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賢者小說 大明春色

第八卷 第740章 兄弟情分

大明春色 西風緊 3110 2024-03-04 21:32

  當時明軍一股奇兵最先攻到北江府城,“大越”軍中很快有人開了南城門出逃;阮薦被關在府衙里的一間廊屋里,也不太清楚究竟是誰的兵馬如此荒唐。

  不過北江府的情勢一亂,阮薦本身是大越官員,便沒人看管,他得以逃出了府衙。

  阮薦出身於世代做官的官宦地主之家,他爹阮飛卿在陳朝就是官僚;後來胡氏篡位,其父又繼續在朝做官。

  胡氏本來就是陳朝權臣起家,所以麾下有很多陳朝的文武,阮父投奔胡氏也實屬正常。

  不料時運不濟,胡氏上位不久便被明軍所滅。

  阮父被明國“交趾布政使司”定案,以“助紂為虐”的罪名,被判流放遼東。

  從明國的最南端到最北端的流放,恐怕是凶多吉少、生離死別,阮薦送父至鎮夷關(友誼關);回到升龍他又立刻被軟禁了。

  再後來明國爆發了內戰,升龍城的明軍上層黃中、解縉等文武在升龍城,主要對付漢王派來的奸細。

  阮薦這種安南人被放松了看管。

  他聽說安南人陳季擴稱帝,便想了辦法逃出升龍,去投奔了陳季擴,在“大越”朝廷做了兵部侍郎。

  接著,這次他跟著北路大軍主將阮帥,來到北江府,卻再次遭遇大亂出逃……

  阮薦似乎已經在跑路的經驗中、跑出了豐富的心得,整個過程他非常之嫻熟。

  在北江城岌岌可危、人馬混亂的關頭,阮薦還不忘闖進一戶民宅,找到一些干糧和衣裳,然後才出城。

  戰亂之地,有地方去的人、大多都會出去躲避,無人居住的房屋不少。

  阮薦換上了庶民的衣裳,把官服與印信毀掉,便跟著亂軍出了城。

  他的身材有點矮小、腦袋很大也方正,混在人群里並不顯眼。

  到了城外,阮薦就離開了人多的路线,獨自往南走。

  明國駐升龍的軍隊,已經渡過黃江(紅河),在東江流域活動;大股的大越潰兵必定會遭到堵截。阮薦躲躲藏藏走了兩天,來到了東江北岸。

  明軍為了截斷越軍的退路,已經燒毀東江上的所有橋梁、禁止船舶在江面航行。

  不過作為黃江支流的東江,蜿蜒在平原上,水流緩慢、江面也不太寬。

  阮薦四下搜尋木筏或小船,也能渡江。

  他趁夜靠著一只獨木舟劃過了東江。

  一到東江的南岸,明軍活動便很少了。

  阮家世代為官,認識的人很多,他不需要官印也能在軍中找到熟人。

  他准備先趕到升龍城東南、到另一支越軍軍營里;告誡他們立刻退兵到悶海口(南定市附近)、憑借水域和地形,避免被明軍正面摧毀。

  然後再從軍中拿到戰馬,騎馬趕往清化,向大越朝廷稟報前线的嚴重局面:戰力不對等,正面大戰簡直是一觸即潰!

  ……一舉拿下府城的大將、正是尹得勝;他以奇兵迅速從右翼穿插,越過安南叛軍主力陣營,直趨江北府城抓住了這次戰機。

  但這次行動,是張輔的軍令,並非尹得勝自作主張。

  張輔起初有點看不起百戶出身的尹得勝,這時才漸漸地感受到,右副將軍雖是漢王府一系、卻相當好用。

  尹得勝完全不貪功,愛惜將士、不貪財盤剝,以至於其部下能打惡戰,尹得勝執行起軍令來非常實在。

  反倒是那個柳升,讓張輔十分頭疼。京師很多人都以為柳升是張輔這邊的人,可張輔卻對柳升此役的表現、非常不滿。

  “他娘的!”張輔聽到柳升送來的稟報,當場就罵出了聲。

  柳升在信中說,他聽到了確切消息,叛軍主將阮帥已被抓到、官軍大獲全勝;便決定立刻離開志靈縣,往松台河口坐船,以免怠誤軍機。

  張輔面色十分難看,在城牆上走來走去,差點把手里的信當場撕成碎片!他觀望了一會兒北江城南面的平原,強忍著心中的惱怒琢磨了一陣。

  主力會戰剛剛結束,柳升竟然先走為上、再寫信打個招呼,此事給張輔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如果此時柳升沒走,而是等到張輔的軍令,從志靈縣、沿東江一线西進,配合黃中部;則可以完全切斷潰敗的所有敵軍退路,為張輔軍爭取時機、極快地將阮帥殘軍全殲。

