住袈裟裙角,一把掀開,露出里面新生的金嬋轉世。只見這金嬋轉世不僅容顏依舊絕美,身材更是大勝從前,白淨的皮膚光彩熠熠,柔軟的肉體粉粉嫩嫩。不過,一條礙眼的金絲紅繩卻從金嬋胯下穿過,反捆了金嬋的手腳,又橫進了金嬋口中三寸的位置,看起來就像是李世民剛把別人的孩子拐來一般。
金嬋掙扎了幾下想要掙開手腳束縛,不料這一掙扎竟使得胯下的金絲紅繩反復摩擦勒進了陰道,一絲潮紅涌上面頰,兩聲嗚咽射入人心。李世民見了此番景象,胯下龍根忍不住再起雄風。
可一陣微風吹過,李世民陡然驚醒,就看那觀世陰帶來的九環錫杖,落下九環穿透金嬋,在眉、耳、鼻、唇、舌、乳、臍、陰、肛九處位置,綻放金光。
炷香功夫,佛堂中血泊消失,紅繩化灰,金嬋顯化莊嚴寶相,嚇得李世民急忙跪拜,恭敬話出:“祝賀金嬋尊者蘇前世記憶,重得菩薩果位!”
話音落下半晌,金嬋卻無回應。李世民微抬額頭放眼,就看到金嬋似笑非笑、似悲無悲的看著自己,不知道心中作何盤算,鬧得李世民心中五味雜陳,不知如何是好!
良久後,金嬋才道:“陛下,得觀世陰大士點化,我才能恢復金身,但神魂中咒太久,已有不穩跡象。我憶當年涅槃之時,佛祖傳我三藏真精,曰:‘一藏於口,二藏於穴,三藏於肛,得三藏真精,取長生大道,神魂不滅,金身永駐!’”
“陛下,您覺得龍精可否助我重塑神魂?”說道這里,金嬋面露怪異,直勾勾盯著李世民。
李世民豈能不知金嬋何意,伸手套弄龍根,僅是幾下功夫,便雄風再起。金嬋見狀,伸手一握,捏住龍根底部,憋得龍根腫脹異常。
“神尼,快松手。朕要憋不住了!”李世民大聲驚呼,求饒中帶著示弱的意味,卻不知金嬋盼的就是此話。
只見金嬋張開小嘴,低頭一裹,把龍根包的嚴嚴實實,用力吸吮,將龍精吞的干干淨淨。可不等龍根喘息,金嬋的口內柔舌,就卷住龍根底部如鐵索橫江,配合著芊芊玉指點住李世民精血的灌口。
李世民感到體內精液,竟不受控制的狂噴。金嬋也在此時道:“陛下龍精,果真凶猛,猶如江河,纏綿不絕!”
李世民面露苦色,暗想:“如此這般,朕要亡矣!”
好在金嬋吞了幾口,便用舌尖抵住馬眼,擋住了李世民狂瀉的龍精,使得李世民緩了兩口長氣。可此時金嬋又道:“三藏藏精,怎可獨得!水谷兩道也需灌溉。”
金嬋吐出龍根,身體上移,小穴掰開。李世民只得眼睜睜看著金嬋烏雲下壓,把自己的龍頭按在狂風暴雨之中。
沒過多久,龍精倒灌,暖意流淌,李世民的龍根再度氣喘吁吁。金嬋卻在此時起身,撅起屁股,對李世民道:“陛下,這尻中藏精歡喜最甚,貧尼斗膽請陛下獨享!”
李世民不敢怠慢,即便兩腿發虛,卻依然起身,扒開金嬋屁股,顧不得肛門生澀,龍根直抵腹地,瘋狂抽插撞擊。
兩天過後,李世民頂著玄宗偽裝,再開早朝。黑熏得眼圈掛在臉上,百官見狀不敢明言。只聽李世民對著文武百官,傳下旨意:“賜金山寺神尼法號三藏,替朕去往西天取真經大道,以護大唐萬年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