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歷史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

第16章 獻帝獻後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 subzeropoint 13210 2024-08-30 02:12

  農業時代可沒有手機、電腦、電視之類殺時間的利器,但王嗣璁最喜歡的,在晚上用來消磨時光的東西卻是溫軟的女體,如果有女體在懷,這段時間王嗣璁才不會用得自前輩王大铖的書籍來打發晚上的枯燥時光呢。

  《五朝宦海見聞錄》是前輩著作中唯一正常的書籍,所有卷加起來差不多有二十萬字,但對於上輩子那些百萬字起步,千萬字還沒有完結的網絡爽文來說就是小卡拉米啦,沒幾天王嗣璁就看完了。

  五朝,指的是憲宗、熹宗、簡宗、恭宗與今上夏武明這五位後夏皇帝,家族前輩王大铖的仕途起於憲宗朝的最後一年,後他經歷持續二十三年之久的熹宗朝,三年的簡宗朝,六個月的恭宗朝,以及今上夏武明的統治時代。

  兩夏規定官員原則上是六十歲致仕,但如果天子開恩就能繼續干下去,可是王大铖卻在五十一歲,這個正是官員的黃金歲數上述皇帝請辭掉,於夏紀五百八十六年時以刑部尚書的職務致仕,這一年是當今天子夏武明在位的第十一個年頭,還是他親政的元年。

  家族成員致仕後寫官場回憶錄乃是王家能屹立千年不倒的重要原因,王家子弟在進入官場前就通過文字將家族核心成員的人生經歷看了個遍,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什麼事情該如何做,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陰溝里翻船這種事情的概率,《五朝宦海見聞錄》是王大铖對他宦海沉浮四十余載的一個總結。

  回憶錄中屬於王家子弟必看的只有兩本:《慶季匯編》和《定文公日錄》。

  《慶季匯編》的作者是王師道與王祝之這對父子,伯仲叔季,季在排序中是最後一位,故就有了末的意思,慶季就是慶朝末年的意思,王師道與王祝之是慶朝末年的進士,父子二人用文字記錄了他們在慶朝末年的經歷,用父子二人的話來說慶朝末年完全就是賄賂公行、政由賄成、巧立名目、橫征暴斂、陋規饋贈、相沿成習的人間地獄,慶季會編中避開戰亂的種種記錄讓王家後人安然度過了虞寧之交,寧夏之交的刀兵之災,這個是末日求生指南。

  《定文正公日錄》是王升的著作,王升是王家由科舉家族轉型為勛貴家族的關鍵性人物,從“升”這個名字能看出父親對他的期許,王升也是沒有辜負父親的期許,名次不高,三甲十四名,但關鍵在於他通過了庶吉士的考試,寧朝規定每次科舉只有一甲三人和二甲第一名鐵定進翰林院,余下十六個名額要進行一次館選,也就是再來一次考試,這二十名進士都會獲得庶吉士的頭銜,真宗朝形成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拜相”的慣例,因此庶吉士在寧朝有著儲相的別稱,只要在三年後的內部考核當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就能夠長期留在翰林院工作擔任翰林院檢討,成為正兒八經的翰林。

  成績差點的,也能進入六部擔任主事、御史等官職,亦或是派遣到地方上工作。

  王升在寧朝覆滅後第一時間就投靠了夏太祖,夏太祖就發現這個年屆不惑的漢子竟然真的很有水平,把他視為自己的的謀主,王升也沒有辜負夏太祖對他的信任,夏朝一統天下後的第三年太祖論功行賞,他被封為開國四公之首的定國公。

  死後朝廷給王升的諡號為文正,由於爵位是定國公,世人就以定文正公來稱呼這位第一代定國公,此人有寫日記的習慣,日錄就是炎黃對日記的文雅說法,這個是朝堂為官指南,不要將別人當成傻子就是他留給子孫後代最大的智慧。

  王大铖的仕途有泰半在夏熹宗一朝,也是他人生最青春的時代,所以見聞錄中記錄最多的就是熹宗朝的事情。

  夏熹宗名曰夏又寰,是憲宗皇帝的嫡長子,生於夏紀五百三十二年,十七歲那年繼位,成了後夏的第十二位皇帝,駕崩後群臣給他上的廟號和諡號分別是熹和獻,王嗣璁發現前輩王大铖對於夏熹宗獻皇帝有著非常復雜的認知。

  夏紀五百五十五年六月,京師永安,定國公府中。

  “二郎,可知今日父今為何喚你過來?”

  王大铖恭恭敬敬的對著正襟危坐於家督書房中的父親王正嚴回道:“孩兒不知,還請父親明示。”

  聽得二兒子的回答,鎮國公王正嚴輕點了一下頭,就問了個問題:

  “二郎,你對今上有何看法?”

