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嚴大儒的博望屋現在有學生五百,有不少是真心為了讀書明事理而來,而且儒家最為講究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道德理性。
這五百學生跟著雲嚴大儒學了這麼多年,已經漸漸養出了幾分儒生的修養,但是敗類也充塞其中。
這些敗類以宋譽為首,平日里被家人拿著棍棒逼來上學,那不廝混著就沒天理了,雖然雲嚴循循教導,但是敗類中的上進者仍然有限。
譚青對這些學生中的敗類素來沒有好感,其中又以色膽包天的宋譽為最。
宋譽徒有一副好皮囊,其姿色在五百學生中,沒有堪與比肩者,即使是在長安一城,也是美男之名遠播,而且宋譽為人八面玲瓏,長袖善舞,最擅長的便是表里不一。
所以宋譽雖然不思上學,但是在私塾里,對雲嚴大儒極盡恭謹,上學的時候,也是不吵不鬧,至於在課堂上學到一些什麼東西,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對於這麼一個知事理,明進退的好學生,雲嚴大儒對宋譽的好感頗高,畢竟長得好,也是一種極大的先天優勢,何況這個美男還這麼尊師。
只是雲嚴大儒做夢都沒有想到,這個跟著他滿口仁義道德的弟子,腦子里想的是全是他嬌媚可人的妻子。
儒學還沒有進入理學的恐怖階段,譚青雖然作為婦人,但是不禁足,更不禁拋頭露面,所以和學生們的接觸頗多。
五百學生大多都對譚青這個師母畢恭畢敬,除了以宋譽為首的幾人。
女人對於男人覬覦的目光是最為敏感的,何況宋譽眼中的是狼一樣的飢渴目光。
宋譽不但飢渴,而且還敢付諸行動,如此一來,自然是被跟著雲嚴學了幾年儒學的譚青視為大逆不道的弟子,時常冷面相待,只是宋譽在女色面前,毫無矜持可言,更沒有節操可講。
該騷擾還是要騷擾,該占便宜更是要占足了。
譚青是關中女子,雖然生得貌美如花,但是不乏彪悍潑辣,兩人私下里我騷擾你,你叱喝我,已經是常事。若非譚青顧忌名聲有汙,而且宋譽並沒有做出特別出格的事情,不然早已經將此事鬧將了起來,讓宋譽掃地出門。
至於宋譽的名聲?
當著數千人,在長安繁華的紅燈區掏出大鳥兒,恬不知恥的學著秦代猛男嫪毐一樣去插馬車輪子的事情都干得出來,宋譽這個男爵大人在西都長安還有名聲可言嗎?
最近一年來,宋譽來博物屋的日子五指可數,譚青的日子一下子清淨了起來,甚至有些時候都忘記了還有這麼一個弟子。
但是今天卻碰到了,而且對方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而是西漢的貴族爵爺。
……
……
以前的宋譽不是什麼好鳥,現在的宋譽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
譚青確實美得熟透了,那種少婦韻味,一舉手一投足皆能帶起撩人春思的念想。
宋譽看著譚青束胸前的曲线,在香汗濡濕下,勾起的更為飽滿,感覺自己有點硬。當然現在的宋譽畢竟不是以前的宋譽,他不經意間調整了一下勃起的反應,對著譚青持著弟子禮道:“師母可與我說說,你們這是如何衝突起來的?”
譚青得知宋譽的真正身份後,有點不敢看著宋譽,將市井小婦人畏懼權貴的情形一展無遺。
李大門倒是乖巧伶俐得很,他又抽了自己一巴掌,向宋譽道:“三爺,都是小子們被豬油蒙住了腦袋,膽大妄為干下了這等糊塗事。”
雙方廝打的起因很簡單。
很典型的地痞流氓調戲美麗婦人引發的衝突。
雲嚴大儒的博物屋不是每日都會授課教學,今天是休息日,而不巧的是雲嚴大儒畢竟年紀大了,進秋之後,稍微到外面風騷一下,就著了風寒,臥床不起。
博物屋今天沒有學生,譚青只好帶著她隨嫁過來的丫鬟琪兒到東市這里來找郎中。
而東市恰好是李大門這一幫子地痞流氓的地盤,看到譚青這等姿色的美少婦,自然是要上去調戲調戲。
關中自先秦以來,就是兵源的主要征集地,每戶人家都有男兒出兵在外,而獨留女子在家持家,所以關中女人不潑辣凶惡如男子,根本連家都持不了,更別論在關中生存。
這種潑辣凶惡的女子風氣是整個關中地區的流行趨勢,譚青雖然是富室家的女兒,但是凶悍不輸於男子,更跟著劍術師傅學過一段時間的武藝。
李大門和譚青雙方很快就因為口角而爆發衝突,只是讓人想不到這看起來美得熟透了的譚青武力值居然這麼高,在丫鬟琪兒被李大門一巴掌打倒後,獨自一人拿著附近店鋪的一根細棒,與這麼多彪漢打斗,居然不落下風。
“三爺,你且繞過小子這一回。”李大門還在一邊求饒,一邊打著自己的臉頰。
“師母,你看如何?”
宋譽征求了一下譚青的意見,遠遠沒有想到這在自己面前垂著螓首的美麗婦人居然有這麼暴力的傾向,難怪昔日她敢於和宋譽獨處,實在是對自己的身手有著極大的信心。
“大娘子。”
譚青身邊先前被打得倒地的丫鬟琪兒,這個時候才捂著還在生疼的臉頰過來。
大娘子是對已婚婦人的尊稱,而小娘子則是對未婚女子的稱呼。
“琪兒,你沒事吧?”譚青扶著琪兒的手臂,她們自小一起長大,頗有情誼,見琪兒還在捂著臉頰,知道琪兒肯定還在疼痛中,眼里的惱意又起。
宋譽最擅長的就是眼辨四方,他朝著李大門一努嘴道:“大門,還不上去給我師母和琪琪兒小娘子賠罪?”
李大門乖巧的應是一聲,弓著腰身帶著一眾手下,對著譚青便是一陣言辭誠懇的認錯。
女子畢竟心軟,見李大門一眾人又哭又鬧的,簡直丟盡了關中男人的骨氣,眼中的惱意散去,一揮手道:“算了,算了,你們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