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玄幻 煉銅的文史哲研究合集

第24章 也談中國歷史上的吃人和祭祀殺人

  也談中國歷史上的吃人和祭祀殺人

  

   去朋友家鑒黃了幾天,所以咕了有點久。

  

   前些天我在《第二種和平演變》中提到:“日本學者桑原騭藏根據個例、特例,造謠中國人自古以來有普遍的食人肉的習俗。”結果馬上這幾天就來一個pdd人肉事件。我只能說我真不是預言家,這種巧合我見多了。比如說日本311地震那天上午,我們班還正好教《藤野先生》呢,難道是我哪個同學生氣上頭了發動了超能力?

  

   正好,也來聊聊幾個相關話題。

  

   ①閒話幾句

  

   首先,pdd人肉事件一眼假。即便真的有這種變態、反人道的群體,中國每年失蹤多少人?美國、拉美、東歐、東南亞、中東、非洲這些地方每年又失蹤多少人?物以稀為貴,這價格墨西哥都賣不出來,你告訴我在中國這麼便宜?建議把校門口賣“唐僧肉”、“熊貓肉”辣條的也都抓了嗷。什麼?熟人價?笑死,你朋友半賣半送你東西會走pdd?鑒定為純純的口嗨,建議抓的話和賣假藥的關一起。(除了pdd,其他平台曝光的有一定可能有真實的部分,等官方通報。)

  

   其次,請評論區“三句話不離朊病毒”選手一邊回憶初中生物,一邊看看芳斯塔芙之前有一期科普朊病毒的視頻。

  

   最後,無法接受r18g者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②吃人

  

   前文所說的“個例、特例”,大致又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先秦時,尤其是商代,會將很多奴隸殺害用於宗教祭祀,然後烹煮、焚燒掉。這一類究竟是不是吃人是有爭議的,一些人認為過火並不是為了吃,而是表示獻給鬼神和祖宗,就和祭祀時燒其他東西是一樣的;一些人認為最後儀式結束了會吃掉,證據是當時一些字既表示某種食物和食材處理方法,又表示某種刑罰。比如“醢”(音“海”)既可以指肉醬、肉末也可以指把人/魚/羊等剁成肉醬,如果再加個“醯”(音“西”)就表示蘸醋吃了。無論是不是吃人,自商朝滅亡以後,為了祭祀而大量殺害奴隸都已絕跡了,自然不會是什麼自古以來的普遍習俗。

  

   第二類是由於飢荒、戰亂等原因,不得不吃人肉維生。這種情況顯然也只是特定時期的特定人群,不是什麼自古以來的普遍習俗。而且哪個國家在古代經歷重大天災人禍後,不會出現個別這種現象呢?(另外,也有人在亂世吃人肉上癮了,糧食夠吃也要變態地選擇吃人。)

  

   第三類,既不是原始宗教的,也不是生活所迫的,而是出於一些思想所進行的吃人。比如齊桓公有一次和廚師易牙聊天,說到自己吃遍了山珍海味,唯獨沒有吃過嬰兒肉,不知道什麼味道。齊桓公出於好奇、獵奇的思想,說了句玩笑話,結果第二天易牙竟然真的把自己兒子蒸了獻上來。又如“食肉寢皮”,顯然是復仇思想,只針對仇人如此。再如梁山好漢吃人肉,顯然是為了整狠活,可以類比今天的社會青年褲襠點炮仗、咬打火機。再如“以形補形”、“采陰補陽”等迷信思想,以前我就舉過林千之的例子。這些思想都是具有特殊性、非普遍性的,顯然不能以部分代表全部。如果你非要由這些得出中國就是有自古以來吃人肉的普遍習俗的結論,那我能不能依據英國有一批人燒5G基站推導出英國人都是不懂科學的傻×,依據教會有一大批神父煉銅推導出基督教世界和西方人的“上帝”都是煉銅癖呢?(你別說,歐洲歷史上還真有段時間有點煉銅癖審美傾向,如下圖。)

   [uploadedimage:9065621]

  

   (順便一提,現在很多人以為神父只煉男銅。但我一個國外留學的朋友說他查閱大量新聞後,發現神父其實是男女通吃的,煉的男銅女銅差不多一樣多。只不過同性性行為涉及一點白左的政治正確,所以媒體喜歡花上更多筆墨,然後評論區就會有白左白右互相罵對方煉銅癖開吵,流量就來了。。。[白右:搞同性戀,一定是你們白左干的。白左:放屁,教會明明是右翼,一定是你們白右干的。])

  

   在網上找到一張圖,可以再按這圖講解一下:

   [uploadedimage:9065817]

  

   圖中紅色集中的地方,都是古代人口密度高外加天災人禍頻發的地方。尤其是黃淮地區明顯集中,這其實反映出在隋唐以後,黃河在它的中下游逐漸變成了一條“害河”、“地上懸河”。此外,這些地方災害頻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耕地開發早、連耕時間久,導致耕地退化、生態脆弱。所以中國的“文明老區”幾乎是“集體淪陷”。(另外,西部地區的可靠史料過少,所以沒有統計西部地區。)

  

  

   ③祭祀殺人(人祭)

  

   可以接著前文的商代原始宗教展開。

  

   李碩在《周滅商與華夏新生》里說:

  

