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太平御覽》選注(其二)
(書接上回)
齊國姜氏可能是有美貌的基因,所以當時的各種書籍中都頻繁出現孟姜(姜家大女兒)、齊姜、呂姜(姜姓呂氏)等,還出了著名美人莊姜,“姜”幾乎成了美人的代名詞。之前我講《陳風》時提到的夏姬,最後巫臣【楚國申縣(今河南南陽北)縣尹,故號“申公”。羋姓,屈氏,名巫,一名巫臣,字子靈】直接叛楚投晉帶她私奔晉國,這位美人的美貌也遺傳下來了:
“……
《左傳》曰:【晉國大夫】叔向欲娶申公巫臣氏【即巫臣和夏姬的女兒】。其母曰:吾聞甚美必有甚惡,而天鍾美於是,將必以是大有敗也。【大致和《道德經》的“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意思相近。】昔有仍氏生女,黰黑光可以鑒,名曰玄妻,樂正後夔娶之,生伯封,實有豕心。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義,則必有禍。(尤,異也。)”
《太平御覽》這一段其實有脫漏或者刪節,完整版應該是這樣的:
“初,叔向欲娶於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黨【母親的親族】。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鮮,吾懲舅氏矣。【我媽那邊都是姨媽,連遠房舅舅(母親的庶兄,和母親同父異母)都沒有幾個,我戒忌娶那些舅舅的女兒(妻族勢力太弱小)。】其母曰:子靈之妻【夏姬】殺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國、兩卿矣,可無懲乎?吾聞之:甚美必有甚惡。是鄭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hé)之妹。【夏姬是鄭穆公少妃姚(桃)子的女兒,子貉(鄭靈公)的妹妹。】子貉早死無後【這里把鄭靈公早死也視為夏姬帶來的災禍了;又或者意思是鄭靈公沒有後代,所以上天將姚子的美貌和運氣都讓夏姬繼承了;又或者,鄭靈公落得如此下場,夏姬卻好好的,運氣用在前面了,以後下場更慘】,而天鍾美於是,將必以是大有敗也。【其實你少說一件,就是夏姬的異母兄長子蠻早夭,後世傳說子蠻也是被夏姬榨干而死的。】昔有仍氏生女,黰(zhěn)黑而甚美,光可以監,名曰玄妻【這里是描述玄妻頭發黑美】。樂正後夔取之,生伯封,實有豕心,貪惏無饜,忿纇(lèi)無期,謂之封豕。有窮【氏】後羿滅之,夔是以不祀。且三代【夏、商、西周】之亡、共子【晉獻公太子申生諡共】之廢,皆是物也,女【汝】何以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義,則必有禍。叔向懼,不敢取。平公強使取之【晉平公:兄弟別慫啊,怕你媽嗎?沒事,就說是我的旨意】,生伯石。伯石始生,子容之母【叔向嫂子】走謁諸姑曰:長叔姒生男。姑【婆婆】視之。及堂,聞其聲而還,曰:是豺狼之聲也。狼子野心。非是,莫喪羊舌氏矣。【不是這孩子,誰能毀掉羊舌氏啊。】遂弗視。”(羊舌氏是晉獻公弟弟後代的其中一支,世代擔任軍中羊舌一職而得氏名,叔向是羊舌職二子羊舌肸的字。)
頃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晉侯的兩名宗族人,祁傒之孫、叔向之子,相互詆毀於國君之前【互揭對方老底唄】。六卿本就想削弱公室,於是就依照刑法全部滅掉他們的宗族(祁氏、羊舌氏),並把他們的封邑分為十個縣,各卿讓自己的兒子去做縣大夫。從此,公族再無與卿族抗衡的可能,晉君更加微弱,六卿都強大起來。(晉國六卿采用世襲制,主要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欒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等十一個世族所把持。)(估計是這次株連太廣導致人心不定,第二年六卿就建議晉頃公“鑄刑鼎”,造出了晉國第一部成文刑法典,穩定人心,告訴大家,我們不是亂殺的,是“有法可依”的。)
