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歷史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

第17章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 subzeropoint 11429 2024-08-30 02:12

  夏紀六百一十三年臘月最後一天。

  待二更天的梆子聲響起王嗣璁就滿虛十歲了,就會迎來人生中的重要一天。

  虛歲的計算方法和實歲不同,出娘胎時就是一歲,只要過了大年初一就增一歲,所以呀,就會出現年三十出生的孩子就過了一夜就兩歲的情況,好在王嗣璁生於正月初一,虛歲也好實歲也罷,單純的加減一就好了,這也是大宇宙意志為了方便他計算年份的給予,他前世生於公元1978年的2月7日,這天正是戊午年的正月初一,詭異的是這輩子的生辰八字也是戊午年甲寅月庚子日,和上輩子一樣,

  封建時代講究男過虛女過實,虛十歲對於王家三服內的男性子弟從來都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定國公王家的規矩就是滿虛十歲的三服親以內的男丁都會在宗族祠堂里得到自己的名字,並錄入族譜,明天起王嗣璁就有自己的名字了,不會再被人用行序稱為大郎了。

  不將新生兒立刻納入族譜是有深刻的歷史背景的。

  農業時代的醫學水平非常低下,醫生們並不明白消毒之類的概念,這就導致兒童的夭折率極高,清朝是王嗣璁上輩子最後一個帝制封建王朝,因為時間距離最近所以資料也是最翔實,從順治朝開始歷位清朝皇帝的子嗣都有詳細的記錄,順治帝有十四個子女,九個沒有活到十歲;康熙帝有四十個子女,二十五個沒有活到十歲;雍正帝和他爺爺一樣,也是十四個子女,同樣是九個沒有超過十歲就夭亡,乾隆帝二女加起來有二十七個,其中十二個孩子沒有活到十歲;嘉慶帝十四個子女,八個孩子沒有活到十歲;道光有十六個子女,七個子女沒有活到十歲;至於同治、光緒與末帝宣統,連子嗣都沒有留下一個。

  這個異時空炎黃大地也是如此,夏武明的父親夏熹宗和王貞兒一共生了七個孩子,三男四女,但活過二十歲的就只有夏武明一人,他媽七十露頭就掛掉和多次白發人送黑發人有著莫大的關系,都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肉,都是喝著她的奶長大的,哪一個死掉都會讓她撕心裂肺的痛楚。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即便是享受全國最好醫療條件的天潢貴胄,十歲也是一道生死檻,夭折率超過了一半,至於普通人家就更慘了,大戶人家在孩子出生後的前幾年既不給起名字也不納入族譜就是這個原因,太容易夭折了,除非有家業要馬上繼承,一般都是先給小孩起個不起眼的乳名來應付閻王爺的勾魂索命。

  乳名基本上就兩個來源,賤名或出生順序,前者的意思賤名好養活,比如說漢武帝的小名就是彘,彘是豬的別稱,什麼武大郎、武二郎、楊三郎、顧大嫂、孫二娘、扈三娘則是後者的模板。

  等到孩子不那麼容易夭折後才能獲得真名,一般都是長到六歲,最遲不能超過十二歲,俗規十二歲的男孩一定要載入宗譜,十二歲至婚前死亡的,則會在宗譜上注明“夭折”。

  在封建時代,將新生代寫入家譜是一個很莊重的事情,隆重祭拜祖先後便在家廟、祠堂之類莊嚴肅穆的地方進行謄錄。

  小門小戶也就罷了,大型宗族可能每月都有不少人口降生,不少人口去世,家譜一般都是一年一小修,再規定若干年來一次大修。

  王家作為大夏勛貴中的執牛耳者,規矩自然是繁多,每年正月初一的早上除了拜祭祖先,第二件事情就是將虛歲滿十的男丁記入族譜,記入族譜就得取大名,每一輩男丁取名字時都要嚴格遵照第一代定國公制定的輩分用字,而且只有三服以內的男丁才有資格,三服之外的男丁必須避諱,根據第一代定國公定下的輩分用字,這具早早就被汪嗣璁鳩占鵲巢的身體的輩分用字正是思,是思緒雲騫的第一個字,他的曾二大爺王大铖,便宜爺爺,也就是當代定國公是為“光”字輩,他的便宜父親和叔伯,則是明字輩,出自正大光明。