  討論與評價當今天子,那可是大不敬的罪過,當然,這只是針對沒有什麼背景的普通人家,王大铖身為門閥世家子弟,打小可是沒少聽過長輩們對朝廷天子的DISS,可他依舊不明白父親葫蘆里究竟在賣什麼藥,只得實話實話起來:

  “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即位六年來沒有什麼建樹,倒是大興土木,建了不少宮殿。”

  世間最難聽的話莫過於實話,朝廷當今天子名曰夏又寰,乃先帝憲宗成皇帝的嫡長子,於夏紀五百四十九年十月十日柩前即位,時年十七歲,半大小子一個。

  後夏建立於夏紀三百四十六年,夏又寰即位的時候後夏剛剛邁進第二個一百年,對於壽元無法突破三百大關的封建王朝來說,彼時建國二百零三年的後夏顯然已經是到黃土埋到胸口的階段了。

  皇帝勤政愛民還好,能將國祚延續。

  世人以為朝廷換了皇帝會有一番新氣象,兩三年後發現其實是黃鼠狼生耗子,一窩不如一窩,夏又寰比起其父憲宗成皇帝要荒唐許多,即位六年以來不問朝綱卻是沉溺於享樂,朝政都丟給了宰相及其六部去負責,朝官呈上來需要他批復的奏折多是草草寫上一個“可”,殊不知朝廷在他即位時已經是危機四伏,大廈將傾的前夜,典型例子就是夏紀五百五十一年大學士張乃冒死所上的直諫書。

  張乃所呈直諫書上的文字直指當下的朝廷弊端與民間的疾苦,總結起來就是八個“破”和八個“苦”:

  終年聚兵, 一破也。

  蠻夷熾興, 二破也。

  權豪奢僭, 三破也。

  廣造道觀, 四破也。

  賄賂公行, 五破也。

  長吏殘暴, 六破也。

  賦役不均, 七破也。

  官多民少, 八破也。

  民間八苦分別是:

  官吏苛刻, 一苦也。

  私債征奪, 二苦也。

  賦稅繁多, 三苦也。

  所由乞斂, 四苦也。

  亂攤亂派, 五苦也。

  司法不公, 六苦也。

  無衣無食, 七苦也。

  病葬無依, 八苦也

  看完直諫書後夏又寰勃然大怒,天下明明海清河晏,百姓安居樂業,爾居然敢欺騙朕,朕也是天下億萬的一份子,怎麼就沒有感到被壓迫呢?

  要不是太祖有遺訓說不能擅殺大臣,朕定滅爾三族,現貶你為崖州知府,即刻離京,不得耽擱!

  其實夏又寰陷入了信息繭房之中,聽得都是下面人所精心編制的謊言,天天被告知之形式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張乃這種敢說真話,反應民間真實情況的實干派官員反而成了異類。

  “夏家小兒今天卻是做了一個不同以往的決定,竟然要剿滅淫門!”

  父親的話語讓王大铖心里一跳,十四歲時他憑借家族的蒙蔭出仕,進入朝廷的特務機構繡衣使,在繡衣使供職的這六年間他得知了許多常人不知曉的秘密:

  淫門,正是繡衣使成立五百多年來最大的敵人。

  盡管王大铖不信儒家思想,但不妨礙他對淫門深惡痛絕,淫門門徒所認為的人性本惡在他看來不是問題,性惡論就是儒家的荀子搞出來的,人性本淫也不是問題,儒家至聖先師孔子有言食色性也,色欲乃是人類的本能,哪個士大夫不豢養幾個姬妾,就拿他王家來說,連戲班子都有成員去養,淫門最大的問題是號召世人“人人淫其母”,淫門認為人都是由母親生出來的,所以母親是一個人最親的親人,他們的每一個男性成員的入門儀式就是奸淫自己的母親。

  如果僅僅是這般舉動,淫門倒也不會太過引起皇帝的注意,深度參與朝廷的爭斗才是讓皇帝對淫門痛下殺手的根本原因,王大铖作為王家的嫡系成員自然是知曉普通人許多不知道的秘密,淫門早在前夏時期就已經介入了朝堂政斗,前夏的懷宗和皇帝和懿宗悼皇帝就是被當時的淫門門徒下毒暗害的。

  淫門對後夏的禍害要追溯到兩個甲子年之前,當時在位的昭宗襄皇帝是一個對於儒學很是信奉的人,淫門的理念和對朝廷的危害促使他下定決心要消滅這群悖逆人倫之輩。

  可他低估了淫門對朝廷的滲透,於夏紀四百四十三年夏天被淫門害死,之後的順宗德皇帝和憲宗成皇帝也都死於淫門的暗中毒害,憲宗成皇帝,這個最近被淫門謀害身亡的夏朝皇帝,正是當今天子夏又寰的父親,昭宗襄皇帝只是慘遭淫門謀害而亡的五位夏朝皇帝中唯一一個被認證的倒霉蛋,那四個皇帝都是秘而不宣,保留了作為皇帝的最後尊嚴。

  殺害皇帝屬於十惡不赦重罪中分量最重的謀反,歷朝歷代對於謀反都是采取斬草除根的態度,昭宗襄皇帝被暗害這件事使朝廷將淫門列為了國內最大的威脅,即位的宣宗顯皇帝對淫門展開了規模與力度都空前的打擊,凡是被確定為淫門門徒之人都會喜提三族消消樂套餐。

  不想淫門早早就與西域和北疆的蠻族勾連在了一起,將炎黃大地搞得是一片烏煙瘴氣,但淫門“人人淫其母”的理念注定不能得到廣大人民的認可,加上後夏彼時立國還不到百年,各種社會矛盾還沒有激化到極致,蠻族的入侵並未有達到動搖社稷的程度,很快淫門就在朝野的合力打擊下不得不選擇蟄伏,就算是蟄伏他們也不忘隔三差五就搞個不小的新聞來秀存在感。

  王大铖馬上就從家督父親口中得到了夏又寰剿滅淫門的緣由,原來淫門內部爆發了內訌,怪不得呢?

