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玄幻 煉銅的文史哲研究合集

第44章 吃瓜吃到自己家

  吃瓜吃到自己家

  

   ①蜀-身毒古道的價值或被嚴重低估

  

   前段時間看了一些道教文獻,近段時間看了一些佛教文獻,感覺二種學說隱隱有一些巧合。例如,佛教的臍輪的部位乃臍下三指(女子的話,正好對應子宮和膀胱,男子則唯膀胱),正好對應了道教的黃庭、下丹田,並且二者皆色黃。難道是佛教抄了道教嗎?不,其他未傳入中國的梵學諸種宗教、理論,也有類似的概念。那是道教抄了佛教嗎?也不,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道家、道教已有類似概念。那麼,同一部位同一代表色,真的只是巧合嗎?

  

   我想起,歷史上曾有一條蜀-身毒(印度)古道(唐以後,又和周邊线路一起合稱“茶馬古道”)。這條道歷史異常悠久,古蜀國時期就有了,但秦滅古蜀國後,中央朝廷長期不知道它的存在。直到張騫在西域購得蜀地的筇竹杖帶回,漢武帝一朝的中央朝廷才知道這條道的存在,於是漢武帝征西南諸夷(雲貴高原),企圖打通南线經身毒前往西域的道路,終未成功——山路太多,並不適合大軍調動。並且後來霍去病閃擊戰打通了河西走廊,沒有必要再繞一大圈去西域了。

  

   看過拙作《說“羊”》的話,就知道老子很可能最後入了蜀。雖然老子不見得如後世《老子化胡經》所言,最後去了印度,但有蜀-身毒古道的存在,沿途的原始宗教互相影響亦不足為奇。這或許就是後來佛、道二教諸多巧合的根本原因——從娘胎里就互相影響了。

  

   直到明清時期,這條道很可能還在發揮作用——明代李時珍稱玉米為“玉蜀黍”,即在當時人眼中,全國最早種玉米的是蜀地。玉米原產美洲,而蜀地沒有出海口,最合理的解釋就是,西方殖民者在印度建立果阿等據點後,玉米經由蜀-身毒古道傳入蜀地。

  

   ②“黃庭”竟是我家鄉

  

   搜索“黃庭”,結果又和蜀地建立了聯系。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

  

   “五福太一

   一宮曰黃秘在西河之乾地

   二宮曰黃始在遼東之艮地

   三宮曰黃室在東之巽地(缺字疑為“浙”)

   四宮曰黃庭在蜀川之坤地

   五宮曰玄室在洛邑之北宮”

  

   觀其他注解《易》之書,都沒有這一條,但其他文獻有天文記載:“(五福太一星)臨黃庭宮,其分野為梁蜀。”蜀地確為坤地(【參考:[出土文物揭秘:四川省為什麼簡稱川_風聞](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 )】),並且四川為盆地,似乎暗合位於盆骨之上方的人體黃庭。

  

   (刪去了一張略r18g的人體的圖,想看的朋友可以來telegram找我。)

   [uploadedimage:14141299]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昆侖山脈中支東端,藏族稱“祖山”[意譯]),經川北阿壩州若爾蓋草原邊緣而過。至於長江,在明代徐霞客以前,一般不以金沙江為正源,而以岷江為正源,源於阿壩州岷山。(江、河相鄰出發東去,江折南,河折北,而又俱皆復歸中路,象卵巢-子宮-陰道之形歟?是故以梁蜀為黃庭?僅供參考。)故而蜀地又名“川源”。為什麼我要提這個呢?因為前些天我多次在道教文獻中看到“川源”,試舉兩例:

  

   元·陳致虛《上陽子金丹大要》

   卷五:

  