  因為不知道自己明天究竟會得到什麼名字,王嗣璁的內心就像被小貓的爪子不停騷撓一般,這讓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最後索性就雙腿盤坐進入修煉內功的入定狀態,真氣在經脈中循環了五六個周天後,王嗣璁睜開了雙眼,是被更夫敲響的二更天梆子聲喚醒的,脫離入定後他就跳下臥榻,走出拔步床,來到了東牆前。

  東牆上面有一組垂直排列的刻痕,最下面一道是王嗣璁在夏紀六百一十三年九月初二的喬遷日刻下的,上面那一道刻於十月初一,再上面一道刻於十一月初一,最上面一道刻於十二月初一,都是他的身高刻线,他會在每個月的初一這天昂首挺胸貼在牆壁上,然後用刀子擦著頭發刻下一道與地面平行的痕跡,最後用尺子量一下。

  梆子聲響起,就意味著此方大地的時間進入了夏紀六百一十四年正月初一,王嗣璁他滿實歲九歲了,刻下新年的第一道身高痕跡後用尺子測量了一下,他得意的笑了起來。

  上輩子王嗣璁是各種意義上的壞人,但絕逼是個好父親,對於每一個誕生自軍警雌奴子宮的子嗣都關注備至,對他們的身心發育非常關心,人的身高體格發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出生到七歲,此時間段的身高增幅對最終身高的影響為百分之五十,第二階段是七到十二歲,此時間段的身高增幅對最終身高的影響為百分之三十,第三階段是青春期,青春期結束後骨垢线就會閉合,再無法長高,此時間段的身高增幅對最終身高的影響為百分之二十。

  王嗣璁將上輩子的育兒經悉數用在了這輩子的自己身上,以挑食偏食的方式讓便宜母親將他的飲食改成了以肉、蛋、黃豆制品為主的蛋白質而非米面之類的碳水化合物,也是定國公府家大業大,能讓他這麼的奢侈,在生產力匱乏的封建農業時代,王嗣璁當下的飲食結構是小地主之家都無法支撐的。

  去年整一年,王嗣璁長高了約三寸半,差不多就是8.5厘米,四舍五入一下,他現在身高是1.44米,這個身高哪怕是放在他上輩子生活的世界中的九歲男童中也屬於高的范疇,在這個異時空炎黃大地上,放在九歲的男孩群體中完全就是鶴立雞群,體格的增強讓王嗣璁明顯感受到自己比去年正月初一時候的自己又強了!

  外功與內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便是王嗣璁這輩子的練武信條,拜上輩子的經歷所賜他非常明白體格在搏擊領域的意義,格斗比賽都是按體重來分級,一旦體重差超過百分之十,瘦弱一方就很難贏了,身大力不虧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天空剛亮出魚肚白,便宜父親王明行罕見的來到了王嗣璁所在的秋爽齋,領著他去了王家的祠堂。

  經過一番復雜的拜祭先祖儀式後,就來到了家督給王家新鮮血液命名的環節了,長門的孫子末門的爺,王家大字輩的老麼比當今家督大不了幾歲,跟小妾生的第五子也到了虛歲十歲,是第一個受名的,王嗣璁從便宜爺爺的眼中讀出了一絲尷尬,自己要叫這個跟自己大孫子一樣年紀的娃娃一聲堂弟,接下來是跟家督平輩的兄弟的幾個男娃,都是明字輩,最後就輪到了王家思字輩的男丁了,由於王嗣璁年歲最大,便第一個得名。

  便宜爺爺啥名字給自己起不好,非要用王思聰這個名字,就讓王嗣璁不由在心底慨然自己怎麼就和小目標的兒子的同名了呢?

  對於經歷過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的Z世代來說王思聰顯然不會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作為多次獲得中國首富名頭的小目標獨生子,校長的大名和事跡可是在網絡上經久不衰。

  王嗣璁和王思聰,這兩個名字的漢語拼音都是WANGSICONG,區別僅在於第二個字的聲調,嗣和思則分別是第四聲和第一聲。

  心底一片懵逼但面色如常的王嗣璁就學著前面幾個同齡長輩,對著身為家督的便宜爺爺說道:“謝家督授名。”

  畢竟是自己的第一個孫子,王光義就對得名王思聰的王嗣璁多說了一番話:

  “汝既然上了族譜,也就算半個大人,以後就不能叫你大郎了,勉之勉之!”