美人真的會帶來禍害嗎?其實大概是因為美人會被強者爭奪,又分散強者的精力,使他敗於更強者或者陰謀,直到這名美人被殺或被視為禍水。美人的後代會帶來禍害嗎?大概只是繼承了母親的美貌,所以從小被溺愛、嬌生慣養,所以更容易闖禍。或許這就是尤物移人的道理吧。
“……
《公羊傳》曰:驪姬者,國色也(其顏色一國之選)。”
如果看過晉文公重耳故事的話,應該知道驪姬,我就不多說了。驪姬有時也寫作麗姬,而西施也有麗姬的別號,兩者撞名了。
“……
(《公羊傳》)又曰:邾婁顏夫人者,姬【其他文獻多作“嫗”】盈女,國色也。”
這里《太平御覽》仍然只節選了一句,原本的故事是這樣的:邾婁國顏公為君的時候,邾婁國前代國君的女兒有做魯國前代國君夫人的。當時魯孝公還年幼,顏公在魯國國君的宮殿中奸淫了前代魯君的九個未出嫁的女兒【自己外侄女?】,並且伙同壞人准備殺死魯孝公,結果魯孝公大難不死,他們殺死的是魯孝公乳母的兒子。事情敗露,魯國鮑廣父與梁買子背著魯孝公找周天子告狀,周天子讓魯國鮑廣父與梁買子誅殺顏公,立大夫叔術為邾婁國國君。顏公夫人是老嫗“盈”(或者姬盈)的女兒,國色天香,說誰能殺掉殺顏公的人,自己就再婚嫁給誰。叔術貪圖顏公夫人的美色,殺掉了鮑廣父、梁買子。
顏公奸淫自己外侄女還不算最離譜的,漢代劉定國直接亂倫自己父妾、弟妻和自己女兒:“至孫定國,與父康王姬奸,生子男一人。奪弟妻為姬。與子女三人奸。……【漢武帝】詔下公卿,皆議曰:定國禽獸行,亂人倫,逆天,當誅。上許之。定國自殺,國除為郡。”(《史記》)
“……
《戰國策》曰:晉文公得南威,三日不朝,遂推南威而遠之,曰:後代必有以色亡國者。”
南威,又作南之威,可能本來意思是南國(南方,可能是周南、召南)一個名“威”的女子。能讓明主晉文公三日不朝,也是當時著名的美人。
“……
《漢書》曰:武帝李夫人本以倡進。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律,善歌舞,侍立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不可得。帝嘆息曰:善,世豈有此人乎。平陽【平陽公主】因言延年有女弟,帝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憐憫焉,圖畫其形於甘泉宮。”
因為《史記》、《漢書》還記載了漢武帝少時讀書,和陪讀書童韓嫣(後來還有其弟韓說,兩兄弟)相愛的事跡(一些書將原文“相愛”翻譯為“友愛”,我直接不譯)(後來漢武帝還找館陶公主晚年的面首董偃喝酒),所以有人說漢武帝是雙性戀,對李延年、李夫人也是兄妹兩個都愛。要我說,也可能是“銅雙性戀”,你看李夫人“少而早卒”,被漢武帝一直紀念,而韓嫣、李延年後來都因為作奸犯科被殺,不見漢武帝有什麼愛情、寵愛;相反,霍去病在甘泉宮的狩獵中假裝誤殺了衝撞舅舅衛青的李敢(李敢認為父親李廣之死是衛青一手造成,衝撞並打了衛青),由於武帝此時正寵信霍去病,便包庇霍去病的罪責,並對外宣稱李敢是狩獵時被鹿撞死的。(一年後霍去病病逝,年僅24歲。)只怕是韓嫣、李延年壯老,又沒有霍去病那樣的大功,所以寵愛不再了。
“……
(《東觀漢記》)又曰:初,光武聞陰麗華美,而悅,嘆曰:娶妻當得陰麗華。後為皇後。”
這故事更是家喻戶曉,我就不多說了。
“……
《漢武故事》曰:帝起明光宮,發燕趙美女三千人以充之,率取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年滿四十者出嫁。凡諸宮美人可七八十,帝從行郡國,載之後車,與上同輩【和漢武帝在車隊同一列】者十六人,員數恒使滿。皆自然美麗,不施粉白黛黑,衣軒者【服侍更衣和上下車的人】亦如之。”
如果記載屬實的話,那麼看來漢武帝其實和唐代白居易差不多,喜歡不大不小剛剛好的。(又或者是裝的。)漢武帝還帶著幾十號諸宮美人巡游郡國,是給諸侯王和天下人炫耀嗎?
