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愛麗絲書屋 女主 習焉不察

第六十七章 母親

習焉不察 辭辭薦薦 3388 2025-03-09 10:10

  十二月接近尾聲的時候,顧雙習結束了全部的期末考試,正式放假了。

  不必再去學校,她的生活又回歸了過去的狀態,被禁錮在南海灣的皇帝府邸當中,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系。

  陸春熙一放假,便進了帝都某家畫廊做實習,極少有空登門拜訪;姜疏音倒是常來,但同顧雙習聊的俱是些與健康有關的話題,且她明顯是帶著任務來的,話里話外都是敦促顧雙習調理身體、積極備孕。

  顧雙習常常聽著聽著,面上笑容就開始掛不住,如墨色般漸隱在水中。姜疏音也知道小姐不愛聽,可她畢竟是皇帝的手下人,要指望著邊察發工資的,縱使會惹顧雙習不快,姜疏音也只得兢兢業業地履行職責。

  車軲轆話說了一遍又一遍,顧雙習也確實按照姜醫生的囑咐,按時吃藥、堅持運動,出門注意防風,在家關注保暖,如邊察所願的那般,展現出“未婚妻”與“准媽媽”的模樣。

  她甚至學會趴在邊察身上,仰起臉認真和他討論要給孩子買什麼樣的衣服和玩具,接著開始猜測孩子的長相。邊察往往將顧雙習攬在懷中,聽她描繪她的設想,看她比劃她的理念,只覺孩子從不是重點。他是想看到顧雙習真的像他的妻子一樣,興致勃勃地和他規劃未來。

  這幅在她口中徐徐鋪開的未來圖景中,“邊察”和“顧雙習”將緊緊地貼在一起。

  -

  一月初,為迎接新年,帝都內將會舉辦盛大的演出活動。社會各界共同籌資至某個公益賬戶,再由受政府監督的活動策劃組從賬戶中支取資金、開展工作,最終呈現出來的演出活動的性質,有些類似於其它國家的“跨年晚會”,包括歌舞類、語言類等節目。

  政府除了監督整個演出活動的開銷與進程,同時也會牽頭開展諸多公益項目,例如向養老院與孤兒院等組織捐款、向生活困難人群發放免費物資等。年年如此,從未中斷。今年一切照舊,只是媒體的聚光燈需要捕捉的人物又多了一個:陪同皇帝出現在孤兒院、一同探望孩子們的,還有皇帝的那位未婚妻。

  自十一月的那場宴會上,皇帝領著她首次亮相以來,關於這位未婚妻的報道與新聞便開始源源不斷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朝歌日報》的趙記者形容她溫柔大方、優雅知性,是第一夫人的不二人選;財政大臣獨女自稱與她私交甚密,認為她平易近人、談吐不俗,是位極易讓人產生親近感的年輕小姐;就連帝國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祁院長亦送出祝賀,祝福他的學生覓得良緣、即將步入幸福的殿堂。

  這位未婚妻,離普羅大眾實在太遙遠,人們對她的印象,全部來自於這些報道、訪談乃至於八卦風聲。她的唯一一張公開照片,則出自於趙記者之手。

  照片中的她,身著白色長裙、放下一頭烏黑長發,端坐於扶手椅上。形容溫婉、儀態優雅,全身上下除去指間一枚戒指,再無其它裝飾。

  五官雖不出眾,但勝在氣質平和內斂,確實是一張不具備攻擊性、足夠親切溫良的臉孔。

  照片下標注了她的名字:顧雙習。

  這一次,陪同皇帝出現在孤兒院的顧雙習,依然良好地維持著她的外在形象:不論是簡單梳在腦後的長發,還是款式低調的山羊絨連衣裙,處處皆營造出簡朴作派與親和氛圍。她和皇帝一起參觀孤兒院、了解孩子們的起居生活,和孩子們用餐、交談,陪孩子們看書、玩耍。

  跟在皇帝身邊拍攝的自然是個中好手,相當懂得如何運用鏡頭的魔力,拍出想要的效果。於是,被收入照片中的顧雙習,俱是最溫柔、最耐心的樣子。

  她陪孩子畫畫,用蠟筆在紙上畫出一只可愛的小貓;她聽孩子傾訴,一雙眼仿佛也跟著孩子的情緒起伏,而變得快樂、變得憂慮;她教孩子拼音,一字一句念得極耐心,不厭其煩地糾正對方的錯誤……在孤兒院,她仿佛短暫成為了所有孩子的母親,以自己的母性光輝、似水柔情,溫暖著、影響著這些孩子們。

  邊察需要顧雙習這般表現:至少他需要媒體營造出這種效果。

  第一夫人應當完美無瑕,公德圓滿,私德亦不得有缺。她要成為皇帝的身邊人,能夠作為皇室代表,出現在任何一個需要她出現的地方。她要心地善良、富有愛心,堅持開展公益活動、主動關心弱勢群體……邊察正在利用他的資源,一步步地令“顧雙習”這一角色貼近“第一夫人”的設定。

  何況他領她來孤兒院,也有著自己的私心。孤兒院里多的是嬰幼兒,這些孩子自小便被父母拋棄,長期缺乏安全感與穩定感,早早便學會察言觀色,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討人歡心。他們會圍在顧雙習身邊,以孩童的目光、弱者的身份,與她換取一份關心與照顧。

  人們常常更容易對弱者心軟,尤其是“孩童”這種本就受到全社會保護的群體。邊察希望,顧雙習與這些可憐的孩子相處時,能多想想她自己。

  她看見這麼多孩子,會想到她自己的孩子嗎?她也會有孩子的,到了那時,她又該怎樣對待她的孩子?