  給所有三服親以內,虛歲滿十的男性子弟取完名字後,當代定國公就以族長之名,領著王家的嫡系男丁開始第二輪拜祭來,王家作為天子之下第二家,宗族祠堂那個氣派,不像普通人家的祠堂,就是一張供桌。

  每一個資格被擺放進入宗族祠堂的祖先都有自己的神龕,里面立著一個半米高的銅胎鎏金神主牌,除了這塊記載名諱,生卒年,官位等基礎信息的神主牌,神龕後面還掛著一張全身坐像供後人瞻仰,畫像無一例外應用了又鵬畫派的技巧,畫中人就像活著一般,隨時都能從畫卷中的座椅起身,然後走出來。

  萬綠叢中一點紅,在諸多祖宗的畫像有一副非常的特別,因為畫中的主角是一名女子,正是王家歷代家主中唯一的女性,王蘇檀。

  王嗣璁對王蘇檀最初的認知源自於六零九年時便宜父母關於科舉考試的那一番談話,便宜母親這般說過:“這新科狀元華嫦箐再厲害也比不得咱們王家的二代祖,薨逝後被她的學生慶仁宗追封為荊文王,千年以降,獨一無二的文王呀!”

  能被朝廷追封為王爵的人不可能不被記錄於正史之中,而且便宜母親還點出了追封王蘇檀的皇帝是慶朝的仁宗,按圖索驥還不簡單,更別說郜慧彤早早就被王嗣璁准備了所有的正史,早在六零八年時候王嗣璁就已經將正史看完了,只是沒有想到慶書列傳第一的主角竟然是自己的祖先。

  唯一的缺憾就是無法目睹家族二代目的容貌,如今,王嗣璁的這個遺憾就彌補上了。

  屌絲乃是王嗣璁的底色,網文這種廉價的娛樂手段也是王嗣璁上輩子的最愛之一,別看他讀了那麼多爽文,但也沒有見過哪個作者敢這麼去編王蘇檀的人生軌跡,王蘇檀拿的可不是什麼大女主的劇本而是男二的劇本,人生軌跡之夸張光從她在虞朝為慶朝所編撰史書中占據的篇章就能窺得一二。

  《慶書·列傳第八·王蘇檀·上》、《慶書·列傳第九·王蘇檀·中》與《慶書·列傳第十·王蘇檀·下》,便是王蘇檀所在的篇章,慶朝在二百七十九載的國祚中出了很多能力不俗的將相,但有資格被單獨列傳者不過七人,這七人中只有王蘇檀一人獨占三卷,余下六位都是一卷篇幅,而列傳的前七卷記載的都是後妃、宗室與公主這群皇親國戚的事跡,不僅是卷數,字數也是重要比對環節,縱覽《慶書》,在人物傳記這一塊只有太祖本紀、太宗本紀和仁宗本紀在字數上多於王蘇檀的列傳,這三位皇帝正是慶朝諸帝中功績與品德排序最靠前的,可以說王蘇檀就是《慶書》列傳部分的外姓第一人,

  科舉在慶朝之前乃是男性的自留地,打破這座藩籬的正是王嗣璁的這位女王祖宗,今日在祠堂被家督賜名時他終於看到了王蘇檀的畫像,就明白家族的二代目為何能通過僅穿男裝與換上男性發型這等拙劣方式便騙過一眾考官甚至連慶太祖都差點著了她的道。

  姬圈大佬這個詞簡直就是給荊國女王量身定做的,換上男裝則是帥得讓女人瘋狂,穿上女裝則會美的讓男人瘋狂,這種雌雄莫辨,男女通殺的屬性,搜遍整個腦海王嗣璁發現也就天海佑希這個T0檔次的姬圈天菜能與其一戰。

  紀傳體的開頭都是傳主的個人信息,第二段記錄了王蘇檀的科舉過程以及被慶太祖發現她女扮男裝的過程,慶太祖是在科舉考試的最後時刻才辨別出了王蘇檀的性別,差點就讓她蒙混過關了,不過太祖爺並沒有馬上點破而是站在邊上看起了她寫的策論,內容非常合乎他的胃口,收卷後就在金鑾殿上對著王蘇檀道爾可知欺君乃是重罪,可慶太祖的語氣和遣詞根本不像是居高臨下的喝問,這就給了王蘇檀自我辯解的機會,幾個呼吸間腦海中就生成了一篇讓女性可以進入科舉與男性一爭高下的千古名篇——《諫摒女書》。