“……
《晉陽春秋》曰:荀燦字奉倩,常曰:婦人者,才智不足論,自以容色為主。驃騎將軍曹洪女有美色,燦於是聘焉,容服帷帳甚麗,專房宴寢。歷數年後,婦偶疾亡。未殯,傅嘏往唁,燦大哭神傷,曰:佳人難再得。痛悼不已,歲餘亦亡。”
名字叫“燦(三女為燦【燦】)”、“奉倩”,果真追隨倩女而去了。
“……
(《晉陽春秋》)又曰:謝鯤鄰家有美女,鯤挑之,女織梭投之,折其兩齒。”
好家伙,和鄰家少女調情,把自己牙齒調掉兩顆。魏晉時期風氣開放,所以才有這種事情。
說起牙齒,我想起古代琉球國【清末被日本吞並,現為日本衝繩縣】習俗,認為女子牙沒長齊象征年輕,所以貴族女子和部分平民女子流行將一顆或幾顆門牙敲掉一半。
“……
(崔鴻《十六國春秋》)又《後趙錄》曰:石虎鄭後名櫻桃,晉司徒仆射鄭世達家妓也,在中【眾】猥妓中,虎數嘆其貌於太妃,太妃給之。
又曰:前秦苻堅滅燕,慕容衝女弟年十四,殊色,堅納之。”
鄭櫻桃是暴君石虎第三任妻子,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後世卻有人看到有史書記載鄭櫻桃的出身為“優僮(童)”,就說鄭櫻桃是美少年,是石虎的孌童、男寵,這是不知道表演歌舞、倡優劇的童子或侏儒有男有女嗎?慕容衝倒是苻堅的男寵,不過上文記錯了,應該是慕容衝14的姐姐清河公主而不是妹妹先入宮,後來12的慕容衝也進去了。(《晉書》:初,堅之滅燕,衝姊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堅納之,寵冠後庭。衝年十二,亦有龍陽之姿,堅又幸之。姊弟專寵,宮人莫進。長安歌之曰: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漢武帝:還是你玩的更開,我都沒敢讓韓嫣、李延年他們直接住在後宮,我還要點臉。【後來還因為韓嫣借自由出入後宮的機會私通宮女而處死了韓嫣。】)
“……
《(舊)唐書》曰:喬知之尤稱俊才,所作篇詠,時人多諷誦之。則天時,累除右補闕遷左司郎中。知之有侍婢,曰窈窕娘,美麗善歌舞,為武承嗣所奪。知之怨惜,因作綠珠篇以送與婢。婢感憤自殺。承嗣大怒,因諷酷吏羅織知之,下獄死。”
《綠珠篇》:
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
此日可憐君自許,此時可喜得人情。
君家閨閣不曾關,常將歌舞借人看。
意氣雄豪非分理,驕矜勢力橫相干。
辭君去君終不忍,徒勞掩袂傷鉛粉。
百年離別在高樓,一代紅顏為君盡。
“人事部二十二
美婦人下
……
《尹文子》曰:齊有黃公者,好謙卑,有二女,皆國色,嘗謙辭毀之,以為丑惡。丑惡之名遠布,年過而一國無敢聘者。衛有鰥夫,失時冒娶之,果國色。”