   “藥物妙用章

   黃帝曰:人,萬物之盜。又曰:日月有度,大小有數,聖功生焉,神明出焉。金碧經曰:鍊銀於鉛,神物自生。參同契曰:同類易施功,非類難為巧。丹陽祖師曰:神氣是性命,性命是龍虎,龍虎是鉛汞,鉛汞是水火,水火是嬰姹,嬰姹是真陰真陽。紫陽翁曰:咽津納氣是人行,有藥方能造化生。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又雲:要知產藥川源處,只在西南是本鄉。上陽子曰:從古到今,上聖列仙留下丹經,不肯明示藥物一件。其間所指,金木水火,鉛汞砂銀,此皆譬喻,而凡俗直以煅鍊為事,卻將凡鉛水銀砂硫為其藥物,以盲引盲,可勝憐憫。吾今分明,與世泄露:夫藥物者,須知此藥從物中出,非凡世金石草木之類,亦非有形有質之數,卻又在有形之中而得,似金非世金,似水非凡水,亦有內藥,亦有外藥。夫外藥者,坎中求先天真一之水,水中取先天未擾之鉛,鉛中采先天太一之氣。此氣即黑中之白、陰中之陽也。悟真篇雲:“取將坎位中心實”者是也。蓋真一之水,即真一之精氣。此氣為天地之母,陰陽之根,水火之本,日月之宗,萬物之祖。契秘圖曰:坎為水為月,在人為腎,腎藏生精,精中有正陽之氣,炎升於上,精陰氣陽故。鉛柔而銀剛,虎性屬金,而金能生水,顛倒取之,母隱子胎。故虎向水中生,虎乃配鉛,是謂陰中之陽也,此止言外藥者也。夫內藥者,離中求先天真一之液,液中行先天久積之砂,砂中運先天至真之汞,此汞即白中之黑、陽中之陰也。悟真篇雲:“點化離宮腹里陰”是也。契秘圖曰:離為火為日,在人為心,心藏生血,血中有真一之液,流降於下,血陽液陰故。砂陽而汞陰,龍性屬木,而木能生火,顛倒取之,母隱子胎。故龍從火里出也,龍亦配汞,是謂陽中之陰也,此止言內藥者也。瑩蟾子曰:大凡學道,必先從外藥起,然後及內藥。高上之士,夙植德本,生而知之,故不鍊外藥便修內藥也。內藥者,無為而無不為也。外藥者,有為而有以為也。內藥則無形無質而實有,外藥則有體有用而實無。外藥者,色身上事。內藥者,法身上事。外藥是地仙之道,內藥是天仙之道。外藥了命,內藥了性。夫惟道屬陰陽,所以藥有內外。無名子曰:離外陽而內陰,坎外陰而內陽。以內陽點內陰,即成乾卦。喻如金丹,是至陽之氣,結在陰海之中,取來點己之陰汞,即為化純陽之身矣。上陽子:羞不得,兩片皮,說又說不厭,煩留丹訣令,後來皆通徹。海蟾翁金丹歌:若要超凡入聖處,無出陰陽二品丹。陽丹須得先天寶,中有五色包至道。陰丹須認先天氣,常以性根護命蒂。陽丹者,即外丹也,即外藥也,造化在二八爐中,不要半個時辰而生,立得成就。此即先天地真一之氣,號曰真鉛,又曰華池神水真金。故真一子曰:未有天地混沌之前,真鉛得一,以先形而漸生天地陰陽五行萬物也。大修行人采此真鉛,歸於懸胎鼎內,點汞入室,是謂外丹也。陰丹者,即內丹也,即內藥也,大修行人既得外丹,入鼎卻行陰陽符火,運用抽添,以溫養之。丹陽祖師雲:心液下降,腎氣上升,至於黃房,氤氳不散,則丹聚矣。悟真篇雲:謾守藥爐看火候,但看神息任天然。神息者,即莊子雲:真人之息以踵,即廣成子雲:丹灶河車休矻矻,鶴胎龜息自綿綿。此龜息、踵息、神息,名雖殊而用之則一。此即謂之真火,以為內藥也。餌丹之後,非真火無以育聖胎,是以坐看神息。夫天一生水,在人曰精,地二生火,在人曰神。人之精神,營衛一身,運陰陽合呼吸,以呼吸用神氣,以神氣取水火,以水火鍊胎息,胎息綿綿游泳坎離,坎離交感而生金液,金液還而丹成也。”

  

  

   卷十二:

  

   “……夫先天一氣,即金丹之祖氣也。要知此精此氣此神,根於父母未生之前,是太極也。則人稟此先天太極之氣而生也,成於渾渾沌沌之內,出於窈窈冥冥之中。當此之時,和之至也。故夫人之生也,男則萬神唱恭,女則萬神唱奉。恭則溫良儉讓具其間也,奉則委婉聽從存其內也。男以剛健中正而不敬恭者,是棄其生也。女有工容言德而不奉順者,是殘其德也。且厥初至和之氣,日生夜長,至於二八,而陽又太極矣。生而知之者,於此行上德無為之事也。只為世人,顛倒妄想,由此淳朴一散,純粹難全,則向來所受之乾,金虎奔而寓於西矣。自是而後,名利心動,寵辱晨馳投老,而不知退步以求自全者,吁可惜哉。凡人欲全此精氣神者,非先天太極之氣,餘則無可。故曰:天下無二道也。是此先天太極之氣,名為真鉛,亦曰乾金,寄於坎中,是雲“母隱子胎”。世人不覺不知,不明大道之本,而用采戰采陰,補腦還精,肘後飛金之術者,是愈促其生也。大修行人,要明生身造化,產藥川源,坎水乾金,求之西南,東三南二,會在中央,真虎真龍,必得癸一而方戰;真水真火,必得二八而始交。悟玄牝是還丹,辨刀圭即藥物。龜蛇蟠結之際,橫天上之鵲橋;木金間隔之時,會人間之牛斗。主賓揖遜,老嫩毋差,片餉工夫,十分謹慎。寶珠現於月地,穩穩收來;金液至於丹田,溫溫調燮。當時且讓,凡事宜謙,饒人先鞭,取他快意。如愚似訥,顯道人之家風;禮下不爭,乃神仙之上計。方得臨爐有慶,一點落在黃庭,養火何難九轉。待行符,候洗心滌慮,以結三百日之胎。鍊神還虛,成就大丈夫之事也。明素蟾始聞而驚,再聞而疑,竟至通宵摸索,渾身是汗。忽然壁立萬仞,直下承當,始悟性命即是兩個陰陽,身心盡有許多神氣,淨裸裸亦是,圓陀陀亦是。滿空白雪,便欲一口雄餐;西江清流,不待一口吸盡。方知大道不在丹經,以數十年精進之功,今而後知,實未始有學也。眾雌而無雄,而又奚卵焉?…………”

  

   我相信讀完過我以前文字的朋友,無需注解就能懂個八九不離十了。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指出來問我。

  

   總之就是非常震驚,“黃庭”竟是我家鄉——雖然在大部分文獻中,都只是將“川源”、“西南”作為“黃庭”的代名詞罷了。

  

   2022年10月22日、23日。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