  《諫摒女書》是後來王蘇檀給這次急中生智而作文章所取的名字,作為傳記的第三段,該文章立意高遠,始終圍繞“大一統”這個核心,文章先是列舉了慶朝之前大一統王朝女性將相的案例,說明女子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然後從統一天下的高度立論,正反論證,利害並舉,點出女性人才的重要性,全文理足詞勝,雄辯滔滔,使得慶太祖頻頻頷首,最終不顧周邊官員所言“惑亂陰陽,盜名欺君”的死罪罪名,點了時年不過十七歲三個月零八天的王蘇檀為狀元。

  王蘇檀被慶太祖點為狀元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晉朝覆滅後慶朝不是馬上就續上去的,天下陷入了軍閥割據的狀態,當時的慶太祖還沒有稱帝而是自封為慶王,第一次開科取士也不是那麼的正規,僅有他占據的慶州一帶的士子前去參加,慶朝作為結束了晉滅之後軍閥混戰的大一統王朝,王政時期的科舉自然就成為了毫無爭議的正統科舉,王蘇檀就成了科舉歷史上第一個女進士兼第一個女狀元,而且還是年歲最輕的狀元!

  慶太祖既是允許女性參與科舉但也制定了種種限制,年齡和婚嫁就是他點了王蘇檀為狀元後定下的,王蘇檀也是運氣好,招的贅婿寧易乃是從小長大玩耍的青梅竹馬,寧易並沒有贅婿這重最受社會鄙視的身份而自怨自艾,反而持家有道讓夫人可以沒有任何顧忌在仕途上發展,王蘇檀經歷太祖、太宗、德宗、真宗、仁宗這五位慶朝天子。

  在慶朝的文官制度中以同平章事、參知政事、樞密使、樞密副使最為尊貴,是宰相的同義詞,合稱“宰執”,俗稱四大頭,但最尊貴當屬同平章事,四大頭從低到高王蘇檀都當過,她還給德宗、真宗、仁宗當過講讀,也就是老師。

  慶朝的國號源自於慶太祖起家的順慶府,順慶府在後世重慶的轄區內,可見慶朝是一個以巴蜀作為根據地最終統一天下的大一統王朝,巴蜀之地的食鹽多是井鹽,王蘇檀的仕途就始於江陽鹽倉監,江陽是自貢的古稱,號稱為西南鹽都,王蘇檀上任後通過以工代賬、以工代稅的方式,發動灶民鹽丁大規模修理倉庫,建造大鹽倉,擴大倉儲, 短短幾個月下來,江陽一帶就建起了近百座鹽倉。

  同時,王蘇檀還簡化了收購程序,在很短的時間內讓鹽庫收儲量翻了數倍,鹽在封建時代是硬通貨,等同於工業時代的印鈔機,使得慶國的財政收入直线上升,六載後王蘇檀高升,繼任官員蕭規曹隨,豐厚的鹽稅有力支撐了慶朝的統一戰爭。

  王蘇檀有個小她十五歲的幼弟王蘇榆,在封建時代不管女性多麼出色,只要有男丁在就是男丁當家,但幼弟卻是在該死的年齡掛掉了,他打小就體弱多病,而且對於姐姐有著強烈的嫉妒心,為什麼家里人都圍繞著她轉,我才是王家的繼承人才對,這種扭曲的心靈作用於身體的結果就是越來越弱,終於在及冠前夕死掉了,關鍵是沒有結婚。

  一世祖王彌老來得子,就這一個兒子,再不爭氣也是兒子呀,喪子之痛讓他短時間內白了頭,意識到這就是命,在給兒子舉辦完喪禮後以王家族長的身份在祠堂中公布了一個決定,讓王蘇檀在他百年後擔任王家掌舵人,王蘇檀的兩個叔叔對此沒有任何意見,因為王家的命運如今就寄托在大侄女王蘇檀身上了。

  王蘇檀是慶朝歷史上第一個將四大宰執都做了一邊的文官,王蘇檀能被點為狀元文筆自然也是一等一,尤其是在散文這一塊,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可以說她的散文作品到了多一個字、少一個字,改一個字都不行的程度,是慶朝前期文風的引領者。