   “

   三千年後的今天,河南安陽殷墟,黃土掩埋著殷商王朝最後的都城:朝歌。

  

   一個世紀以來,考古學者在這里發掘出了數量驚人的被殘殺的屍骸,一起出土的甲骨文顯示,他們死於商人血腥的祭祀典禮。累累骸骨告訴世人:這里掩埋了被忘卻的血腥文明,夢魘般恐怖而悠長的歲月。

  

   在殷墟一座宮殿旁邊,發掘出一百多座殺人祭祀坑,被殺人骨近六百具。這些屍骨大都身、首分離,是砍頭之後被亂扔到坑里。兩個坑內還埋著十七具慘死的幼童。這座宮殿奠基時也伴隨著殺人祭祀:所有的柱子下面都夯築了一具屍骨;大門則建造在十五個人的遺骨之上,其中三人只有頭顱。

  

   商王陵墓區有一座人祭場,比操場大兩倍以上,出土近3500具人骨,分別埋在九百多個祭祀坑中。屍骸很多身首異處,有些坑中只埋頭骨,或者只埋身軀,甚至是在掙扎中被掩埋的活人。王陵區之外也有人祭現場。比如後崗一座坑內,埋著73具被殺者的骨骸,大都是20歲以下的男性青少年,甚至有十多具幼兒的屍骨。商人文化所到之處,如河南偃師、鄭州的商代早期遺址,甚至東南到江蘇銅山,也都有大型人祭場的遺址。

  

   多年的自然變遷和人工已經破壞殷墟遺址,整個商朝共有過多少這樣的人祭現場,就無法確知了。這些遺址時代早晚不同,說明人祭的做法曾延續了很多年。它絕不是某位暴君心血來潮的產物,而是一個文明的常態。

   ”

  

   1999年,在一件出土的商代青銅甗中,發現了一顆被煮過的少女頭顱,死時約15歲。通過對她骨骼成分和牙齒齲齒的分析,研究者認為此人生前是東夷的女性貴族。所以可能是商王朝某次征伐東夷諸部落、方國時,某國獻上了或被俘了這名女子,被商王朝用於祭祀活動了。(詳情可參閱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Os9WrGzOqEi_ZoEN-72i6Q)事實上,武王伐紂是“偷家”,趁商朝大軍例行征討東夷,進攻了兵力空虛的朝歌,帝辛(紂王)不得不急行軍救援首都。而歷史上真實的妲己,也是此次帝辛由東夷帶回的,很可能和帝辛見面不過月余,很可能也只是祭祀的祭品,卻被後世傳說成導致商朝滅亡的“妖狐”、“紅顏禍水”,真是比竇娥還冤。

  

   孔子曾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孔子那個年代,人祭已經極為少見了,他就誤以為最早大家都是用人俑祭祀,後來出於“攀比”心理,一些國家、地區開始用真人。所以他咒罵第一個造俑的人開了後人攀比的濫觴所出,應該斷子絕孫。孔子大概不會料到,現在一般認為,廢除商代血腥人祭、開始大量造俑的第一人,正是他的偶像、人生導師周公旦。現在一些人喜歡罵教員,如果不是西化派,那也多半是不知道新中國建立前,舊中國有多麼黑暗。

  

   周代以後,中國的主流漢文化都是將人祭視為野蠻、不仁、不聖的,並且越往後越注重這一點,越是明君越注重這一點。雖然南北朝時期流行將前朝勢力斬草除根,吉祥物都不留,但也沒有說用這些人命去祭祀太廟。李淵殺了俘虜的竇建德等“反王”祭祀太廟,而李世民則不僅不殺、少殺華夏“反王”(除了自己以前部下造反者),連俘虜的蠻夷酋長都殺的少(曾經有段時間中原統治者就喜歡抓四夷酋長血祭太廟),而且不怎麼“誅連黨羽”,世人皆以李淵為愚暗,世民為賢明。對於“殉葬”這一特殊類型的人祭,主流文化則是不鼓勵也不嚴格禁止,所以偶有發生,但從未成為一時風氣。像李世民後宮諸妃嬪,除了徐妃自願殉葬,其他人都是出家為尼,不然就沒有武則天後面那些事了。

  

   直到明清時期,從朱元璋開始,竟然開起了歷史倒車,朝廷開始大肆褒獎臣為君和婦為父、夫死節殉葬了。明清之前,即便是臣子死節,也講究為國死節事大,為一人死節事小,到明清時都變味了。朱元璋是怎麼想的?是學了蒙元的野蠻習氣?可是蒙元自忽必烈以後也不興殉葬之風很久了啊,頂多在臉上劃口子表示悲傷。難道是年輕時混社會,學的“為大哥肝腦塗地”的江湖習氣?還是讀宋末歷史,讀到宋朝軍民很多都自發自殺殉國,發出了“大丈夫當(令臣民)如是”的感慨?又或是對宋代理學思想的理解有偏差?又或是覺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急於樹立一批忠臣烈女的典型?只能感慨他真是以一己之力,讓歷史倒退兩千年。

  

   除了主流文化,也有一些特殊地域、特殊時期、特殊人群的文化與上述主流不同,比如據記載金國早期也流行過人祭。情況比較復雜,限於篇幅,就不再展開了。

  

   2022年7月8日、9日。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