太謙虛了有時候也不好。那麼周代“年過”、“失時”是多少歲呢?其實當時不同社會階層的標准有差異,北齊-唐代孔穎達研究過這個問題:周時天子是“一星終”後,也就是歲星在十二星次運動一周後,即十二歲時行冠禮,比庶人十五行冠禮早三年,證明當時確實是天子計算虛三歲,地位越低虛歲越短,直到庶人沒有虛歲,和後世習慣男子虛一歲不一樣。然後不同的文獻又留下了不同的標准:《大戴(禮記)》說:男三十,女二十,有昏娶,合為五十,應大衍之數,自天子達於庶人,同一也故。《春秋左氏》說:國君十五而生子,禮也;二十而嫁,三十而娶,庶人禮也。禮,夫為婦之長殤,長殤十九至十六,知夫年十四、十五見士昏禮也。【十九至十六歲死叫長殤,有婦人為夫君服長殤,所以當時應該有十四、十五結婚的男子。】許君謹案:舜三十不娶謂之鰥,文王十五而生武王,尚有兄伯邑考,知人君早昏娶,不可以年三十,非重昏嗣也。若鄭意依正禮,士及大夫皆三十而後娶,及禮雲夫為婦長殤者,關異代也或有早娶者,非正法矣。天子、諸侯昏禮則早矣,如左氏所釋毛詩所用家語之說,以男二十而冠,女十五而笄,自此以後可以嫁娶,至男三十,女二十是正昏姻之時,與家語異也。(孔穎達注解版《禮記注疏》。)
簡單說,當時天子、國君重婚嗣,所以結婚早,國君十五(算上虛歲)而生子都是合禮的,庶人就不一樣了。可能是擔心庶人結婚太早,婚後不能專心服侍貴人。不過後世統治者有不同的思路:早生多生,人口多了,才有揮霍的資本啊。所以漢代規定女子年過十五不結婚就“五算”(五倍人口稅),估計有繼承戰國時列國變法和秦朝陳規的成分——其實春秋時期就禮崩樂壞了。尹文子是戰國時人,很可能已經經歷了變法,所以女子“年過”可能是指超過十五沒有結婚。
“……
《淮南子》曰:曼顏皓齒,形姱骨佳,不待脂粉芳澤而美者,西施、陽文也(許慎注曰:陽文,楚好女也)。
又曰:蔡之幼女,衛之稚質,纂組奇綵,抑黑質,陽赤文(纂組,織組也,如今之綬也,淺黑見赤其上也),湯、禹之智不能逮也(言不能及二國女之行也)。”
後一句我曾經引用過幾次,可能有人還記得。有一處地方和這個版本小異,你能找到嗎?
“……
劉向《列女傳》曰:蕭史者,秦穆公時人,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以妻焉,一朝隨鳳飛去。”
後世“吹簫”、“弄玉”的典故出處。
“……
《襄陽耆舊紀》曰:楚襄王游雲夢,望朝雲之餘,上有雲氣。宋玉曰:昔先王游高唐,怠而晝寢,夢一婦人,曖乎若雲,皦乎若星,將行未至,如浮如傾,對曰:我帝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喪,封乎巫山之台,精魂為草實、為靈芝。”
這則故事我以前也提到過。所謂巫山神女,大概率就是巫山巫女裝扮的神女,用神仙的容顏、裝束和獨特的熏香、戲法等讓你產生錯覺。(有學者說,既然是“游雲夢(澤)”見到的山,那麼春秋戰國時期的巫山並非今日巫山,而在今天洞庭湖以北的長江北岸。今天湖北荊州市境內有八嶺山,有龐大的古墓群,尤其是先秦楚國古墓最多,可能就是當時的巫山,至少是離巫山不遠的祖先祭祀之山。後來人們逐漸把雲夢澤的巫山和夔州的巫咸國巫咸山搞混了,其實前者在楚國國都附近,而後者在楚國西陲。再後來因為巫山、巫峽是長江三峽最長的一峽,聲名遠播,於是大家只知夔州巫山了。)而瑤姬“精魂為草實、為靈芝”的說法,似乎也證明我猜想秦代方士“種桃采芝”可能隱喻女子未必為錯。晚清王韜跑去日本考察,還寫了這麼一首詩:“一月之中易兩姬,要使餐花比饌玉。兩行紅粉盡嫣然,如余好色流媚目。三女成粲【燦,燦】我所歡,惜若蟠桃猶未熟。……”