  關鍵王蘇檀與寧易二人的後代也爭氣,他們的長子王曦與長孫王羨都高中狀元,還都和母親與奶奶一般做到了四入頭,後人是這麼評價當時的王家:三世狀元一門宰相,五朝元老三代帝師。

  慶朝給王蘇檀的諡號也是歷史獨一份,單一個“文”,要知道此方世界的諡號規則是君主用單諡臣子用雙諡,更別說王蘇檀薨後當時的慶朝皇帝仁宗還追封老師為荊王,根據封建時代用諡號和官爵來敬稱先賢的傳統,什麼曾文正,什麼杜工部啦,王家後人對王蘇檀的稱謂便是荊文王,應了“小說需要邏輯但現實不需要”這句話,待她百年之後王家子嗣將其各作品收集,編為了《荊文王集》。

  在另一個時空的炎黃大地,得單一個“文”諡號的封建時代官員就一個,乃北宋的王安石。

  只是王蘇檀入仕的時候慶朝已經有了大體框架,彼時慶太祖已經稱王七年,跟隨他起兵的一干人等都占據了重要職務,所以就算是狀元也得從基層干起,王蘇檀本人是長於內政,慶朝又奉行無軍功不授爵,她就與開國勛貴失之交臂,她的後人要等到八九百年的兩夏才能混成從龍功臣。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前幾年的女狀元華嫦箐因為王蘇檀千百年前的一篇《諫摒女書》得了參與科舉的機會,只是她那時還太年輕,才二十三歲,殊不知所有命運的饋贈,背後都暗自標好了價格,在這個同人文中,華嫦箐所要支付的代價就是成為王嗣璁的雞吧套子!

  科舉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隋唐時期的科舉與兩宋不同,兩宋又與明清不同,此時空科舉的脈絡就隱藏在了歷朝歷代所編纂正史的選舉志或職官志中。

  此方世界的第一次科舉可以追溯到魏世祖章皇帝曹爽那里,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王嗣璁有一種要笑死的衝動,當然了,此曹爽非彼曹爽,彼曹爽可是蠢得被司馬懿騙得團團轉,五千余人因為和他有關聯而丟了性命,這已經不是死一戶口本了。

  此曹爽則厲害多了,將父親傳給他的勢力從一隅割據政權帶成了大一統皇朝,名為繼承實為開創,正是依靠這份一統天下的威望他才能推行科舉這種挖世家大族根基的選拔制度。

  饒是身為實際上的開國皇帝,曹爽在推行科舉制度的過程中也是磕磕絆絆,畢竟世家大族在他統一天下的過程出了大力和死力,同時作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曹爽也知道步子大了會扯到蛋這個理,故在科舉實行的過程中妥協了很多,具體的妥協措施都在鄭朝給魏朝所修編的《魏書·職官志》記著,比如沒有資格考試,想要參加科舉必須要得到權貴的推薦,考卷也不會糊名和謄寫以至於考官能看到考生的個人信息,同時錄取人數也很少,就拿在曹爽在位第十年所進行的首次科舉為例,僅僅取了五名門閥出身的進士,而且舉辦的頻次也很低,在第一次科舉後的二百一十七年間只進行了十三科,其中三次還是在魏世祖時期。

  以後世,尤其是兩夏的眼光來看待魏朝的科舉,無疑是弊端重重,進士名額基本上都都權貴子弟所壟斷,但不管怎麼說都開了考試授官的先河,更別說魏世祖在後面兩次科舉中點了七名寒門舉子為進士,並破格擢升使其掌機要,一舉打破了士族門閥憑借血緣關系壟斷官場的局面,這些沒有什麼後台可言的寒門進士也明白自己能在朝堂之上與門閥出身的官僚扳手腕完全就是因為皇帝的信任,世祖以降的魏朝諸帝也是看到了科舉的好處,故後十次科舉都至少有一名寒門子弟能魚躍龍門。

  國祚二百五十六年的干朝在科舉領域的貢獻不僅是糊名,科舉三年一考就是在鄭朝成了定制,鄭朝的科舉考生也由門閥推薦變成了官學和州縣薦送,取士數量也能穩定在二十到三十之間,進一步削弱了門閥士族對於官場的壟斷。