  以王大铖這六年來在繡衣使得到的各種消息,夏又寰是個十足的膽小鬼,除了享樂什麼都不會,是淫門的內訌讓他起了卞莊刺虎的念頭!

  王正嚴的意思就是此乃他升官的好機會,繡衣使作為直屬皇帝的特務機構肯定會深度參與這場針對淫門的圍剿,搞幾個漂亮的抄家滅門就有完美的理由進行晉升官職,王家子弟在晉升這一塊歷來都是挑不出什麼毛病來的,履歷什麼的非常完美。

  能在前後兩夏朝廷五百余年的打擊下屹立不倒,淫門是有兩把刷子的,兩把刷子分別是嚴密的組織與高強的武功,王大铖可是王正嚴的二兒子,鍍金的前提是人不能死!

  四大女神捕與四大女神偷就是王家大字輩二房生命最有力的保障,有她們八個在,王大铖的人身安全不會是問題。

  但王大铖卻有另一個想法,那就是假公濟私,他這人的性癖很怪,絕大多數的男人都是對體似酥的二八佳人情有獨鍾,這家伙卻是個年上控,對於年歲能做他母親的熟女有著莫名的情愫,早早過了“年少不知阿姨好,錯把少女當成寶”的歲數,四大女神捕也好,四大女神偷也罷,八人中無一例外都是他的阿姨輩。

  淫門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會收入門中,淫母只是充分條件,他們對於門人的選擇有著自己的一套標准,但最基本的,一定是非富即貴,富貴之家肯定不會隨隨便便娶個丑女,王大铖見過不少被繡衣使抓捕的淫門中人母親,風騷艷麗是她們的共同點,就想拿雞毛當令箭,弄一些高質量的熟婦來填滿自己的後宮,以滿足自己不可言說的深暗幻想。

  夏紀五百五十五年的下半段,整個大夏境內可以說是殺得人頭滾滾,因牽涉淫門而被抄家夷滅的宗族不下三萬,夏律對於夷滅的司法解釋是誅殺年滿十六歲的三族男丁,三族特指父親,叔伯等父輩親屬,己身與血親兄弟,子侄輩,說白了就是將罪犯的年滿十六歲的男性直系親屬全給滅了,十六歲以下的流放三千里充軍,女性親屬不管年歲全部沒為官奴。

  這種株連的刑罰在工業時代看來顯然過於殘酷了,但夏律較之前面封建王朝對於株連的定義已經很仁慈了,兩夏之前的封建王朝對於夷三族的定義是將犯人的父族、母族、妻族中的年滿十六歲的男丁全部殺頭,誅三族動不動就是上百號人整整齊齊,要是關系網繁雜的世家大族,可能就是千把號人被拉去刑場殺頭。

  仁慈與殘忍都是比較出來的,兩夏對於犯下十惡重罪之人只是殺本家,一般說來死個二十男丁就頂天了。

  在這三萬多被夷滅的家族中有不少是冤枉的,但怎麼說呢,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個人肩頭就是一座大山,時年二十歲的王大铖的經歷就以繡衣使千戶的身份全程參與了這場針對淫門余孽的特別抄家滅族行動。

  淫門並非什麼阿貓阿狗都收,淫母只是入門的充分條件而非必要條件,門下成員最次也是鄉紳出身,更是不乏大富大貴之家子弟,大夏朝廷在這次特別抄家滅族行動可以說是賺翻天了,夏熹宗登基那年朝廷歲入接近四百萬兩白銀,這次抄沒的財產折成白銀有四千七百萬兩之巨,關鍵是天量的耕地失去了原來的主人,成了朝廷掌控的官田,大大緩解了土地兼並,無形之中消磨了尖銳的社會矛盾。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這三法司與特務機構繡衣使一並負責了三萬家女眷的甄別工作,淫門門徒的母親都被繡衣使悉數挑出,她們中的絕大部分本以為兒子死了就能脫離狼穴,卻不想馬上就入了繡衣使的虎口,被分批押送至繡衣使設立在京城的鞫獄,王大铖負責第二批及之後批次淫門余孽母親的造冊工作,繡衣使在造冊方面會給犯人的畫像就成了《內亂婦集》中肖像畫的來源,他是找了原本一幅一幅臨摹的,算上他沒有經手統計的第一批,共兩萬三千八百五十九名淫門門徒的母親,其中不乏出身世家名門的誥命貴婦、名震江湖的女俠魔女。

