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玄幻 煉銅的文史哲研究合集

第28章 古人“煉銅”相關的一些詩詞(其二)

  古人“煉銅”相關的一些詩詞(其二)

  

   上一篇里,大致上有“杜牧”這麼個线索人物。這一篇我准備以“白居易”為线索人物。因此,可能會有些“跑題”,不全和“煉銅”有關,講歷史知識會多一些,希望大家理解。

  

   首先要補充上一篇漏掉的三點:

  

   第一點,伎女的來源,可能是奴籍逃亡後,沒有戶口,不好找工作只能當伎女,可能是政治斗爭失敗,獲罪的官員的妻女,可能是底層、中層人民賣兒賣女,還可能是非漢族的“胡姬”——戰爭的俘虜,或是朝貢的奴隸,又或只是來中原“打工”的,一些是被騙,一些是自願。此外,還有一些是“世襲”的。

  

   第二點,只提到官員私通“未退休”的官伎是大忌。那如果官員非常想和某個官伎私下交流乃至做愛怎麼辦呢?也不復雜,宋徽宗都可以偽造身份幽會李師師,官員自然也能弄個假身份,就是保密工作必須做好,因為皇帝沒有上級而你有上級。再者,還是之前說的,後台不硬就別想又當官又贖買官伎了。

  

   第三點,只講了官伎少數後來嫁給官員,多數“老大嫁作商人婦”或妾,忘了說還有很多商人妾都當不了,只能嫁給又沒錢又和商人一般“下等”的人,基本上就是與你同屬賤籍乃至奴籍的底層人,嫁個非賤籍的農民你都要謝天謝地。以及,忘記講私伎可能會有什麼結局了。私伎可以先分為風月場私伎和私家私伎兩種。前一種,運氣好的話,可能會有風流才子或富商贖身,運氣不好,就只有“紅顏薄命”了,又或熬到人老珠黃了(非藝伎)或者老了技藝嚴重退步了(藝伎),風月場把你的贖身費降到很低了,才有可能嫁人,甚至倒貼著送奴籍賤籍,免得你還在風月場蹭個長期飯票。如果你老了之後太丑,或者脾氣太怪,或者不幸生在明代晚期之後,梅毒被傳教士帶來中國了,你染上了,那麼很可能只有孤獨終老了。後一種,和婢女比較類似,如果主人本來就是饞你身子買下你的,或者後來不小心發生關系並且公開了,那麼運氣好能當妾,運氣不好只能當沒名分的情人、性奴,還要被人背後罵淫娃蕩婦勾引主人,有時候也要為客人提供服務,如我之前講端午時,引用的唐代萬楚的《五日觀妓》很可能就是此種案例;如果你和主人的關系沒有第三個人知道,或者本來就沒有發生什麼關系,算你走運,“老大”了還能嫁人。當然,情人、性奴也能嫁人,但只能去奴籍、賤籍里找了。又或者,把你當情人的是哪個著名人物,普通人不嫌棄反而樂意“接盤”。

  

   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私家私伎、婢女至少要經歷兩次婚姻,第一次是沒有任何名分的“隱性婚姻”,第二次是人老珠黃後的正式婚姻,人生前景比小妾還慘淡。真不知道上一篇里,那些錢唐女兒以私伎身份進入豪門,為什麼會那麼開心、得意。難道她們覺得豪門中人人都是正人君子,一般不會占私伎便宜,一旦占了就會納為小妾?真是天真。

  

   非伎非奴的良家女子,亦不輕松。上層女子,苦於禮數,下層女子,苦於勞累。如果你准備投胎古代女子,還抱著今天的女權思想,想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的話,大概只能掛號“唐代公主”,多排一下隊了。

  