  干之後的晉為了進一步打擊豪貴在科舉方面又有三大創舉,第一是為謄寫,此招一出可謂是徹底斷了考官通過字跡判斷考生身份的路子,第二是為恩科,所謂恩科就是晉朝皇帝會在他登基的第二年會加一次科舉,如果那一年是科舉年,就是恩科並行,錄取人數會增加一倍,差不多能有一百人,第三就是增加了名為舉人試的資格考,使科舉變成了舉人,進士的兩級考試,論卷豪貴子弟肯定不是寒門子弟的對手。

  慶朝統一天下後又給科舉增加了秀才級別的選拔考試,至此,秀才,舉人,進士的三級制度徹底完善,後面的虞、寧和兩夏都是蕭規曹隨,至多在時間上做一些修改。

  祭祖,正是封建宗族用來凝聚人心的套路,轉生六年來的種種經歷讓王嗣璁愈發意識到宗族的宗教屬性,封建時代的人不是對於傳宗接代痴迷,而是對於香火供奉痴迷,認為人死後有靈,有後人祭祀便是靈魂不滅,沒了祭祀就會魂飛魄散,所以沒有兒子的男人不是過繼同宗子嗣便是收養別人家的孩子,為的就是死後有人給他逢年過節燒紙上香。

  王家則是將列祖列宗中的優秀分子的靈位放置於宗族祠堂之中,只要家族不滅每年都會受到豐厚的供奉,以此激勵王家子嗣好好為家族的霸業添磚加瓦,昔年王家在前夏崩潰時做得第一件事情就是將祠堂中的祖宗靈位和畫像打包帶走,有祠堂的地方就是家,而不是帶走什麼金銀細軟。

  人類的抱團程度與生產力的發達呈反比,越是低下就越是抱團,封建時代是宗族,工業時代是家庭,到了信息時代就是徹徹底底的原子化個人了,王家五服以內的男丁加起來有一千多人,他們都接受過完整的文武教育,相較於大字不識幾個的老農來各個都是了不得的人才,他們在王嗣璁所創造的千秋帝業中出力很多,王嗣璁也給了他們相應的回報。

  跟著大家將年初一各種繁文縟節的儀式做完回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後,王嗣璁發現天都要黑了,除了每月初一,十一和二十一這三天的朝廷法定節假日,像春節、上元節、清明節、重陽節、冬至這些重要節日都是朝野默認的休息日,正月初一到十五就是一年中時間最長的假日。

  心中的緊迫感讓王嗣璁根本無法放松,對仆人下了不要打擾自己的命令後就跳上了臥床,盤腿打坐運起內功來,王家確實在六百多年的時光中收集了無數的武功秘籍,不夸張說其中八成是對於高階武者沒有什麼價值的大路貨,剩下的兩成中,八成是二流,一流和頂流的加起來有兩成,至於武經閣中為何收藏了那麼多低階功法,原因就是充數,就像王嗣璁上輩子經常逛的點娘,有價值的網文並不多,絕大多數都是充數的。

  同樣這麼做的還有另外三個國公家族,原文中有這麼一段:江寒青嘆了一口氣,放棄了猜測對方武功來歷的想法。

  數百年來江家收集了天下無數的武功秘笈,江寒青從小就刻苦鑽研各門派的武功,對於天下武學自認為是知道個十之八九,可是今天就偏偏碰到了這剩下的十之一二。

  四大國公的底蘊可不是小門小戶能比擬的,更別說在其上的天家夏氏了,據家族內部高級成員說,皇城里面武功高深莫測的太監一抓一大把,這群不男不女的怪物因為沒有子嗣後代,對於皇帝可是忠心耿耿,很難收買,以至於家族在宮城里面一直沒有什麼眼线,不像是在外朝,一半官員都是王家的門生故吏。

  對王家真正有價值的武功法門不過一百零八門,上合天罡下乎地煞,但王嗣璁知道只有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功法而不是公認最厲害的功法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在武功秘籍被半壟斷的此炎黃大地,除非天賦凜然者自行領悟了膈膜呼吸法,絕大多數武者都是遇到什麼武功秘籍就修煉什麼武功秘籍,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拜入宗門後修行宗門已有的功法,王嗣璁這輩子的便宜母親郜慧彤就是如此。