  所謂鞫獄,就是繡衣使的監獄,繡衣使並不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一類的司法機構,卻也擁有探、緝、獄等一系列核心職能,相當於明朝的錦衣衛,官也好民也罷,進了被譽為活地獄的繡衣使鞫獄九成九是躺著出來,以至於不管是京師高官還是州縣百姓,一看到騎著高頭大馬、滿身華服、一口京腔的成年男子都會下意識的發抖。

  時年剛行及冠禮的王大铖就在這個既讓廟堂之高也讓江湖之遠聞之而色變的機構負責獄這一塊中的審,《淫門案考》中的很多內容就是王大铖利用各種酷刑拷問淫門成員得來的,他對嫌犯用刑是有依據的,這個依據就是大夏律,即便是直屬皇帝的繡衣使鞫獄也要按這款基本法來行事不是?

  鞫獄的環境非常的惡劣,鐵人進去都能給磨成齏粉,每天都會有數量不菲的犯人瘐斃其中,否則也不會被世人冠以活地獄綽號了,這些平常在家中養尊處優,沒有干過重活的美艷熟母哪經歷過這種恐怖陣勢,結案前夕被折磨死了七七八八,僅有四千一百零七名身負不俗內力,年歲三十六至五十之間的強者僥幸存活下來。

  根據大夏律的量刑標准,繡衣使給四千一百零七名淫門門徒的美艷母親裁定了四種命運:第一種是明正典刑,被判凌遲之刑,以警示天下人;第二種就是被發配給立功官員之家為奴;第三種是被流放至邊遠苦寒之地充做軍妓;第四種就是被罰入教坊司、浣衣局等機構為奴。

  夏律並非完美無缺,相反BUG一大推,最大BUG非交錢抵罪莫屬,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只要犯的不是十惡之中的重罪,什麼罪都能拿錢來抵消,即便是作為極刑的斬或絞,也不過是四十二兩銀子,就算犯了十惡之中的重罪,只要不是被判斬立決或絞立決,依舊有操作的空間,前提是銀錢必須到位。

  夏熹宗登基的時候後夏已經建立了兩百零三年,承平日久的後果之一就是上層社會生活糜爛,淫蕩之風盛行,各種類型的女子都有龐大的受眾,四十歲上下的風騷艷婦在有戀母情結的年輕豪貴子弟中很是受歡迎,尤其是喜歡性虐且是S的男人除了三十二名名被繡衣使判處千刀萬剮之刑與一百三十二名確定了發配人家的美艷熟母,余下艷母就被京師中的各路中小色鬼盯上了,一場瓜分大聖歡喜門余孽美母的淫色盛宴至此盛大開席,朝廷對這群小色鬼的心思是心知肚明,也不廢話,明確說一個一千兩銀子,先到先得。

  王大铖沒有想到京師公子哥中竟然有那麼多熟女愛好者,那段時間他那位於繡衣使之中辦公處所的門檻都被京城中的公子哥們踩矮了幾寸,都是托他帶進鞫獄檢驗肉質的,每次都少不了百多兩銀子的好處費。

  為了得到自己心儀的肉貨,各路小色鬼也是拼了,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朝廷不在乎這群小色鬼們為拿下心儀肉貨所要付出的額外代價,朝廷要的只是一人一千兩白銀的贖身費,所得近四百萬兩白銀內帑拿三成,國庫拿七成,夏熹宗在抄沒這群美熟女家產的同時又將她們賣了個好價錢,再算上淫門成員的妻子、女兒、姨姑嬸嫂等女性親屬,可謂是一魚多吃,成了王二公子心目中這次打擊淫門行動的最大贏家。

  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王大铖憑借在繡衣使任職的便利條件,從這些美艷人母中給自己物色二十二個生辰八字極為特殊的美艷人母,據說與純陰女或純陽女交合有助於健康,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王大铖能活到七十四歲才死,未必沒有這個原因。

  這就是封建社會為何是男性天堂的緣故,前世王嗣璁搞禁室培欲要藏著掖著,生怕被專政鐵拳砸頭,而在封建時代,男性可以光明正大的開後宮而不用受到各種非議,這二十二名性奴美母在落入王大铖手之前就已經被各自的兒子調教完畢,王大铖實屬摘了成熟的蜜桃。

  淫門門徒之母的歸宿都寫在了《內亂婦集》中,這套書記錄了結案時候幸免於難的四千一百零七名美艷熟婦的個人信息,每一頁上都繪有犯下與子亂倫之罪女子的畫像,封建時代書籍一般來說一頁紙也就三四百個字,兩世為人給王嗣璁帶來的最大優勢就是思維敏捷了很多,一目十行並非是夸張,而是真實的描述,加上又是不求甚解,差不多就是一分鍾看完《內亂婦集》的一頁。