  然而現實是柳升跑得相當快,他似乎事先意識到了不走就要繼續留下。

  於是張輔就不得不面臨選擇,要麼放走一部分潰兵,要麼耽誤時間繼續追擊。

  張輔心頭惱火,卻又拿柳升沒辦法。

  因為原先中軍的部署,是讓柳升在江北大戰結束之前、於志靈縣四河交匯處切斷敵軍退路。

  現在大戰確實已經打贏了,柳升走掉、好像也算不上是違抗軍令;更談不上臨陣脫逃,柳升是去進攻清化敵軍,並非退兵。

  而且張輔對朝廷的事非常了解。

  這種打了勝仗的時候,即便真的有大將違反了軍法,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等衙門也多半會攪稀泥、不了了之;要追究前方大將罪責,一般是吃了敗仗之後、須得找人背鍋,那種時候犯過軍法的大將便活該倒霉。

  “本將知道了!”張輔看了一眼送信的人,用力揮了一下手。

  那人抱拳道:“末將告退。”

  柳升應該明白張輔的不滿,因為“知道了”這樣的答復,一般都是不贊同、卻不易追究罪責的隱晦意思。

  等送信的人一走,張輔實在無法憋住心中的不快,終於對部將們開口道:“這個安遠侯,在北征時立了軍功,尾巴已經翹上天了!本將看他,遲早要吃虧。再看看右副將軍河陽侯,別人跟著聖上打了天下,有過擅自妄動、自作主張的心思嗎?”

  部將們有的勸張輔息怒,有的卻多嘴道:“那叛賊陳季擴非法稱帝,實在是叛亂的罪魁禍首,偽都城設在清化,攻下清化、或捉住陳季擴,那可是首功!難怪安遠侯膽子極大,甚至連兄弟情分也不顧了……”

  張輔看了那人一眼,心道:就你聰明,看得最明白!

  不過那“聰明人”說的倒是實話。

  張輔雖然十分生氣,卻不能上書彈劾柳升,不然他擔心聖上猜疑、張輔貪功想盡快做國公,所以才攻訐爭功的自己人。

  能晉升國公的,要麼是為了建立大明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人,要麼就是為當今皇帝的皇位出過大力的從龍功臣,比如漢王府那幾個護衛指揮。

  張輔自知在武德朝之前站錯了地方,他要拿回“靖難功臣”應得的國公爵位,不僅要有軍功,而且要想辦法變成今上的嫡系。

  像上次逍遙城失火燒死了廢太子,張輔便很理智地認為、聖上沒有理由那麼做,站在了聖上那邊;但這樣遠遠不夠,他還需要等待時機,決不可心急、而適得其反!

  “罷了!”張輔終於讓怒氣平息下來,接著便果斷地下令道:“傳令黃中,沿東江東進,繼續清剿叛軍殘部。我大軍則向東關(河內)方向直進,盡快向東關南面之敵、發起全线攻擊!”

  眾將紛紛抱拳道:“得令!”

  張輔又道:“派人去命令尹得勝,率本部人馬為前鋒、加快行軍;趕到黃江北岸後,前鋒軍應確保舟橋建好、讓大軍橫渡。叫尹得勝派人去東關城,清點糧倉的糧秣。”

  親兵部將道:“得令!”

  叛軍聚集了兩路大軍,一路是北江府的阮帥部,已經被張輔擊潰;一路在東關城的東南方向,看起來那股人馬、原先似乎想聚兵攻下東關重鎮。

  陳季擴把人馬如此部署,在張輔看來十分荒誕,簡直是自尋死路。

  說實話,張輔覺得大明開國以來,以主力聚集的陣戰,明軍就沒怕過誰,包括對陣元軍的鐵騎;安南軍更是扯淡,他們的陣型和隊列總是感覺有點松散,大陣經不起惡戰。

  反之,氣候與地形才是安南軍的優勢。

  張輔也不管安南人是怎麼想的,反之他對於這樣聚集數萬人以上的會戰,那是相當歡迎。

  他甚至有點迫不及待了,巴不得立刻推進至黃江一线,馬上進行第二場大戰。

  官軍張輔部、黃中部,向著不同的方向進軍清剿殘軍。

  但張輔部在追擊中、實際上沒取得太大戰果,數萬大軍三天時間,就已快速推進到了東關城附近的黃江北岸;軍隊根本沒怎麼展開清剿,主要是沿著大路進軍。

  張輔的目標是另一支叛賊大軍。

  就在這時,東關城卻送來了急報。

  南面賊軍已經放棄了軍寨和大營,正在沿黃江向南撤退。

  如此消息,讓張輔感覺有點不妙,尋思必定是北江大戰的消息傳到了南邊,叛軍終於意識到了聚兵會戰的錯誤,要開溜了!

  張輔馬上注意到了南邊的兩個地方,一個是悶海口(南定),一個華閭(寧平)。

  這兩個地方都能得到充足的糧草,一處靠水域可以屏障;一處有山有水,華閭城曾經是安南國丁朝的都城,周圍地形復雜、易守難攻。

  但從北方過來的張輔大軍,若想擴大戰果,別無選擇只能繼續南進。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