  這就造成了一件令不少武者意難平的情況,自己修煉的功法未必是自己喜歡的或是適合自己的。

  黃帝內經作為此方炎黃大地上最初的內功心法,最大的特性就是普適性,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特點,只要是華夏三祖的後人都能修煉,什麼經脈都涉及到,但上限非常的低,作為武者啟蒙功法就兩個作用,一個是練出氣感,學會隔膜式呼吸,第二個就是熟悉內力再經脈中的流轉。

  高深莫測的頂級武功秘籍,也不意味著修煉者就一定能練到總綱部分提及的最高境界,很簡單的道理,同樣的都是經歷九年義務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用的都是同樣的教材,甚至於坐在同一間教室,聽得是同一個老師的講解,怎麼就有人高考就能考上TOP2,有的人連最低錄取线都沒有達到,個人天份也很重要。

  可也不是說武者沒有天份就無法修煉到高深境界,中人之姿的武者其實是可以通過堆砌資源的方式來提升,比如說名師、比如說藥浴、比如說丹藥,但堆資源只能摸到下限,而且需要武者有著強大的執行力,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像很多大城市中天分不高的學生,通過補課什麼的,985考不上但211拼一把還是有可能的。

  上輩子王嗣璁是瞎貓碰到了死耗子,在湘地躲風頭的時候遇上了貴人,習得了最適合他修煉的八極和通臂之類的剛猛霸道的外功,上輩子的經歷讓他這輩子的武道肯定走得依舊是剛猛路线,甚至於在修煉出了內力後他還偷偷在臥房中來了幾套八極拳和通臂拳,發現在內力的加持下自己的反應和敏捷直逼自己上輩子時的三十歲狀態,僅僅在力道上有所不如,但王嗣璁相信隨著年歲和內力的增長,超越自己上輩子巔峰的日子不遠了。

  因為怕死的緣故他從一百零八部秘籍中選了以抗擊打能力而著稱的一門橫練功夫:金鍾罩。

  是的,在這個異時空的炎黃大地上是有佛道兩派的,因為原文提到過:“寒正天在旁邊被他笑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自己的話怎麼會讓他覺得如此好笑。”,金剛是典型的佛教術語,就證明這方大地上有佛教,道教也有提及,見江寒青師父王明思的第一次出場:“他的背上斜插著一柄劍鞘都已經鏽跡斑斑的長劍,也不知道是找那個驅鬼道士偷來的。”

  佛道兩派功夫在兩個炎黃世界一樣,都是顯學,佛道兩派的最強宗門依舊是少林和武當。

  金鍾罩、鐵布衫、十三太保之類的橫練功夫在王嗣璁上輩子生活的世界也存在,傳武各門各派都有抗擊打的東西,基本原理都一個樣,通過不斷熬打身體的特定部位,讓骨骼、肌肉密度增大,以增強抗擊打能力,王嗣璁上輩子因為精通八極和通臂,少不得對小臂進行熬打,體檢的時候拍X光,兩條小臂骨頭雪白,X光都幾乎過不去,他跟人打架一胳膊砸過去對方不是腿斷就是胳膊折。

  熬打其實是一種性價比很低的修煉法門,畢竟這玩意一段時間不練,功夫也是會掉的,就跟肌肉不鍛煉一段時間,強度就下降一樣,所以武者想保持抗擊打能力,那得天天堅持用外力來熬打身體自己,在這個擁有內力的異時空炎黃就不一樣了,可以通過內力運轉的方式讓身體獲得熬打才能得到的防御力.

  這個世界的內力還是講究基本法的,橫練之類的功夫絕對不會出現影視作品中那般夸張的效果,比如龍虎門中的金鍾罩,王嗣璁也想揮動雙節棍後打出一個若隱若現的金鍾罩防御壁來,帥的一比。

  但是金鍾罩的總綱說了在內力的加持下身體可以獲得超出普通人的抗擊打能力,比如頭部,腹部,肋骨,襠部等薄弱部分,經得起常人甚至武者的拳打腳踢,當把內力運轉到極致後對於冷兵器的劈砍與捅刺也有不俗的抵抗能力:刀砍一道白印,槍刺一個白點。

  橫練功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要調用貫通全身的十二正經和八大奇經,原因很簡單,拳法用到的經脈是太陰肺經、陽明大腸經、厥陰心包經、少陽三焦經、少陰心經和太陽小腸經,這六條手經,具體用到哪些經絡要看拳法的特質,用到名字中帶陽的經絡的拳法多是剛猛短促,用到名字中帶陰的經絡多是陰柔綿長見長,腿法或是輕功也是類似的套路,會用到太陰脾經、陽明胃經、厥陰肝經、少陽膽經、少陰腎經和太陽膀胱經,這六條足經。