  《內亂婦集》每一張文字頁末尾的結構都如出一轍,就是這名淫門成員母親被誰用了多少銀子買走的,這也是王嗣璁最熱衷的部分,前世之時他可是多次參加過某些黑暗組織舉辦的性奴拍賣大會,這種源自基因層面的本能會讓每一場參與的男性競買者血脈噴張,在荷爾蒙的刺激會失心瘋的出價,這些個小色鬼各個出身不凡,都是王公貴族家的男丁,為了心儀的肉貨是一擲千金而面不改色。

  在《五朝宦海見聞錄》、《內亂婦集》與《淫門案考》這三套書中都出現過的女性只有一個。

  這個被兒子壞了貞潔的女子王嗣璁一點都不陌生,因為她的名字偶爾出現在王家核心層的談話中,他們每次提及這個距今死了都快三十年的女人時還都會擺出一副咬牙切齒,苦大仇深的表情,說要不是她從中作梗這天下早就是他們家的了,正是當今天子夏武明的已故母親——章獻皇後王貞兒。

  當第一批被擒獲的顯隱兩宗門人的美母被押送至繡衣使的鞫獄後,夏熹宗為了彰顯自己勝利者的身份,就特意移駕至鞫獄,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大聲斥責她們不知廉恥,竟然與兒子通奸,這番話說的當真是慷慨激昂,義薄雲天,然而這大義凜然背後,卻是深刻的無恥和昏庸,身為一國君主,竟然以如此言語羞辱一群被兒子強迫的母親。

  有一名聰穎非常的女子受不住這般侮辱,便站出來指責夏又寰,說他若是有道明君天下哪會這般烏煙瘴氣。

  夏又寰作為一國至尊,從小到大都是被下面眾星拱月一般的哄著供著,他爹憲宗成皇帝在世時都沒有用這種語氣凶過他,這種語氣激烈的詰問夏又寰還是頭一次遇到,怒極反笑後就讓手下把這名女子送進他登基後建造的享樂窟虎殿中,他要好好教訓教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犯婦。

  犯婦正是王貞兒。

  夏又寰是在夏紀五四九年十月十二這天繼位的,雖坐擁三宮六院但登基五六年來一直沒有子嗣,王貞兒是在被送入虎殿的第三個月斷了葵水,夏又寰又是虎殿中唯一的完整男性,能讓這個剛滿四十歲的成熟美婦懷孕的也只有他了,九個月之後王貞兒順利產下一個男嬰,便是日後的夏簡宗安皇帝。

  刑部、按察司、大理寺與繡衣使四大部門共同呈上死刑名單的時候正值夏簡宗安皇帝出生後的第二天,第一個子嗣的誕生讓夏又寰心情大好,就依了大他十七歲的愛妃的意思,黑筆一劃取消了這些淫門美母的死刑,改為發配到邊疆為妓。

  當一個人犯了罪,有司依法判處死刑,這不叫權力,這叫正義。

  而當一個人犯了同樣的罪,皇帝卻赦免了他,這就叫權力!

  在被押送至京城監獄的過程中王貞兒品嘗到了顛沛流離,在虎殿之中品嘗到了最可怕的淫虐,但兒子的出生讓她一下子就脫離了苦海,並第一次品嘗到了權力的滋味,僅僅是一個哀求,就讓本該刮刑柱上走一遭的同病相憐之人幸免於難。

  四十歲生下皇長子只是王貞兒開掛後半生的開始,明明是高齡婦女但生育能力卻和老母豬有的一拼,生下簡宗安皇帝後兩年又生下了恭宗,作為熹宗朝後宮中唯一有子嗣的女人她在五五九年被封為皇後,距離她被投入繡衣使監獄僅四年。

  五六零年王貞兒生三公主,五六二年生四公主,五六四年生五公主,五六七年生了六公主,甚至在五十五歲的高齡還能生出當今皇帝夏武明來。

  封建王朝的皇帝,不論什麼出身,判斷他愛不愛一個女人,有多愛她,可以從五個方面來佐證,第一個就是有沒有立她為皇後,第二個是有沒有讓她生育子嗣,第三個就是她的子嗣有沒有被立為儲君,第四個就是皇帝對這位儲君態度如何,最後一個是她死後的陵寢安置。

  從以上五個標准來看王貞兒絕逼是夏熹宗的真愛。

  夏熹宗的所有子嗣均為王貞兒所出,她靠子嗣上位但絕非完全依靠子嗣,熹宗登基時後夏已經二百零三歲了,對於壽元不滿三百的封建王朝來說已經進入危機四伏的末期了,王貞兒出身民間自然知曉百姓生活疾苦,王貞兒又是夏又寰的真愛,對她從來都是言聽計從,在勸阻下他居然一反剛登基時的種種荒唐,為挽救夏王朝的衰落與緩和社會的矛盾開始努力起來,最終於登基後的第十八年在政治、經濟、國防等各方面掀起了一場變法革新運動。

  任何封建王朝到了中後期的時候都會有各種變法的舉動,王朝初期時的經濟特點是人少地多,後夏建立時的第一次人口普查顯示在籍人口兩千萬,相較後夏末期的一點七億人口,連零頭的三分之一都沒有,無主土地到處都是,根本開墾不完,這種情況下收財產稅簡直是有病,所以收的都是人頭稅。