   以前我講古代法定婚齡的時候,曾提到唐朝官府很少真的按法定婚齡去罰款,所以法定婚齡就從唐以前的“最高不重稅婚齡”變成了“政府推薦婚齡”。現在結合白居易的詩作來看,可以大概總結兩點規律:①中上層女性的婚齡,基本就是13(開元令)~15(貞觀令)歲左右,遇上戰亂等變數還會有波動。②社會底層女性的婚齡,兩極分化——如果是有錢有勢的人娶你作小妾,又或是沒有名分的私伎、情人,一般會比中上層女性更早婚姻/“隱性婚姻”;如果是嫁同樣社會底層的,那完了,一輩子都不出嫁都有可能。因為官府沒有婚齡罰款了啊,你娘家人恨不得讓你一輩子在娘家充當勞動力,除非可以收到足夠多的彩禮。所以我國一些地區彩禮畸形昂貴的源頭,可能就在唐朝官府把“最高不重稅婚齡”變成“政府推薦婚齡”這里。

  

  

  

  

   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

   十一把鏡學點妝,十二抽針能繡裳。

   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

   玲瓏雲髻生花樣,飄颻風袖薔薇香。

   殊姿異態不可狀,忽忽轉動如有光。

   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謫人世,只合人間十三歲。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唐代 白居易《簡簡吟》

  

   可以看出,如果不是十三歲夭折了的話,那麼蘇簡簡的許嫁年齡應該是十四歲。這是社會中上層的大致情況。

  

   天下無正聲,悅耳即為娛。

   人間無正色,悅目即為姝。

   顏色非相遠,貧富則有殊。

   貧為時所棄,富為時所趨。

   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

   見人不斂手,嬌痴二八初。

   母兄未開口,已嫁不須臾。

   綠窗貧家女,寂寞二十余。

   荊釵不直錢,衣上無真珠。

   幾回人欲聘,臨日又踟躕。

   主人會良媒,置酒滿玉壺。

   四座且勿飲,聽我歌兩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輕其夫。

   貧家女難嫁,嫁晚孝於姑。

   聞君欲娶婦,娶婦意何如?

   ——唐代·白居易《秦中吟十首·議婚》

  

   這首詩更直觀,直接是“富家女”和“貧家女”對比。富家女在“二八(十六)初”,就已經是“已嫁”狀態了。而且當時富裕階層還流行“自由戀愛”,所以白居易說“母兄未開口”雲雲。而貧家女,好家伙,二十多還單著,快趕上現代人了。但白居易將這種現象簡單歸為富家女輕佻、不孝,貧家女慎重、孝順,顯然是沒有考慮到,貧家女娘家人想推遲勞動力“流失”的期限這一層。

  

  

   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

   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閒人豈得知。

   寒地生材遺校易,貧家養女嫁常遲。

   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郎來折一枝。

   ——唐代 白居易《晚桃花》

  

   這首詩亦同上。

  

   白居易年輕的時候,是胸懷大志的,所以沒有學別的有錢人,在家中蓄養私伎。(另一個原因,初入官場時他也沒有錢,四五十歲後才真正有錢了。)可是在他54歲任蘇州刺史的時候,他可能是受蘇州一帶風氣的影響,可能是飽盡滄桑後,有了及時行樂的想法,也“墮落”了,甚至寫了首詩作紀念:

  

   一拋學士筆,三佩使君符。

   未換銀青綬,唯添雪白須。

   公門衙退掩,妓席客來鋪。

   履舄從相近,嘔吟任所須。

   金嘶銜五馬,鈿帶舞雙妹。

   不得當年有,猶勝到老無。

   合聲歌漢月,齊手拍吳覦。

   今夜還先醉,應須紅袖扶。

   ——《對酒吟》

  

   好一個“不得當年有,猶勝到老無”。年輕時沒享受到,所以要加倍補償是吧?