我還想起之前引用《朱子語類》,朱熹弟子黃升卿在“耳目之聰明為魄,魄是鬼”一句後面注解:“某自覺氣盛則魄衰,童男童女死而魄去化。”一般認為這里是把“化去(即死去、生命消散去、離造化而去)”二字寫反了,但或許這里“化”其實通“花”,指“生命之花”或者別的什麼花呢?就像瑤姬死去之後,精魂化作了(或者進入了)草實、靈芝一樣。
“……
《西京雜記》曰:卓文君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如脂。十七而寡,為人放誕風流,故悅長卿之才而越禮焉。長卿作《美人賦》以自別。”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我以前專門寫過一篇。因為是條懶狗,當時我有一部分內容是憑記憶寫的,比如卓文君十八歲嫁人結果未婚夫在婚禮前死了。現在看《西京雜記》和其他一些文獻,卓文君應該是十六歲嫁人,十七歲守寡,十八歲和司馬相如私奔才對。估計當時要麼是我記錯了,要麼是後世小說家有處女情結,所以改了故事,說所有故事都在卓文君十八歲那年發生,並且死的是未婚夫,所以卓文君還是處女雲雲,我不加甄別直接引用了。遠山眉在後來是女子常畫的一種眉形,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我喜歡的,眉淡而可見的那種。
“……
王子年《拾遺記》曰:魏文帝所愛美人姓薛名靈芸,常山人也。芸年十七,容貌絕世。時明帝選良家子入宮,靈芸別父母,歔欷累日,淚下沾衣。至升車就路之時,玉唾壺承淚壺即如紅色。及至京師,壺中之淚凝如血矣。
又曰:蜀先主甘後,沛人,生微賤。里中相者雲:此女後貴,位極宮掖。及後長,體貌特異:年十八,玉質柔肌,態媚容冶。先主置後白綃帳中,戶外望者,如月下聚雪。河南獻玉人,高三尺,乃取玉人置後側,常稱玉之所貴,比德君子,況為人形,而不可設乎?後與玉人潔白齊色,觀者殆相亂惑。嬖者非惟嫉於後,亦妒在玉人。後欲毀之,乃誡上曰:昔,子罕不以玉為寶,春秋美之。今吳、魏未滅,安以妖玩經懷?勿復進也。上乃徹玉人,眾嬖皆退。當時以甘後為神智婦人。
又曰:吳主潘夫人,父坐法,夫人輸入織室。容態少儔,江東絕色,同幽者百餘人,謂夫人曰神女,敬而遠之。有司陳於吳主,使圖其容,夫人憂戚不食,減瘦改形,工人寫之,以進吳主。主見喜,以琥珀如意撫案,嗟曰:此神女也,愁貌尚能感人,況在歡樂?乃納於後宮。
又曰:孫亮作綠琉璃屏風,每於月下清夜舒之。常愛寵四姬皆振古絕色,一名朝姝,二名儷姬,三名潔華,四名洛寶。
又曰:周成王時,有因祗國,去王都九萬里,獻女士一人,善於工巧,體貌輕潔,被纖羅雜繡之衣,長袖脩風,至則結其襟帶,恐飄颻不能自止;善織,以五色絲引而結之,則成文錦。”
可以看到,漢末三國初的一些美人十七八才出嫁,既晚於漢代,又更晚於魏晉南北朝,證明當時大嚴寒、大飢荒、大瘟疫、大動亂對每個人人生軌跡的影響。
“《吳會分地記》曰:土城者,勾踐時索美女欲以獻吳,於羅山得西施鄭旦,作土城貯之,使近道,習見人,令賢傅母教之三年。”
大概正是見到或聽到了這種傳說,金庸才會寫范蠡教了西施三年。(另外,“西施鄭旦”究竟是一人還是兩人尚有爭議。)羅山今天叫苧(苧)蘿山,或許“苧”其實是由“貯”而來的?