  百多年時光後,土地經過各種形式的兼並,都在大地主的手上,這個時候就需要財稅轉型,成功了的話朝廷還能續個幾十年,轉型失敗就馬上崩盤,這也是絕大多數封建王朝倒在二百年壽命大關的緣故。

  夏又寰掀起的改革本質上是將財產稅替代人頭稅,作為朝廷的主要開支來源,俗話說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故改革派在空間與時間尺度上的形象都不咋滴,保守派不好將矛頭直接對向身為一國之君的夏又寰,為改革保駕護航的皇後王貞兒和負責具體操作的宰相章同就成了背鍋俠,在世家大族的刻意引導下這兩人在民間的形象非常的不堪,王貞兒的主要黑點是她和夏又寰的年歲差,王貞兒比夏又寰大了十七歲,夏律規定女子十四歲就可以出嫁,這哪里是什麼姐弟戀分明是母子戀,因為頻繁懷孕的緣故,她的雙峰里面總是飽含奶水,夏又寰才不管身邊的

  太監與宮女的尷尬眼神,只要餓了渴了他都會立刻撕開老婆的上衣來痛飲奶水,這種宮闈秘聞就通過值宮太監與宮女的嘴巴傳到了外面,民間都是用老妖婦、老妖婆或老妖後來稱呼王貞兒,說她用妖法迷惑了聖上,讓聖上拋棄了祖宗法制,行那禍亂朝綱的變法之事。

  夏又寰於改革的第五年駕崩,臨朝二十三載,享年四十歲,按照慣例群臣要給大行皇帝上廟號與諡號,“熹”者,乃微弱晨光之意,意思是為皇帝死的太早而感到痛惜,“獻”有“博聞多能”、“惠而內德”、“智哲有聖”等意思,這些解釋都強調了智慧、才能和德行等方面的正面評價。

  其實吧,群臣真的是在反串,根據夏又寰生前的種種荒唐,熹和獻要反過來理解,“熹”的真實意思是你死的太晚了,“獻”的真實意思是你笨的跟什麼的,天天就知道玩樂,還聰明呢!

  小老公駕崩後王貞兒以太後身份臨朝稱制垂簾聽政,久居宮中耳濡目染之下王貞兒竟展現出了不一般的政治能力,她一如既往的支持時任宰相章同進行深層次改革,但改革卻觸動了大地主階級和豪門貴族的根本利益,完全是王貞兒利用皇太後這個至高身份硬壓著才不至於停下,王貞兒在小兒子即位後的第十一年駕崩,享年七十一歲,朝臣支持夏武明親政的一個要求就是廢除改革措施,失去了最高統治者的支持,這場跨度近二十年的改革變法運動戛然而止。

  要是以王嗣璁上輩子封建時代的宋元明清四朝的道德觀念來評判王貞兒,簡直就是黑的發亮了,有婚育史,和子亂倫,被投進監獄過,這樣的女子居然能成為一國之母,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實女性貞潔觀念在封建時代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另一個炎黃世界對女子“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變態要求是在靖康恥之後才發生的,之前社會風氣對於女性的貞潔非常的包容,離婚的,當小媽的,婚姻存續的,都能當上皇後,前者的例子是漢武帝的老媽王娡,聽說王娡有皇後氣,家人立刻讓她跟原來的老公離婚並送進了太子府;中間的例子是武則天,他侍奉過李世民和李治這對父子;後者則是北宋的劉娥,還沒離婚就被宋真宗看上了,當了皇後還與前夫龔美不清不楚的。

  此炎黃世界從來沒有經歷過靖康之恥、崖山之恨與明清易代這般神洲陸沉的悲劇,社會風氣整體上非常的自信,開明與包容,在這種大環境下王貞兒能當上皇後還就真沒離多大譜,說破天也就是一個年歲大老公十七歲的罪婦,罪婦又怎麼了,這方世界還有轉手四個皇帝的皇後呢!

  王嗣璁身為男性自然明白此世界的同性們定然好奇王貞兒是如何將小她十七歲的皇帝老兒迷得團團轉的,農業時代的人均壽命很短,在四十歲前死掉太正常不過了,所以蘇軾於三十八歲時所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說“老夫聊發少年狂”,王貞兒的二婚老公夏熹宗就是三十八歲那年駕崩的,在普通大夏百姓看來都要六十歲的王貞兒肯定是個滿臉皺紋的老太婆啦。

  只能說這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被自己所生活的困苦環境限制了想象力,人是沒有辦法脫離自己所出環境來思考問題的,所以農民才有皇帝老兒耕地用金鋤頭,東宮娘娘頓頓烙大餅,西宮娘娘頓頓白饅頭的既可笑又可憐的想法,他們根本無法想象十指不沾陽春水式的養尊處優生活和內功對人的養護究竟有多可怕。

  虧得王是四劃,王嗣璁方能在《內亂婦集》中找到這位本家女郎的畫像,也無怪夏熹宗會痴迷王貞兒,換成他是夏熹宗他也會,王貞兒的顏值明顯比其它淫門之人母親要高一籌不止,絕對意義上的九分女,乃是草窩中飛出的金鳳凰中的金鳳凰,放在他上輩子完全可以去擔綱大制作的女C位,能和劉天仙去爭個高下。

  據王大铖記載,王貞兒剛生下長子後朝廷就開始對她的黑歷史進行封鎖與銷毀,其中就包括繡衣使中的各種檔案,只是此時王大铖已經完成了五劃以下姓氏罪母們的畫像臨摹,這幅畫就成了漏網之魚。

  男人真的在意女性的年齡嗎?