  

   白居易雖然開始蓄養私妓了,但他卻不是蘿莉控,只喜歡年長的、別人已經調教好歌舞的私伎。自然,這事他也寫了首詩,他真的,我哭死():

  

   莫養瘦馬駒,莫教小妓女。

   後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

   馬肥快行走,妓長能歌舞。

   三年五歲間,已聞換一主。

   借問新舊主,誰樂誰辛苦。

   請君大帶上,把筆書此語。

   ——《有感三首 其二》

  

   白居易58歲時,以太子賓客之職分司東都洛陽,待遇優渥,於是蓄伎之盛,更勝在蘇州時。(當時唐朝規定了不同級別官吏能養私妓的數量,白居易的級別能養百人,然後他就真的養了上百人,實誠人啊。)並且此年他還喜得一子,又收得一名名叫樊素的歌唱天賦出眾的私伎,可謂三喜臨門。

  

   大約在他67歲時,他又寫了首詩,回憶十年的蓄伎經驗:

  

   追歡逐樂少閒時,補貼平生得事遲。

   何處花開曾後看,誰家酒熟不先知。

   石樓月下吹蘆管,金谷風前舞柳枝。

   十聽(又作“十載”)春啼變鶯舌,三嫌老丑換蛾眉。

   樂天一過難知分,猶自咨嗟兩鬢絲。

   ——《追歡偶作》

  

   這里透露了一個信息,就是白居易也不是覺得越年長越好,會淘汰老丑的,十年三換,大約三年多一換。所以他最喜歡的可能是15~18左右的少女。

  

   然而好景不長,一年之後,白居易忽然中風了。他自覺時日無多,於是准備將家中的私妓和資產都送給朋友,只留一些生活必需品:

  

   樂天既老,又病風,乃錄家事,會經費,去長物。妓有樊素者,年二十余,綽綽有歌舞態,善唱《楊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聞洛下。籍在經費中,將放之。馬有駱者,駔壯駿穩,乘之亦有年。籍在長物中,將鬻之。圉人牽馬出門,馬驤首反顧一鳴,聲音間,似知去而旋戀者。素聞馬嘶,慘然立且拜,婉孌有辭,辭畢涕下。予聞素言,亦愍默不能對。且命回勒反袂,飲素酒,自飲一杯,快吟數十聲。聲成文,文無定句,句隨吟之短長也,凡二百三十五言。噫!予非聖達,不能忘情,又不至於不及情者。事來攪情,情動不可柅,因自哂,題其篇曰“不能忘情吟”。

  

   鬻駱馬兮放楊柳枝,掩翠黛兮頓金羈。

   馬不能言兮長鳴而卻顧,楊柳枝再拜長跪而致辭。

   辭曰:主乘此駱五年,凡千有八百日。

   銜橛之下,不驚不逸。

   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

   巾櫛之間,無違無失。

   今素貌雖陋,未至衰摧。

   駱力猶壯,又無虺隤。

   即駱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

   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

   一旦雙去,有去無回。

   故素將去,其辭也苦;

   駱將去,其鳴也哀。

   此人之情也,馬之情也,豈主君獨無情哉?

   予俯而嘆,仰而咍,

   且曰:駱,駱,爾勿嘶;

   素,素,爾勿啼。

   駱反廄,素反閨。

   吾疾雖作,年雖頹,幸未及項籍之將死。

   何必一日之內,棄騅兮而別虞兮。

   乃目素兮素兮,為我歌楊柳枝。

   我姑酌彼金罍,我與爾歸醉鄉去來。

   ——《不能忘情吟(並序)》

  

   唐白居易有妓樊素善歌,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年即高邁,而小蠻方豐艷,因楊柳詞以托意曰:一樹春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永豐坊里東南角,盡日無人屬阿誰。

   (《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八·文章一》)

  

   最終,白居易以七十四歲高齡去世。或許可以依此反推,他並非縱欲無度之人,所以家中大部分私伎他其實是“沒動”的,真的主要是欣賞歌舞和身姿聲色而已。當然,如果你查到他長壽另有它法,也歡迎指出。

  

   2022年8月31日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