  三百六十度無死角防御,是橫練功夫最大的特點,周身無死角,意味著需要全身上下二十條經脈的配合,任脈位於正前胸、督脈立於脊椎中,任督二脈都延伸到天靈蓋。

  十二經絡分屬於十二髒腑。

  所謂十二髒腑,即五髒六腑再加上心髒的外膜——心包,十二正經中的陰經分布在四肢的內側面,陽經則分布在外側面,這些經絡正好覆蓋人體表面,一條經脈修煉不精就意味著這條經脈所分布的軀體防御力不夠,金鍾罩的最高層級無漏金身,就是將十二正經和八大奇經修煉到了極致,唯一的弱點就是沒有經絡通過的雙眼和下陰,但金鍾罩的最高境界就是那縮陽入腹。

  人性的幽暗是沒有止境的,佛門講究六根清淨,但王嗣璁偏偏不是沙門中人,他居然琢磨出了將縮陽入腹反轉的用法,可是沒少將縮入小腹內的陽具化為肉箭,一下子射進牝奴的蜜穴中。

  王嗣璁上輩子也是混點娘的,滾開的極道流非常合他口味,他也想獲得武功修改器,來個一步登天,成為路勝獸,什麼牛鬼蛇神,一雙鐵拳砸下去,全都清靜了,這樣就不用一步一個腳印去修煉了。

  家族勢力還給王嗣璁在修行武道時找了多對一的家教,都是金鍾罩修行有成的羅漢堂高僧,羅漢堂是少林寺中?

  負責傳授和練習少林武術的部門,?

  昔年達摩師祖來炎黃時只帶了十三麼絕技,後來經過羅漢堂一代代高僧的創新,才有了聞名天下的七十二絕技。

  金鍾罩是俗稱,正式名字是金剛不壞體神功,屬於七十二絕技中的內功范疇,七十二絕技中專門的內功心法並不多,除了金剛不壞體神功,還有阿羅漢神功、降龍伏虎功、心意氣混元功、菩提心法、達摩閉息功,以及知名度最高的易筋經。

  古人只是見識少而不是傻,早就想到了武功秘籍外泄的可能,除了大路貨的武林秘籍,高端秘籍里面都是專業術語一大堆,沒有本門派高級武者的指點,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義,就拿斬赤龍來說,普通人看到這三個一定很懵逼,下意識的會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斬殺一掉紅色的龍,在道家武功體系中斬赤龍指的是斷絕月經,是道家女子的修煉法門,以斷經留體,達到還精補腦的效果。

  這還是文字,如果是圖,問題就更大了,封建時代可沒有記錄影像的設備,招式的圖像一般都是完成形態,招式與招式之間的承接轉讓要是沒有專業人士來提點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可能就會出現差之毫厘卻謬以千里的窘境,甚至於走火入魔。

  王家通過邀請各大門派高手來府中教授家族子弟武功的方式結交了很多非官面上的江湖勢力,這些個門派得了王家的資財支持自然是跟王家關系不錯,畢竟誰會和真金白銀過不去呢?

  有了幾位羅漢堂大和尚的教導,王嗣璁的金鍾罩的修行可謂是一日千里,更別說他晚上一個人時還會利用前世的知識體系對大和尚們的經驗進行分析,而不是盲從對方的講解。

  在以後的日子里,金鍾罩這門源自佛門的頂級橫練功夫可是救了王嗣璁不少次,更別提他還喜歡在衣服下面穿一件鎖子甲,才不會出現原文主角江寒青他二叔江浩天被聖母宮宮主一爪掏心而死的情況,若是上了戰場他還會再搭配上兩層鎧甲,除非被拋石機丟出的石頭或是床弩射出的矛矢直接命中,很難會被敵方的雜兵砍死、刺死或射死。

  超強的肉體防御力與重生後無所畏懼的心態,讓王嗣璁養成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信念,豬突戰術,就是他的最愛,在混跡西域的二十年間,竟被蠻族和炎黃一致認為是土喇第一巴魯圖。

  (主角的名字定下了,武功終極形態就是星爺所出演的電影鹿鼎記中鰲拜的樣子,刀槍不入,力大無窮。)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