  答案是否定的!

  男人,真正在意的僅僅是時間長河在女體之上所留下的衝刷痕跡,本質上不過是一群視覺動物!

  夏熹宗作為炎黃的頂級頑主,經常會做出一些超出常人想象的事情,比如在愛妻的陰道中播種下令幼子萌生的精液後,伏在王貞兒的後背上,恬不知恥問道:

  “朕和你那死鬼兒子相比如何?”

  王貞兒當時雖貴為皇後,跟皇帝生的大兒子還是太子,但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尖銳了,只好哄起小老公來,回答道:“這怎麼能相提並論?陛下您是九五之尊,他連家族都不能保護,被他所辱之時臣妾真想一死了之,哪里還想得到會有今天?臣妾出身小門低戶,當時就覺得世間男子都一個模樣,但自從侍奉陛下您以來,才知道天下真有大丈夫,更別說陛下龍根威。”,天仙老婆的話讓夏熹宗開心極了,更加興奮地抽送起肉棒來。

  王大铖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就喜歡讓牝獸們來評價他和她們兒子誰的性能力更強。

  不管保守派怎麼給這場變法運動潑髒水,都無法否認這場改革的效果,這次改革極大強化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機器,基本上實現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社會經濟有所恢復和發展,使後夏在財政收入有了顯著的增加,畢竟抄家和賣熟女不能每年都去搞,稅基才是根本,改革期間的朝廷年入最低都能有六百萬兩白銀之多,儲備的糧食更是多達一千三百多萬石,足夠軍士支用十年,比起夏熹宗剛登基時國庫存糧不夠一年用的情況乃是天大的進步,沒有這些巨量的財政盈余夏武明是沒有能力在繼位後兩年就把蠻族趕出國境的,因為戰爭打的就是錢,就是經濟!

  改革雖然被廢止但慣性還在,這就使得十分腐敗的後夏在夏武明一朝的前期有了中興的跡象,慣性消失的標志就是六百零九年和六百一十年的對北狄和西戎的用兵,朝廷將改革積存下來的各種盈余都用完了!

  王嗣璁建立漢朝後讓翰林們給前朝編纂斷代史,對於這場改革的文字他親自審查,一般說來變法或改革很少掛皇帝的名頭作為前綴,多是以臣子名字作前綴,什麼李悝變法、吳起變法、商鞅變法、王安石改革、張居正改革,後世給此變法的名稱是章同改革,王嗣璁給變法的的評價是讓後夏續命七十年。

  假設沒有王貞兒的力主改革,後夏可能早就進入如火如荼的農民戰爭階段了,同樣是立國二百六十八載,前夏這個時候早已經是遍地狼煙,夏武明哪還能端坐釣魚台,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法度明大曰章,賢德有成曰獻,這就是夏武明給老媽上的諡號,這二字完美概括了王貞兒的後半生,也是沿襲了皇後諡號隨丈夫諡號的傳統,當然,如果她沒有前半生的性奴美母黑歷史就更完美了,可如果沒有這段黑歷史她就沒有可能成為一國之母,並為後夏續命近七十載的改革運動保駕護航,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指的就是這種事情吧。

  通過王大铖的文字記載,王嗣璁發現王貞兒和實錄上記載的一樣,是個狠人,按照太祖爺定下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繼位原則,夏又寰駕崩後繼承皇位的乃是他與王貞兒所出的大兒子夏簡宗安皇帝,大兒子也確實登上了皇位奈何於繼位後的第三年的春天染上了天花,天花那一半一半的死亡率就讓他遇上了,得年十五歲。

  夏太祖也是想到了皇帝無嗣這種極端情況,特意打了一個補丁:“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就算又這個補丁也是輪不到夏武明上位,他上面還有個二哥呢,二哥在其兄長的靈柩前接受百官的祝賀,成為了大夏第三十一位皇帝,只是六個月後他也因為天花感染而龍馭賓天,連龍椅都沒有焐熱,得年十三歲,是為夏恭宗懿皇帝,這位夏恭宗懿皇帝還不是大夏諸帝中在位時間最短的,最短的乃是前夏的懿宗悼皇帝,三月天子!

  朝廷在短短三年七個月間竟然駕崩了三個皇帝,不少野心家便認定此乃大夏藥丸的征兆,要不然皇帝怎麼死得那麼勤快呢!?