  一旦開始考慮這些問題,就不可避免地要想到孩子的父親。父親理所應當的該是邊察,顧雙習和邊察的家庭、以及他們共同養育的孩子……環環相扣、密不可分,她若想讓孩子過得幸福快樂些,就該善待孩子的父親。

  繞了一個圈,邊察的起點和終點,其實都是期待顧雙習能對他好一些。

  現在,他在孤兒院的活動室里,和顧雙習一起陪伴著這些孩子們。孩子像也知道顧雙習更好接近,全圍著她打轉兒,邊察正好樂得清閒,索性他本來就只想看著顧雙習。

  他看著她撫摸那些孩子的腦袋,輕聲細語地同他們說話,時不時微笑、點頭……邊察忍不住想:如果是她親生的孩子,她一定會更加溫柔、更加珍惜。顧雙習肯定是個好媽媽。

  只是她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懷孕呢?他又變得憂慮起來。內心焦慮亟待緩解,邊察伸手去握顧雙習的手,被不著痕跡地躲開。她攬過另一個小女孩的肩膀,替後者整理歪掉的羊角辮兒。

  生個女兒吧。邊察心想。生個女兒,和顧雙習長得一模一樣,從小便招人疼,他會給她最好的……顧雙習會天天給她扎漂亮的小辮子,邊察會慷慨地滿足她的所有願望。他們會是世上最幸福的一家人。

  又想:兒子也不錯……兒子,像她也好、像他也罷,他不太確定要怎麼對待兒子,因為這個問題有點兒像“怎麼對待幼年邊察”,可他不希望他的孩子也像他一樣辛苦。幸好還有顧雙習在,她天生就懂得愛人。

  -

  孤兒院行程結束,坐車回去府邸的路上,邊察向顧雙習提起,今晚邊錦等人會來府邸吃飯。

  “以往每年我們都會聚餐,慶祝新年到來。”邊察說,“而且今晚恰有演出活動,現場人流量大,事務龐雜,若有什麼突發性事件,我們幾個人在一起,也方便應對。”

  顧雙習看著窗外,起先沒說話,過了幾分鍾方遲鈍地轉過頭來:“……您是在跟我解釋嗎?解釋為什麼要聚餐。”

  邊察頷首。盡管她已經開始外出上學,但能接觸到的外人依然極為有限,且多為同性。讓她和異性相處,確實太為難她了些:因此,邊察這一年有意識地減少邊錦等人來府邸聚餐的次數,滿打滿算,總共也不過叁四次。

  就是這稀少的叁四次里,與那些人共坐一桌時,顧雙習仍顯得不自在。她本就吃得少,家里來客人時,她就吃得更少了,總是匆匆吃完就離席,寧願把自己關在臥室和書房,也拒絕同邊錦等人社交。

  邊錦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說嫂嫂性格太悶,勸邊察多開導開導她。邊察卻覺得並無必要。若他需要一個交際花,那他一開始就不會選擇顧雙習——顧雙習會成為他的“未婚妻”,只是因為她本身。

  她已經足夠好了,而他也足夠喜歡她。基於這些,她並不需要改變她自己。

  只是不管怎麼精簡,這頓飯是逃不掉的:畢竟是一年一度的“跨年晚會”,會全程直播給海內外所有觀眾看,華夏國上上下下都很重視,萬不能出紕漏。皇帝和他的心腹近臣必須待命,預備隨時隨地投入工作。

  顧雙習笑了笑:“我知道了,沒關系的,歡迎他們來我們家吃飯。”

  又伸長手,拍了拍邊察的手臂:“真是……新年也沒法休息一天,即便是吃團圓飯、看跨年晚會的時候,您也得提心吊膽的。”

  “……”

  邊察本來覺得,這些都是他應盡的職責、應做的工作。

  但經顧雙習這樣一說,他也倏然覺得自己委屈、辛苦。

  遂順坡下驢,上半身極自然地滑下去,趴倒在了顧雙習的雙腿上:“做皇帝的,就是要承受這些……否則怎樣對得上頭上這頂皇冠?可有你這樣心疼我,我就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這一切的苦難與辛勞,不分晝夜的忙碌與奔波,皆在她的關心當中一筆勾銷。她期待他做個好皇帝,他就願意為了回應她的期待,永遠做個好皇帝。

  只要在他覺得辛苦的時候,能靠在她肩上休息一會兒就好。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簡體
評論