“段龜龍《涼州記》曰:隱王美人張氏,色艷出家為道,乃自投門樓,雙股頓折,口誦經,顏色自若,俄而死。”
啊這。
“《典說》曰:司隸馮方女,國色也,避地揚州。袁術登城見而遂納焉。諸婦害其寵,紿言【騙她說】:將軍以貴人有志節,但見時示憂色,必長見敬重。馮氏如其言,術益哀之。諸婦因絞懸之廁,言自殺,術誠以為不得志而死,乃厚葬之。”
啊這。
“《方言》曰:娥、〔女+嬴〕㜲(音盈),好也。秦曰娥(言娥娥也)【《列子·周穆王》:“娥媌靡曼者。”注:妖好也。今人解作輕盈美麗。又,“俄”本義傾斜。】;宋謂之〔女+嬴〕(言〔女+嬴〕〔女+嬴〕也);秦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自關而東,河淆之間,謂之媌(今關西人亦呼好為媌,吾交切)【媌,眉目美,一說眼眶之中眼睛美。我猜想,媌妙音近,苗少意近,皆幼小,所以媌可能也通作妙。】,或謂之姣(言姣潔也,音皎);趙魏燕岱【疑此處當為代,指代地,下一處才是岱,指泰山】之間,曰姝(音樞,亦四方通語耳),或曰妦(言妦【豐】容也,音蜂);自關而西,秦晉之間故都曰忓(秦舊都今扶風雍縣也,晉舊都今太原晉陽縣也,其俗通呼好為忓,五於切)【注意是忓不是懺,hàn,善。多音多義,不一一列舉。】
又曰釥(踖眇切)、嫽(俗夭切),好也。青徐海岱之間曰釥,或謂嫽(今通呼小姣潔好者為嫽眇)好,凡通語也。朦(已紅切)龐(鴟鴻切),豐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大貌謂之朦或謂之龐,豐其通語也。
娃(烏佳反)媠(諸遇反)窕(途了反)艷美也。吳楚衡淮之間,曰娃;南楚之外,曰媠(言婑媠也)。宋衛晉鄭之間,曰艷;陳楚周之間曰窕;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美色或謂之好或謂之窕。故吳有館娃之宮,秦有漆娥之台(漆音七)【本來是漆的異體字㭍,下木,上兩點水加七,可能是形容頭發烏黑亮美】。秦晉之間,美貌謂之娥,美狀為窕,美色為艷,美心為窈。奕偞,容也。自關而西,凡美容謂之奕或謂之媟(奕奕偞偞,皆輕麗之貌也)。”【上文一些生僻字其實我輸入法里有,但如果在txt中保存就會變成?,估計得安裝擴展漢字庫或者換編碼。不知道P站支不支持,所以我還是加了說明。】
以前經常看到有人說,唐代以胖為美雲雲,然後就會有人糾正不對,說唐代和先秦是以健康的豐滿、壯碩為美,不是肥胖或者虛胖,唐玄宗看安祿山跳舞其實是類似於看搞笑節目,不是喜歡安祿山的胖。看了上面漢代揚雄的《方言》片段,很多都可以和《詩經》遙相呼應,我覺得將先秦的審美標准概括為“健康的豐滿、壯碩”也是不夠准確的。或許一個時代其實不止一種主流審美,所以上面的《方言》之中,全國各地都既有豐滿壯碩之美,亦有輕盈嬌小之美。(那麼有沒有既豐滿又輕盈的呢?)
“《書記年》曰:梁武岷山,獻女於桀,二女曰琬、曰琰。桀受女,刻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
按照《太平御覽》另一卷的引用,這一段應該是:《竹書紀年》曰:後桀伐岷山,岷山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無子,刻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而棄其元妃於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與伊尹交,遂以夏亡。
原來形容女子青春年少的“韶華”二字,竟可能來自於夏桀亡國的一段典故。而妺喜之所以和商國間諜伊尹勾勾搭搭,也不是收了伊尹的賄賂,而是故意滅亡夏朝,報復移情別戀、拋棄自己的夏桀。當然,這也只是眾多說法的一種。
上一篇寫到商亡而結束,那麼這一篇就寫到夏亡擱筆吧。
2023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