  一時間整個炎黃大地是暗流洶涌。

  在夏武明登基之前朝廷有過一次激烈的誰來繼位的大討論,不少朝臣以國賴長君這個理由提出立熹宗的弟弟襄王,襄王與熹宗一母所出,皆是憲宗嫡子,再者他剛過不惑,身強力壯,同時還是朝野上下公認的賢王。

  夏武明雖是先帝僅存於世的嫡親血脈,但年紀實在是太小了,實三虛五,兩夏歷史上就沒有這麼小年歲就繼位的皇帝,而且據宮中傳聞身體很是不好,三年零七個月間朝廷死了三個皇帝這種事情委實駭人聽聞,這個理由也能說得通。

  王貞兒怎麼能容忍皇位旁落他家這種事情,再一次搬出了太祖高皇帝欽定的《皇夏祖訓》,最後她就在爭論不休,宛如菜市場一般吵鬧的金鑾殿上提出了一個大家都無法拒絕的條件,你們不是擔心夏武明他命不長久嘛?

  那好,就讓他出痘,熬過天花不死就讓他登基,熬不過就讓襄王繼位。

  這麼做固然有對兒子未來的考量也有王貞兒自己的小算盤,新皇繼位之後所有人的身份、爵位什麼的都要符合禮法。

  歷史悠久且記載明細的好處就是可以用來參考的先例眾多,在此炎黃大陸上確實發生過皇帝因為絕嗣而帝系轉移至長輩或平輩,新皇以太後是自己晚輩或平輩為由將其降格為皇後的先例。

  太後可是封建時代女性所能獲得的最高頭銜,而且世人默認太後擁有在皇帝年幼無知時垂簾聽政的權力,簡宗安皇帝登基時不過十二歲,王貞兒便以嫡母太後的身份垂簾聽政,成了朝廷事實上與名義上的話事人。

  人呐,在只有品嘗過權力的滋味後才能明白它為何令無數人著魔了,王貞兒第一次品嘗到權力的味道是在她生下大兒子後的第二天,該凌遲的,該殺頭的,該絞刑的,就因為她那一句“為咱們的孩子積些德”就被改判為流放三千里。

  生殺予奪不外乎此!

  襄王壞就壞在沒有及時上書朝廷表明自己的態度,說自己萬萬不敢覬覦大統,而是裝起聾作起啞來,顯然是抱著侄兒死於天花他就能上位的僥幸心理,天花在農業時代乃是無解的傳染病,致死率高達一半,如果是免疫能力底下的兒童,死亡率更高,可惜夏武明命硬,挺了過去,代價則是終生背負一張嚇人的麻子臉。

  大夏朝從來不缺少小皇帝,仁宗九歲繼位,代宗十歲繼位,但夏武明從他二哥那里接過皇位的時候實在是太小了,實三虛五,正是一個什麼都不明白的年紀,若是沒有親媽王貞兒的保駕護航,他早就被四大家族啃得骨頭都不剩了,正是王貞兒為他撐起了一片天,這大夏朝方熬過了史上最艱難的主幼國疑時刻,她硬是拖著殘破身軀熬到了夏武明十六歲時才如山陵崩,享年七十一歲。

  龍椅夏武明一坐就是三十五載,昔日衝齡作踐的稚童已經成長為年屆不惑的中年人,遠遠超出了當時朝野上下的估計,大夏諸帝中在位時間比他久的也就是四十年的仁宗、世宗、高宗和四十一年的代宗,不過夏武明如今正值春秋鼎盛,應該能成為夏朝諸帝中待機時間最長的存在,同時對於各種人情世故也都有了自己的見解,才明白母親當年的苦心孤詣是多麼的難得。

  假如王貞兒沒有兵行險招導致襄王登基,那夏武明就會陷入沒有廢太子之名卻有廢太子之實的情況,就會成為襄王屁股下龍椅最大的威脅,畢竟按照太祖立下的繼承規矩,皇位應該是夏武明而非襄王的,廢太子的結局歷史書上都寫得明明白白,他們不死當時的皇帝就寢食難安,這就使得襄王成了夏武明長大後最為嫉恨的宗室。

  世間最難治的病莫過於疑心病,夏武明總是懷疑叔叔襄王不知什麼時候就會謀朝篡位,派出了不少繡衣使密探到去打探情報,襄王越是沒有違法亂紀,夏武明就越覺得自己的這個叔叔有問題。

  最終夏武明的疑心病在夏紀六百一十年徹底發作了,以親叔勾結西戎土喇為由,滅其滿門,然後發兵攻打西蠻,雖是折了陰士雄這員大將,卻陣斬了西蠻第一勇士,不算虧。

  獻帝與獻後的幼子,經過三十多年的朝堂歷練,已經是合格的帝王了!

  (王貞兒顯然是化用了明朝時候憲宗與萬貴妃萬貞兒的典故,封建王朝都會在快二百年的時候遇到一個檻,過去了還能續命六七十年,不過去馬上就死,兩漢都是倒在了二百年這個關卡上,唐朝是搞了兩稅法,明朝是張居正改革,清朝嘛,則是遇上了鴉片戰爭,屬於被動式改革。希望搞出一個看上去真實的炎黃古典異時空,而不是純純的古代背景板,所以呀,在下會填充一些似是而非的細節。)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